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鄧小平的信息化思想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29日 10:50
新華社消息:鄧小平的信息化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認真系統地研究鄧小平的信息化思想,對於發展我國的信息産業、加快國家信息化建設乃至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有着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鄧小平就陸續提出國家應該重視信息化建設。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鄧小平在推動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中,逐步形成了他科學的信息化思想,而且,這一思想在實踐中不斷地被豐富和完善。
鄧小平的信息化思想具有前瞻性、針對性、開放性和凝練性的特點,而且內容廣泛,基本涉及了中國信息化建設的方方面面,包括信息化的重要性、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産業的發展、信息資源的開發及利用、信息人才的培養等。
一、鄧小平從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大局出發,提出要加強信息化建設
1、信息是正確決策的基礎
信息是決策的基礎,沒有及時準確的信息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決策,信息越全面,越及時,決策就越有正確性。無論是解放前的指揮作戰還是解放後的生産建設,鄧小平都非常重視信息。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更加重視信息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1985年,鄧小平在接見外賓時説:"中國社會過去閉塞,造成信息不通,是一個很大的弱點。"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17。)他還説:"現在不是講信息重要嗎?確實很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沒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靈。"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06—307。)據統計,建國後,我國由於對信息重視不夠,或者信息不靈導致決策失誤而造成的損失至少有1.3萬億元,教訓是十分慘重的。
2、信息事關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建設
現在,我國正在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相互促進、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已成為一國現代化水平的標誌。鄧小平一再告誡大家:"我們最大的經驗就是不要脫離世界,否則就會信息不靈,睡大覺,而世界技術革命卻在蓬勃發展。"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290。)可見,在鄧小平看來,信息事關一個國家的發展大局,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的興衰。如果不能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機遇,就會在新一輪的國際競爭中落後。鄧小平對信息化的重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江澤民也多次講過:"四個現代化,哪一化也離不開信息化。"也就是説,無論從形式內容還是從發展方向上看,現代化和信息化都在逐漸趨於一致。在2003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胡錦濤指出:"信息化浪潮正席捲全球,方興未艾。"
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技信息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遞增,並且有加快發展的趨勢,人們把信息的高速膨脹形象地稱為"信息爆炸",而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又使世界各地的信息資源通過通信網絡得以高度利用,實現信息共享。有統計指出,目前全球每年大約産生150萬份專利,500萬篇科技論文,1億5千萬冊出版物,數以10億計的公私機構文件和資料,以及每月在網上傳送10億封電子郵件,每晝夜在國際互聯網上交換萬億比特(比特,信息量單位,二進制數的一位所包含的信息量就是一比特)信息。
鄧小平基於對國際與國內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的總結,極富遠見地提出,為了實現我國的現代化戰略目標和提高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戰略地位,"要利用機遇,把中國發展起來"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58。)能否抓住機遇,也是一個關係到我國能否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重大政治問題。他還認為"現在世界發生大轉折,就是個機遇"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69。)朱鎔基在《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建議的説明》中明確解釋:"我們講抓住機遇,很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信息化這個機遇。"只有抓住信息化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才能在世界發展大潮中迎頭趕上,才有希望在新世紀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産力的跨越式發展。
中國曾有輝煌的農業文明,但錯過了工業化機遇,使工業時代的起步幾乎晚了近200年。全國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才開始急起直追。目前,我國已實現了鄧小平提出的現代化建設"三步走"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並開始實施第三步發展戰略。第三步戰略目標要求我們在2050年前後,趕上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這就是説,我國在新世紀頭幾十年內,既要完成工業化的未竟事業,又要力爭信息化建設取得新成就。
