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對國有商業銀行的前景憂心忡忡的時候,業內有識之士卻顯得很鎮靜,為什麼呢
中國經濟時報消息:加入世貿組織後,國有商業銀行面臨的衝擊是專家和媒體熱衷的話題。普遍的觀點是,由於外資銀行在資本、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所以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如果不儘快進行一場根本的變革,就會在競爭中失去市場份額,最終被外資銀行擊敗。對此,建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陳彩虹持有不同觀點,他認為,關於國有商業銀行“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説法被誇大了,外界對國有商業銀行的現狀存在許多誤解。
銀行業其實已全面開放
2001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了銀行服務業開放的時間表,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有關協議,中國將逐步取消對外資銀行的限制,人民幣業務按地域逐年放開,在5年後全面開放。這個時間表引起了很多人的焦慮,提出必須在這5年內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再造,比如實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
對於這種焦慮,陳彩虹認為是人們在對整個金融發展了解不透徹的情況下産生的,現在媒體炒作得遠比實際情況要厲害,銀行業內反而不是特別着急,這種信心基於開放近一年來的結果。陳彩虹指出,人民銀行公佈銀行業開放時間表時,實際上已經意味着銀行業已經完全開放了,而不是很多人以為的還有5年保護期,因為我們開放的梯次基本吻合了國外銀行要進來的梯次。
比如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年想進入上海,中國也正好開放了上海;它對福州的興趣是在兩年以後,而福州又正好在兩年以後開放,這種“正中下懷”意味着商業銀行在去年實際上就已經全面開放了。反過來,如果真正要保護國有商業銀行,首先應該開放的是西藏,5年以後再開放上海和北京,這樣才能起到限制外資銀行的作用。陳彩虹説,現在首批的深圳、上海、大連、天津人民幣業務開放已近一年,如果去了解一下首批開放地區外資銀行所佔業務比重的情況,就會發現它們的業務增長是一個緩慢的進程,並不是一下子能把大餅搶個精光。實際上各金融機構自然有自己的目標客戶,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以低成本贏得了大批的客戶,但國外金融機構的核心客戶目標還不是中國本土的居民和公司,而是跨國公司。因為它們只是衝着賺錢的機會而不是整個市場來的,所以對大批普通客戶不一定感興趣。
但是,外資銀行在爭得了優質客戶後,會不會繼續奪走中資銀行的業務?陳彩虹説,前提是要認清我們國有商業銀行在現有的框架下是不是一點競爭力都沒有?其實不是。有人提出要全面推倒國有商業銀行現有的框架,按國外所謂現代商業銀行的模式進行重建,但實際上,10年內我們是建不起中國的花旗銀行的。最現實的出發點是,我們還是在原有的制度框架中和外資銀行競爭,只不過這種框架要慢慢地變革。
這個制度框架能不能跟國外的銀行去抗爭呢?陳彩虹認為完全沒問題。其實國有商業銀行的基層機構網點有一種本能反應,會自發地進行變革。從國有商業銀行的總行、分行、支行體系來看,越往基層市場化程度就越高,因為它要直接面對客戶、面對市場、面對競爭,國有商業銀行很多變革都是自下而上推動的。這種方式遠比人們提出的一下子進行整體改造要現實得多。所以,並不是説現有的銀行制度框架就不能支持現有的銀行跟國外銀行競爭,現在中外銀行其實天天都在競爭,天天都在搶業務,國有商業銀行基層機構網點正是在這樣競爭中,得到市場化的變革動力,促使舊有制度框架的革命。因此,對於一些學者和專家關於中國的銀行改革“相對滯後”的觀點,陳彩虹認為那是就銀行整體的資本結構和治理方式來看的(沒有股份制,也沒有董事會類的治理形式等),要是從銀行基層面對市場的變革業看,國有商業銀行內部變革已經有了足夠大的進展,與國外銀行業的業務合作、交往都不存在任何問題,要不它們如何支持中國經濟如此高速的發展?如何為世界同行所高度關注?
國有商業銀行對人才有吸引力
很多人關心國有商業銀行人才流失的問題,甚至有人認為,國有商業銀行成了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的人才培養基地。對此,陳彩虹認為,國有商業銀行確實為中小股份制銀行甚至於外資銀行提供了一些人才,這是由中國銀行業發展的歷史決定的,因為不論建立中小股份制銀行還是外資銀行在中國設立機構,都只可能從國有商業銀行中“挖人”,中國以前就只有“四大”國有銀行,別的地方你找不到銀行的職業人。正是因為如此,外界對這一問題存在許多誤解。
現在一些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通過高薪和激勵機制從國有商業銀行“挖人”是人所共知的。陳彩虹認為,其實大家談到的人才流失問題都是一些個案,比如某某某原來在某國有商業銀行已經多少年,因為收入少,最後到哪去了,但是並沒有人研究過宏觀數據。比較一下國有商業銀行10年前和現在員工的學歷構成就會發現,國有商業銀行的魅力依然很大,不僅有相當比例的高學歷人才留下,而且還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所以我們現在宏觀的判斷實在太少了,總以個案説話,加上媒體一渲染,就更加不得了,國有商業銀行簡直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了。
“坦率講,我自己為什麼現在還在這個地方,是因為它對我有吸引力,我雖然有很重的理想主義色彩,但我也是個經濟人。”
陳彩虹分析了國有商業銀行的魅力所在:
國有商業銀行吸引人才的魅力來自於文化積澱和經濟激勵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文化的建設,現在很多中小銀行也包括一些外資銀行在中國的分支機構顯得有些“沒文化”,感覺上所有的員工就是一個打工崽,只剩下簡單的交易關係和利益關係;二是國有商業銀行也在積極地推行激勵機制的改革。以建行為例,現在員工的收入已與效益緊密挂鉤,有的地方基本工資和效益工資之間的比例已達四六開甚至有三七開的了,經濟效益好的省分行一級領導班子管理人員最高的年收入十幾萬甚至於更高,個人收入水平根據效益大大地拉開了差距。當然,在經濟激勵方面的改革還存在某種外部環境的約束,主要是要跟財政等部門進行協調,因為實際上還是有一個工資總額的限定,銀行不是增加了多少效益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的發放。這樣,國有商業銀行就必須通過增加效益去説服外部相關部門——如果工資總量不增長的話,銀行員工賺錢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銀行利潤就會少,歷史包袱就解決得少,國家稅收當然也會少。就這樣,財政部門根據國有銀行的效益情況,重新考慮考慮,又多增加一點總額。激勵方面的改革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不斷推動的,這方面對於人才的吸引力是在逐步增長的。
陳彩虹認為,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前景不必悲觀,但也不能期望太快,欲速則不達。改革存在的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富餘人員如何解決?目前建行共有42萬人,工行和農行都比這更多,中行稍少一些,這些數字在國際上的現代商業銀行中是沒有的,花旗銀行集團那麼大也只有13萬人。按現代管理制度的要求,那就需淘汰數十萬人,如果這一成本要由社會來負擔,這種改革就不具備現實性了。所以只有在銀行內部通過提前退休、分流、拉大收入差距等辦法逐步解決。這樣來改革國有商業銀行,儘管效率相對比較低,但這是現實的做法,不會引起大的社會震蕩。中國的銀行改革如果從1984年人民銀行分離出工商企業短期貸款業務時算起還不到20年,從1994年成立政策性銀行算起則是不到10年,“所以不能指望這麼龐大的國有商業銀行體系一下子轉變為符合國際標準的商業銀行,那是癡人做夢,如果搞出來了,也肯定是一個怪胎”。(黎 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