12月1日 總編室與中央衛星電視傳播中心聯合舉辦座談會,紀念衛傳中心開播五周年。會議邀請臺內各頻道和全國地方省廳代表參加,廣電總局各司局、臺內各處室領導到會併發表講話。五年前,中央衛星電視傳播中心正式成立,在國內率先採用世界先進的數字壓縮技術,通過KU波段衛星加擾傳輸中央電視臺的四個頻道節目。中央加擾衛星電視的高質量電視節目,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擴大了中央電視臺在全國的有效覆蓋,促進了各地有線電視用戶的發展,推動兩個文明建設,為各地廣電事業的發展積累了資金。中央加擾衛星電視的開播,也為中央電視臺實行頻道專業化、欄目個性化、節目精品化改革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五年來,中央加擾衛星電視收視用戶以每年遞增1000多萬戶的速度不斷擴大,成為中央電視臺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為了取得更大的發展,衛傳中心確定了"十五"期間的發展目標為:鞏固城市用戶,向農村邊遠地區發展;鞏固國內用戶,向境外地區發展;鞏固單一傳送電視節目,向多功能增值業務發展。力爭每年實現收視費遞增500至1000萬元,並以此作為與全國各地方檯聯接的紐帶,進一步發揮傳播中心與全國有線臺網的合作優勢,積極探索星網結合傳輸的開發利用。
12月2日 《焦點訪談》節目播出《建樓豈能靠罰款》的節目,反映了黑龍江克東縣檢察院在幾年的時間裏,違法辦案、違法羈押當事人,違法扣押涉案當事人款物達壹佰余萬元,並用這些錢款為自己蓋辦公樓、宿舍樓的事實。節目播出後引起最高檢察院高度重視,韓杼濱檢察長立即要求就此事件迅速進行調查,並在12月4日直接聽取了黑龍江省檢察院有關此案的初步情況彙報。高檢院要求,對此案要徹底查清。對違法辦案的當事人嚴肅追究責任;對負有主要責任的克東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必須嚴肅處理;對克東縣檢察院違法辦案拖欠涉案當事人的扣押款物,限期進行徹底清退,對應予刑事賠償的迅速賠償。
12月2日 新版《新聞調查》進入周末黃金檔,播出時間改為每週六的21:15,時間也延長為40分鐘。改版後加重記者調查過程的份量,強化現場感,用畫面語言傳達更多的信息,並進一步突出出鏡記者的作用和形象。選題上更多貼近社會生活的主流。
12月2日 中央電視臺2001年春節歌舞晚會已進入前期錄像。這臺歌舞晚會突出民族特色,兼收世界藝術精品,回眸與展望並存,運用音、舞、詩、書、畫等藝術手段,讓情景展現生活,用情感擁抱春天,以激情走向未來。
12月3日 新版《東方時空》周末版成功推出。《東方時空》周末版內容除早新聞、資訊外,有《紀事》、《世界》、《直播中國》三個專欄節目。《紀事》長30分鐘,為原《生活空間》的長篇版。時長25分鐘的《世界》,是對本週國際重大新聞的深度報道。《直播中國》長25分鐘,是我臺第一個欄目化的直播節目。同日,《實話實説》節目正式在晚間黃金時段21:15一套節目中亮相。
12月3日 為進一步提高報紙質量,中國電視報社召開改版工作座談會,臺副總編輯趙立凡參加會議並講話。他肯定了《中國電視報》按"報刊合一"的要求安排報紙內容,由專業人員設計版面,相繼推出彩報、豪華版兩次大改版的舉措。他説,《中國電視報》擔負着宣傳中央電視臺節目的重要使命,因此,報紙的首要問題是導向問題,一定要堅持"政治家辦報"的指導方針,在導向正確的前提下,努力把報紙辦得更加生動活潑。其次,宣傳中要做到大事不漏,各欄目要有所兼顧。第三、要堅持為廣大讀者服務的辦報宗旨,以宣傳為中心,以讀者為本。第四、發揮電視和報紙的互動作用,擴大報紙和臺裏節目部門的合作,達到既擴大中央電視臺節目宣傳,又豐富報紙內容、降低成本的雙重效果。
12月4日 30集系列片《新生活2000--商品的故事》在第二套《商務電視》節目中播出。這是信息部繼1999年12月聯合全國30家地方檯成功播出30集系列片《我們的時代--商品的故事》後的又一力作。今年的節目以"新生活2000"為主題,力求通過商品不斷更新換代、推陳出新,橫向對比新時代人們新的生活風貌。該節目繼續採用和地方檯聯播的形式,由中央電視臺策劃,確定選題方向,把握節目風格,統一進行節目包裝;由30家地方電視臺(省或市臺)報送選題,並成立攝製組實施拍攝。
12月5日 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計財司司長劉以純,市建委監理協會會長蔡金墀,中央電視臺臺長趙化勇,副臺長劉寶順、何宗就,音像資料館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及參建單位四方領導參加了資料館工程結構封頂儀式。儀式由劉寶順副臺長主持。該工程從1999年9月開工,44284平方米的結構工程比預定工期提前三個月完成,在北京市"長城杯"的評比中名列前茅,施工現場在市文明工地評比中獲優秀樣板工地。張海濤副局長要求大家繼續努力,發揚成績,克服困難,為奪取全國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而努力。