3、鄧小平高度重視包括新華社在內的傳媒機構在國家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傳媒機構除了新聞報道、輿論引導等方面的作用外,對信息的傳播擔負着重要的責任。早在建國初期,鄧小平就對新聞媒體在信息的傳播、收集和反饋中的作用給予充分肯定,指出:"報紙真的同實際、同群眾聯絡好了,報紙辦好了,對領導是最大的幫助。常常有這樣的情況:黨和政府聽不到的,報紙能聽到,它能摸到社會的脈搏。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把讀者來信加以綜合研究,常常就能看出來。" (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150。)
新華社是國家通訊社,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中國最大的消息總匯,也是世界四大通訊社之一。新華社是為全中國、全世界的媒體和非媒體用戶提供新聞信息産品的,在新聞信息的收集傳播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鄧小平高瞻遠矚,很早以前就意識到新華社在信息收集與傳播方面的功能。
1957年2月,鄧小平在中央書記處討論新華社工作時就指出:"世界性通訊社問題,可向着世界最大的通訊社方向努力,要有這樣的雄心。但是,不要勉強,不要急躁。要努力工作,要闖,但不是靠人海戰術。"
為了加快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新華社於1981年7月1日創辦了《經濟參考報》,報紙當時的定位是:"溝通信息,傳播知識,探討新問題。"鄧小平於1981年3月21日在新華社關於創辦《經濟參考報》的報告上批示"贊成"。
1984年9月18日,《經濟參考報》在頭版發表了鄧小平為新華社所寫的題詞:"開發信息資源,服務四化建設"。就是這僅有的12個字的題詞,不僅成為《經濟參考報》的辦報宗旨,也成為新華社下更大決心做大做強信息事業的助推劑,更成為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方針。
1986年7月1日,《經濟參考報》發表鄧小平戴着黑框老花眼睛,正在神情專注地閱讀《經濟參考報》的照片。1990年12月7日,在《經濟參考報》改為激光照排、膠版印刷前夕,85歲高齡的小平同志又為《經濟參考報》題寫了報名。
鄧小平通過這些信號,向社會不斷傳遞着他對傳媒機構在國家信息化建設中重要作用的重視和肯定。
二、鄧小平關於國家信息化建設的一系列戰略決策
鄧小平站在時代的高度,放眼全球,提出了中國應對世界信息化潮流的對策。他的信息化思想涉及了國家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面,為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這篇大文章破了題。
1、科技進步在國家信息化進程中具有先導作用,要依靠科技進步發展信息産業
鄧小平認為,應該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促進國民經濟自動化和一系列新興信息産業的發展。科學技術是先導,沒有科技進步,科技進步不能應用於四化建設,就不可能提高生産效率,也就不可能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最終不能實現國家的發展戰略構想。總之,要加速我國現代化的進程,使我國由經濟大國變成經濟強國,必須加快信息化建設。
1978年,鄧小平就清醒地認識到科學進步在國家信息化發展中的先導作用,他説:"現代科學技術正在經歷着一場偉大的革命。……許多新的生産工具,新的工藝,首先在科學實驗室裏被創造出來。一系列新興工業,如高分子合成工業、原子能工業、電子計算機工業、半導體工業、宇航工業、激光工業等,都是建立在新興科學基礎上的。……當代的自然科學正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應用於生産,使社會物質生産的各個領域面貌一新。特別是電子計算機、控制論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正在迅速提高生産自動化程度。"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87。)由此,他又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論斷。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以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技術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術深刻而廣泛地改變着整個世界,鄧小平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並明確指出:"下一世紀是高科技發展的世紀。……中國必鬚髮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279。)
鄧小平審時度勢,抓住機遇,還親自主持制定重大的科研計劃。1986年3月,鄧小平批示"宜速作決斷,不可延誤",啟動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即"863"計劃,併為之題詞"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863"計劃是一項具有明確國家目標的國家科技計劃,它的實施對國家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863"計劃投資100億元,其中,信息技術相關項目的投資約佔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二。在"七五"、"八五"和"九五"三個五年計劃成功實施的基礎上,國務院於2001年4月正式批准在"十五"期間繼續實施"863"計劃。"十五"期間,"863"計劃將以鼓勵創新、國家目標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完成包括攻克支撐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技術在內的諸多重點任務。
1992年,鄧小平在視察南方時再次強調科學技術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性:"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説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高科技領域的一個突破,帶動一批産業的發展。我們自己這幾年,離開科學技術能增長得這麼快嗎?要提倡科學,靠科學才有希望。……高科技領域,中國也要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77—378。)
2、提高自動化,發揮信息化"倍增器"和"催化劑"作用
