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消息:自建設銀行率先披露“龍卡持卡人在他行ATM機上取款每筆要收2元手續費”的消息後,銀行卡跨行到底該不該收費的話題一直為百姓所關注。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正式錶態,支持發卡銀行向持卡人跨行使用機具取現收取手續費,並表示此舉完全符合現有政策規定,且闡明了收費的三大原因:鼓勵商業銀行增加ATM設備投入,改善用卡環境;引導和鼓勵消費者持卡消費;控制小額取現交易,降低商業銀行業務運營成本。
銀行與持卡人:誰的利益在前
對此,部分業內人士持反對意見,認為銀行信用卡跨行使用機具取現收費,不是改善用卡環境而是破壞用卡環境。在非常不易的情況下,實現了所有銀行卡的聯網,並逐步統一使用銀聯標識,持卡人不再為尋找發卡行的自動取款機而來回奔波,從某種程度上方便了持卡人。
如果對跨行使用ATM機收費的話,作為持卡人偶爾支付些手續費還能承受,使用頻繁就要增加持卡人的經濟負擔。持卡人必然就要尋找發卡行的自動櫃員機,以圖減少交易成本。這樣不僅使各商業銀行的聯網效應大打折扣。而且此舉也改善不了用卡環境,因為銀行的聯網效應與機具取現收費是一對不相融的矛盾。
銀行信用卡跨行使用ATM機取現收費,容易引發金融領域的重復建設。商業銀行營業機構的急劇膨脹造成的銀行“肩並肩、門對門”的重復建設局面直到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之後才開始扭轉,近兩年在營業機構普遍開始了新一輪大規模撤並行動,其中的經驗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學費和代價不可謂不高昂。
但銀行卡要實行跨行收費並且鼓勵商業銀行繼續投入ATM等自助設備的話,出於眼前的客戶競爭和長遠的收費盈利需要,很難設想各家商業銀行會不再上演類似營業機構急劇膨脹的自助設備安裝投入大戰,那種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肩並肩、門對門” 很有可能再掀波瀾,大量的投入對於資本和財務實力並不雄厚的中資商業銀行來説不啻于一劑苦藥。
作為持卡人誰都知道刷卡交易的好處,如避免找零、加快交易速度、可以便於準確統計個人消費賬單、方便個人理財等。但是持卡人之所以要取現,是因為目前國內刷卡交易的環境不盡人意,很多地方根本不受理銀行卡刷卡結算不説,連政府的行政性事業費用也得全部使用現金,即使是受理銀行卡刷卡消費的商戶也並不是真心實意地歡迎消費者刷卡消費。
據調查,在很多超市幾十個收銀台中僅有2-3個收銀臺能受理刷卡,如果排隊排錯了只能付現金,如果堅持要刷卡肯定會招致收銀員和排隊等候的其他顧客的不滿。
更進一層看,很多商家特別是銷售價格昂貴的商品,基本上完全不受理銀行卡,其原因很簡單,刷卡交易商家要拿出1%-2%的回佣返還給發卡銀行。所以銷售汽車、商品房的單位因為其商品價格的不菲,所以拒絕使用銀行卡刷卡交易。同時,很多卡在刷卡時經常卡脖子,不僅是當時刷卡交易不成功,而且因此造成的單邊記賬現象後患無窮,很多持卡人要為追討誤扣的錢款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
明白了作為持卡人刷卡交易的種種難處,就不難理解持卡人為何要頻頻支取現金了。因此要想鼓勵持卡人刷卡交易,關鍵是改變刷卡的環境,
難以控制小額取現交易
銀行卡跨行使用ATM機取現收費難以控制小額取現交易,對降低商業銀行業務運營成本所起作用也微乎其微。本來櫃員機對銀行卡支取現金就有限制,一次最高取現金額為2000元,一日之內支取現金次數和總額有上限規定,因此持卡人通過使用機具取現基本上只能是小額交易。
通過設置跨行收費門檻控制小額取現交易,但無法控制在本行機具上小額取現交易,如果政策硬性規定要向客戶收費的話,作為理性客戶完全可以作出另一項選擇,挑選一家營業網點多、自動機具多的銀行再申辦一張銀行卡,將原卡登出或擱置不用,並可繼續實現頻繁取現的目的。
如果持卡人本人有此意願的話,誰也無法控制,更談不上降低商業銀行運營成本了。應該承認,商業銀行安裝機具有成本,保證現金供應也有非盈利資産佔用的機會成本和現金整點的成本。但是這些成本都
是商業銀行經營必須支付的代價,而且與商業銀行大量不良資産所造成的損失、頻繁發生的內部經濟案件帶來的嚴重後果簡直就不值一提。
既然商業銀行能消化這麼重的歷史包袱,為何不能為客戶提供一點點便利的服務?況且發行銀行卡本身是有綜合收益的,銀行卡上大量的活期存款所帶來的低成本資金沉澱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可觀的穩定資金來源。當然對於機構網絡相差懸殊的商業銀行之間,應該運用適當方式調節代理的服務成本支出,但這些費用理應由分享發卡利益的發卡銀行承擔。
專家認為,銀行卡跨行使用ATM機取現收費應緩行,即便是要收費也要經過必要的價格聽證會,認真測算銀行卡的經營成本、發卡行的綜合收益和收費標準,絕對不應説收就收。央行前幾年的銀行卡管理辦法規定是可以收費而不是必須收費,況且收費的理由根本不能説服持卡人。(畢 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