12月5日至7日 '2000北京國際電視技術研討會在京召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張海濤、科技司司長郭炎生,中央電視臺臺長趙化勇、副臺長何宗就、紀檢組組長張海鴿、總會計師劉國良、副總工程師宋宜純,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常務理事長劉宜勤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來自全國各地方電視臺和有關單位的代表、海內外嘉賓以及部分電視設備生産廠家和代理公司的有關人員參加會議。代表們就數字化技術、高清晰度電視技術、節目音像資料的存貯和重復利用技術等展開探討。
12月5日至8日 中國廣電學會電視譯製研究委員會第二屆二次理事會、第三屆學會譯製片獎頒獎大會暨第六次研討會在武漢召開。廣電總局副局長李東生、中國廣電學會常務副會長劉習良及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胡恩到會並講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廣電局和湖北電視臺有關領導參加了頒獎大會。中央電視臺的《基督山伯爵》等9部作品和欄目在99個參評節目的角逐中獲一等獎。李東生副局長對少數民族地區電視工作人員在宣傳黨的政策、傳播優秀文化等方面的工作給予了積極的肯定,並要求全國各地電視臺要把重視少數民族地區譯製工作的發展作為重要的工作來做。廣播電視節目民族語言的譯製是把黨中央的聲音傳到千家萬戶,是打擊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滲透的重要舉措,是擴大節目的社會影響和社會效益的重要手段。胡恩副臺長強調,電視譯製節目要把好進口關、譯配關、播出關和評獎關,要積極推廣優秀節目。
12月5日 我臺召開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電視轉播第一次協調會,體育中心、技管辦和播送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確定了我臺的轉播任務。按照大運會組委會意見,我臺成立了以馬國力為主任,徐威、岑傳理、王建宏、梁迎利為副主任的電視轉播委員會,負責組織我臺與北京電視臺為大運會提供12個比賽項目的半決賽與決賽的國際信號。這些項目分別是:田徑、男女籃球、擊劍、足球、體操、游泳、跳水、水球、網球、排球、乒乓球、柔道。我台獨立承擔製作田徑、籃球、排球、乒乓球四個項目和開幕式、每日25分鐘比賽集錦的國際信號。
12月6日至8日 事業發展調研處聯合北京廣播學院共同策劃舉辦了"電視合作與發展研討會",副臺長胡恩、臺辦室主任李曉明以及中宣部有關部門領導、臺相關中心和部門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國內有代表性的數十家電視臺領導和專家,就電視界的合作與發展問題進行了前瞻性的研討。會議還公佈了"中國廣電媒介經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12月6日至19日 我臺記者隨中國京劇院赴台灣進行了文化交流採訪活動。記者除報道中國京劇院在台灣演出情況外,還採訪了一些兩岸文化交流、文物展等相關的新聞,併為臺內拍攝了新世紀特別節目。共拍攝"中國京劇院在台灣演出引起轟動"、"特寫:血脈相連情意濃"、"文化交流牽動兩岸情"等6條新聞,併為《東方時空》製作了專題片"秦兵馬俑冬季熱台北"和新世紀節目"世紀情親",協助海外中心拍攝了"世紀夢圓"專題節目和《中國新聞》的"兩岸交流節目"等,得到了文化部港澳台司的肯定。
12月6日 我臺人事辦勞動工資處為全臺正式、聘用職工投保了一年期境內、外意外傷害和救援險,投保單位為泰康保險公司。此項保險針對我臺職工在境內、外工作中遭受意外傷害或患急性病等突發事件,由保險公司提供專業救援服務和事後理賠。當意外事件發生後,我臺職工如需求助,可隨時撥打24小時救援電話,告知所處位置及狀況,等候救援中心的救助。遭受意外傷害或患急性病救援費用按合同規定,由保險公司掌握支付,並且事後根據不同的傷殘程度給予相應的經濟賠付。此項保險工作的完成,為全臺職工因公外出提供了風險救援保障,有利於進一步減輕職工後顧之憂。
12月7日、9日 根據廣電總局關於實現播音員、主持人全部持證上崗的有關要求,我臺組織未參加過普通話水平測試及參加測試未達到一級甲等的播音、主持人員進行普通話水平測試。共有兩批71名播音、主持人員(含電影頻道等外單位在我臺出鏡的播音、主持人員)參加了測試。這是我臺最後一次統一組織播音、主持人員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至此,我臺播音員、主持人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組織工作歷時三年,在規定時間內結束。隨後,全臺將組織播音員、主持人持證上崗的考核申報工作。