50年前講的現代化,主要是工業化,其特徵為機械化、電氣化。而今天講的現代化,主要指信息化,其特徵為數字化、知識化。工業化是信息化的基礎,而信息化是工業化的延伸或發展。信息化與工業化是可以同時並進的,它們同為不同歷史時期的現代化任務,有其內在的密切聯絡,完全能結合起來,融為一體,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早在1975年9月26日,鄧小平就指出:"提高自動化水平,減少體力勞動,世界上發達國家不管是什麼社會制度都是走這個道路。"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34。)
我國的工業化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而信息化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這説明我國信息化是在工業化尚未完成的情況下開始的。如果只用工業增加值是否超過農業增加值、非農勞動力是否超過農業勞動力這兩個最基本的主要標準來衡量,那麼我國在1970年工業增加值就超過了農業增加值,到了1999年底非農勞動力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已達到53%。但若全面衡量,一般認為我國還處於工業化發展中後期,即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發展階段。迄今為止,繼續完成工業化仍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我國邁開了大規模信息化的步伐,並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進展。至今,我國已建成接近於世界先進水平的骨幹傳輸網,信息産業已成為第一大産業,以3倍於國民經濟的速度發展,其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了4%。
2000年8月21日,江澤民在第十六屆世界計算機大會開幕式上講到:"在完成工業化的過程中注重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工業化水準,在推進信息化的過程中注重運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産業,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後發優勢,努力實現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也就是説,中國不必走少數發達國家先工業化後信息化的老路,可以把工業化和信息化這兩步並作一步走,在繼續完成工業化的同時加快推進信息化。這樣,既能提高工業化的質量,又可不失時機地抓住信息化的機遇。這就是跨越式發展。
黨的十六大再次闡明了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關係: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2004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3、一個國家的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需要包括軟、硬體等多方面的基礎配套設施來完善
社會信息化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是以社會生産力的提高以及經濟、科技的發展為基礎的。同時社會信息化又必然極大地促進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和社會運行機制的優化。1978年3月4日,鄧小平在聽取有關計算機發展問題彙報時指出:"在計劃、銀行、商業、企業、學校等部門都應該用計算機。要建立國家計算機網,迅速建立大區的計算中心。"隨後,計算機工業界轉變思路,從過去的以研究製造計算機硬體設備為中心,迅速地轉向以普及應用為重點,以此帶動研究發展、生産製造、外圍配套、應用開發、技術服務和産品銷售等工作。
1980年3月,鄧小平就我國經濟發展規劃發表談話,提出把交通和通信放在重要位置,認為這樣做確實對整個經濟的發展關係極大。1984年鄧小平在考慮中國發展經濟從何處着手時,就提出優先考慮通訊這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1986年鄧小平在天津視察時又指出:"要研究投資方向問題。日本人説搞現代化要從交通、通訊上入手,我看有道理。"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65。)這就向我們展示出一條工業化、信息化齊頭並進的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在鄧小平這一正確戰略的指導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覆蓋全國的大容量數字化的通訊傳送主幹道已基本建成,為國民經濟信息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國家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必須軟硬體結合,統籌考慮,形成合力。針對我國信息化建設中露出的弊端,鄧小平指出:"要搞企業聯合。現在電子工業是否太分散了,為什麼不可以左鄰右舍挂鉤,聯合起來搞?太分散,各搞各的不行,那樣質量上不去。……形成企業集團,就形成力量,信息也就比較靈通了。"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2-193。)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是貫徹"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核心,又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和整個經濟現代化"的具體體現,也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信息社會的來臨,既向各國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各國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每一個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以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無不高度關注、積極參與當今世界全球信息化這一不可阻擋的潮流。20世紀90年代以來,繼美國提出"信息基礎機構行動計劃"後,信息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政府普遍關注的焦點。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新加坡等許多國家都相繼制定並實施了"信息高速公路"計劃 。(張志國:《信息戰略——爭奪21世紀制高點》,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9—25。)他們共同的目的就是,推動本國的經濟增長和産業結構轉型,謀求21世紀國家競爭的制高點和發展的主動權。我國也不甘落後,1991年,江澤民在中央政治局專題會議上強調説:"應該在'八五'和90年代把電子信息産業與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支柱産業列為同等重要地位加以推動,拿出當年抓'兩彈'的魄力來抓電子信息産業。"
