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收費勢在必行 大範圍試點將為時不遠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03日 09:28)
了望消息:國務院學位辦公室表示,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乃大勢所趨,預計大範圍展開試點為時不遠。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2004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已告一段落。來自教育部的消息稱,今年全國將招收研究生33萬名,同比增長22%,創歷史新高。針對研究生教育將全面收費的説法,國務院學位辦公室表示,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乃大勢所趨,預計大範圍展開試點為時不遠。
“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是否合理?”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廣播學院三所高校的十余位學生。出乎記者的意料,大多數被採訪者認為全面收費可以理解。人大一位來自農村的學生告訴記者,雖然收費對於自己決定是否考研會有一些影響,但如果已經決定繼續深造,絕不會因為收費而放棄。“我可以申請助學貸款,或者選擇先工作一段時間,等到有所積蓄,再回到學校學習。本科教育結束之後,我們這些大學畢業生已經具備了走入社會的能力,如果選擇進一步接受研究生教育,掏一點錢也是應該的。”
全面收費合情合理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秦惠民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研究生分為計劃招生、自籌經費、委託培養等方式。其中,佔研究生主體的國家計劃招生的“公費生”,由國家下撥培養費,不僅學費全免,並且每月還有基本生活費。所謂“全面收費”就是將公費、自費並軌,所有學生都要繳納學費。
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副教授李文利認為,研究生教育屬於準公共産品,受益方包括國家、社會有關機構、受教育者本人及家庭。依據“誰受益誰負擔”和成本補償原則,受教育者應該承擔部分教育成本。
秦惠民同樣認為,研究生教育作為非義務教育的一個階段,收費是合情合理的。研究生教育作為一種社會資源,一種特殊的待遇,並不是每一個公民都可以得到的。
此外,近年來研究生教育規模迅速擴大,進一步增加了原本就不足的教育經費壓力。而實行研究生收費制度,可以增加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但有一點必須説明白,收費並不是要創收,也不意味著國家將減少這方面的教育經費投入。”秦惠民説,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研究生教育機制的深層次變革,更好地體現國家教育投入的目的性,完善高等人才的教育結構。
李文利解釋説,研究生教育實行收費制以後,由於個人要承擔部分教育成本,他會努力學習以爭取短期回報(拿獎學金)和長期回報(找更好的工作),從而在客觀上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培養單位也可以把政府撥款、自籌經費、導師的項目經費和學生繳納的學費統籌起來,以獎學金的形式,按學生學習成績和科研能力評定等級發放。這有利於創造一種競爭氛圍,對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會有幫助。
秦惠民説,長期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都不收費,這形成了一個傳統,也對大眾形成了一個心理暗示。現在要從不收費轉向收費,公眾接受需要一個過程,各種議論在所難免。
實際上,對研究生教育實行全面收費,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院校早就達成了共識,只是時機還不太成熟。有關人士透露,國務院學位辦公室和教育部等部門正在制定一套完整、可操作的實施方案,部分研究生院將進行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試點。
配套政策不容忽視
但是,在接受記者採訪的大學生中,也有個別人表示,如果以後取消公費名額,他們也許會放棄考研。這不由令人擔心,全面收費制度是否會讓一些成績優異但家境貧寒的學生喪失進一步深造的機會。
有關專家認為,實行研究生全面收費制度,國家有關部門需要在收費標準、資助措施、財政支持等政策制定方面提前做好工作。
首先是收費標準的確定問題。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教授丁小浩認為,研究生教育收費標準的確定要考慮研究生教育的人均培養成本、畢業研究生在勞動力市場上的供求和預期收益、學生負擔能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與本科生收費相銜接等五個方面的因素。
秦惠民説,“簡單説,如果收費在一兩萬元,大多數學生應該可以接受。但如果是十萬元,恐怕就只有有錢人才能上研究生了。收費不應該成為大學生考研的障礙。”
其次是學生資助政策的改革。丁小浩認為,學生資助政策是研究生收費制度中保障公平、實現調控、優化結構必不可少的環節,必須在實行收費制度的同時進行改革。
丁小浩認為,必須建立完善的獎學金制度並遵循以下原則進行分配:對公共産品屬性強、社會效益好但經費來源有限的學科和專業,如基礎學科,學生獲得全獎的比例較高;對社會效益不大且市場需求不高的學科和專業,可通過減少學生資助比例調節招生規模;對市場需求高、個人收益高的學科和專業,基本不給予獎學金,主要通過市場調節招生規模。為了學生選擇教育時進行更合理的判斷,招生時應該同時發佈上年度的資助信息。
此外,丁小浩還認為,對於地處貧困地區或自創能力難以支撐足夠獎學金名額,且國家又特別需要的學科和專業,應由中央財政或地方財政設立專門的獎學金基金進行財政支持。(記者 陳澤偉)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