12月8日 廣電總局副局長吉炳軒和《綜藝大觀》欄目組的部分成員進行座談,聽取《綜藝大觀》10月份開始的西部行的情況彙報。他認為《綜藝大觀》是一支高素質的隊伍,一支能徵善戰的隊伍,一支黨和人民信賴的隊伍,並對今後節目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提出了意見和要求。他説,以"集古今中外藝術之精華,匯神州大地民族之瑰寶"為節目宗旨的《綜藝大觀》,走向西部後取得了很大的收穫。這是對西部大開發的宣傳,對地方政府的支持,對觀眾的貢獻,同時這也是對欄目的豐富,對編導人員的鍛煉。《綜藝大觀》此次西部行是電視文藝的一種創新,它突破了原有的程式化,使文藝真正回到了群眾中間,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在充分肯定《綜藝大觀》所取得的成績之後,他也指出了欄目目前存在的不足之處。要求大家思路再開闊一點,眼光再敏銳一點,題材再豐富一點,群眾性再強一點,讓《綜藝大觀》更貼近觀眾。要求大家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文藝觀,堅持"雙百"方針和"二為"方向,要給觀眾鼓勁、送歡樂;要善於開發文藝發展的富礦,在人民中、在生活中、在基層中攫取營養;要大膽進行電視文藝的創新,在藝術形式、編排方式、串聯方式、鏡頭運用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展現《綜藝大觀》的大家風範。《綜藝大觀》欄目從201期開始,在烏魯木齊、南寧、重慶、呼和浩特、西寧進行了欄目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連續異地直播,走出演播室,深入西部地區,把當地的多種藝術形式展現給全國電視觀眾,活躍了表現形式,豐富了創作思路。
12月8日 臺領導趙化勇、羅明、趙立凡與《電視研究》全體編輯人員進行了座談。趙化勇臺長對《電視研究》近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向辛勤工作的全體編輯人員表示感謝,並鼓勵大家再接再厲、勇於創新、再創佳績。他強調,在電視傳媒飛速發展的今天,電視理論建設工作者肩負着提高電視從業人員文化素養、科學指導電視實踐的重任,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處要樹立為全臺服務的意識,全面做好期刊編輯、圖書出版、課題研究、信息資料服務、精品賞析等各項理論建設工作,不斷推進電視實踐的發展和電視改革的深化。
12月8日 臺編委會確定第七套節目改版啟動,社教中心隨即開始具體實施。各新欄目臨時召集人按照"教科文頻道"設置的總體要求,就欄目的宗旨、樣式、風格等方面進行闡述,聽取中心領導及有關人員的意見建議後,再次調整製作思路,充實製作方案。
12月9日、10日 2001年全國女子排球聯賽分別在江蘇省儀徵市和雲南省昆明市進行。第5套節目對開幕式和比賽進行了現場直播。比賽分為男、女排兩個聯賽,賽期近5個月,共進行172場角逐。我臺對其中的44場賽事進行直播,22場賽事進行錄播和重播。
12月9日 中國廣電學會譯製研究委員會秘書長、國際部馮萬友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優秀學會工作者"稱號。國際部作為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譯製研究委員會秘書處所在部門,7年來組織了3次全國譯製片學會獎評獎與頒獎活動,出版了8本論文集和專刊,得到了譯研會內部及專業人士的讚揚和有關領導的肯定。
12月9日至11日 第五屆全國電視"金童獎"頒獎典禮暨研討會在大連隆重舉行,總局副總編輯王健儒,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胡恩、副總編輯張華山及有關專家、評委參加了頒獎典禮。我臺青少中心選送的文藝節目《愛心滿天》、《一條小巷》;專題節目《小鳥依人》、《我的草原》、《青春中國》;人偶劇《玉米人》、《胖胖熊》;動畫片《西游記》、《阿笨貓》等13個節目獲金獎,佔金獎的80%,同時,還獲得23個二等獎和三等獎、6個欄目獎。第三套節目12月10日對頒獎典禮《金色夢想》進行了直播。
12月10日 2001年春節戲曲晚會進入正式錄音階段。經過近20天的艱苦努力,2001年春節戲曲晚會的錄音工作順利完成,隨即於21日進入錄像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