三、鄧小平"開發信息資源,服務四化建設"的思想內涵及辯證關係
1、信息是現代社會的重要戰略資源
準確而及時的信息,既可以節省生産成本,也可以避免領導決策失誤而帶來的損失。因此,鄧小平把信息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而予以高度重視。
20世紀80年代初,世界新技術革命也迅猛發展,全球掀起信息技術革命的第一次浪潮。在經濟發展中,信息已和勞動力、資本一樣成為重要的生産要素。鄧小平"開發信息資源,服務四化建設"的題詞內涵豐富,也是鄧小平信息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1年12月27日,江澤民為《中國信息化探索與實踐》一書作序《加快我國的信息化建設》。他指出,信息化是一場帶有深刻變革意義的科技創新,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資源,要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把開發信息資源擺在重要戰略位置。
信息是資源,資源就是財富。正如世界著名學者、未來學家阿爾文 托夫勒所説:"如果前工業社會的財富是土地,工業社會的財富是資本,那麼後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財富就是信息。誰具備了先進的信息技術,誰就能獲得更多的信息,也就能得到更多的財富,反之亦然。" ( 阿爾文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譯本),新華出版社,1996,261。)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隨着信息在資源結構中比例的不斷增加,發達國家的國民生産總值不斷增長,勞動生産率不斷提高,而物耗、能耗卻不斷降低,信息被作為一種比物質和能量更重要的資源而受到重視。而我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在信息是否是資源的問題上的認識還不統一。鄧小平"開發信息資源,服務四化建設"題詞的公開發表表明,黨和國家正式把"信息"作為國家建設的重要"資源",這對於統一認識、加快信息資源開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區別於煤炭、石油等有形的物質資源,信息被作為無形資源在我國開始受到重視,從而也帶動我國信息産業從單純的信息事業向服務業、進而向內涵廣闊的信息産業發展的廣闊天地中來。
2、要首先開發好信息資源
信息資源開發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開發狹義的信息資源(即信息內容本身)有兩重含義:一是從外延上發掘信息來源,開拓信息渠道,建立信息庫存,加速信息流動;二是從內涵上不斷重組和加工信息內容。信息資源開發由信息分析、信息綜合、信息預測三類方法組成。其中,信息分析是手段,信息綜合是目的,信息預測是發展。
一只有開發好信息資源,才能將信息資源由死變活
信息資源開發,是將貯藏於信息源中的信息由不可得狀態轉變為可得狀態,由低可用狀態轉變為高可用狀態。各國在建設信息基礎設施時,其直接目的就是使社會能夠快速有效地獲取和利用信息資源,創造財富,實現經濟增長和知識創新。而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已成為現代生産力和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並直接影響決策的質量和對其他資源的控制力。
信息資源的開發是信息資源利用的基礎和前提,如果不能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地開發,那麼信息的利用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服務"四化"建設的目標就無從談起。
二信息資源開發要形成符合市場需求的信息産品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加上自給自足、固步自封的小農經濟思想影響,客觀上限制了信息的需求和流通,也使人們的信息觀念、信息意識淡薄,更談不上對信息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商品經濟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發展都對信息資源的開發提出了強烈要求。同時,為適應新的經濟運行機制,也要求建立新的流通體制。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商品的生産者不斷涌現,信息作為一種重要商品的觀念在我國逐步形成,信息市場應運而生。只要是商品,並且要在市場中流通並得到檢驗,信息就必須有用,符合市場的需求,能給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
市場具有對各種信息反應靈敏、流通速度快、可以有效配置各種資源(包括信息資源)的優點。所以,鄧小平在改革之初就開始注意利用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20世紀90年代初,他又告誡國人:"計劃和市場都得要。不搞市場,連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後。"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64。)
3、信息資源開發的落腳點是服務國家建設
現在,信息的作用已滲透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了信息的重要意義。隨着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信息的需求會越來越迫切,而且,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而信息資源能否滿足社會需求,關鍵是看信息資源開發的戰略目標是否正確。鄧小平"開發信息資源,服務四化建設"的題詞為信息資源開髮指明了方向和任務,闡明了開發信息資源與國家建設的密切關係。信息資源開發的落腳點是服務國家建設,信息也只有服務於國家建設,才能實現其開發價值。
近年來,我國的信息服務業有了巨大的進步,新興的信息服務業也蓬勃興起。據統計,我國目前有1000多個信息中心,4萬多個信息諮詢機構,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中國社會信息系統現已開通,設有科技、商貿、企業、教育、文化、生活、圖書、政策法規等11個欄目,近100個數據庫。
當然,總的説來,我國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仍滯後於信息産業其他部門的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較大差距。我國在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潛力,信息服務業在我國已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鄧小平主張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打開中國與世界的信息通道
1、歷史教訓説明,閉關自守、信息不通阻礙國家發展
任何國家要發展,必須打開國門,面對世界,吸取其他國家發展的經驗教訓。與世界融合起來,就不會落後;與世界隔絕起來,離世界也就越來越遠。總結中國歷史尤其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近現代史的教訓,鄧小平深感痛心,他説:"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孤立起來,閉關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國過去閉塞,造成信息不通是一個很大的弱點。"(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17。) 他還説:"現在任何國家要發達起來,閉關自守都不可能。我們吃過這個苦頭,我們的老祖宗吃過這個苦頭。……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後,愚昧無知。"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90。)在鄧小平看來,對外開放和信息化是緊密相聯的,只有對外開放,使人流、物流、信息流都各暢其流,國家的信息化建設才能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因此,他堅持"中國要謀求發展,擺脫貧窮和落後,就必須開放"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266。),"重要的是,切不要把中國搞成一個關閉性的國家。實行關閉政策的做法對我們極為不利,連信息都不靈通"。(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06。)
2、對外開放是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也是信息暢通的前提
鄧小平的信息化思想是和整個國家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分不開的,具有開放性的特點。
對外開放是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也是保證信息靈通、暢通的前提。關起門來搞建設實現不了現代化,要搞現代化,必須加強國際交往。鄧小平認為,中國要崛起,就必須"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向外國的先進管理方法學習","吸收世界先進經驗"。
鄧小平1992年視察南方,在談到"三資企業"時説:"我們還可以學習技術和管理,還可以得到信息、打開市場。"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73。)他還強調:"如果沒有香港,起碼我們信息就不靈通。總之,改革開放要更大膽一些。"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297。)
五、鄧小平高度關注信息人才的培養
在知識經濟時代,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問題同時也是關係到我國信息化建設成敗的關鍵因素。 鄧小平一貫強調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他始終認為"人才難得",人才問題是個"戰略問題","關鍵問題"。他感慨地説:"沒有人才不行,沒有知識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個大錯誤是耽誤了十年人才的培養。現在要抓緊發展教育事業。"(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9。) 他還強調:"改革經濟體制,最重要的、我最關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體制,我最關心的,還是人才。"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08。)
人才如此重要,那麼如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呢?鄧小平高瞻遠矚地指出,解決人才問題,就要大力普及教育。只有加快建設現代信息化教育體系,才能積蓄強大的科技後勁。他説:"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專門人才"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264。),"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94。)在這一重要精神指引下,我國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把計算機課程作為必修課,並廣泛地開設了網絡、通信 、軟體、無線電電子學等新技術學科和專業,部分院校還建立了信息工程學院,成立信息管理系,或信息技術與決策科學系、信息産業係等等,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信息技術和信息管理的高級人才。
與此同時,鄧小平在強調培養高科技人才以適應未來社會需要時,還十分重視基礎教育。他給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他還講:"抓科技必須同時抓教育。……辦教育要兩條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40。)針對信息人才的培養,20年前他就提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從那時起,國家適時地把以計算機為樞紐的信息科學技術的普及知識滲透到了小學、中學和職業教育的全過程中。正是在鄧小平人才培養的思想指導下,各類專業信息人才不斷涌現,為我國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總之,鄧小平信息化思想既放眼世界發展的大趨勢,緊跟世界信息革命的步伐,又立足中國國情,隨着中國現代化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它是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的行動指南,也是我國信息化建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同時,鄧小平對國家通訊社--新華社信息事業的指示精神符合世界性通訊社的發展規律,至今仍然是包括新華社在內的傳媒機構發展信息服務事業的指導思想和重要動力。(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 梁相斌 張武春 姜錦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