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暴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沉重記憶並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自然的威力時刻提醒我們:只有和諧共存,才是永恒的主題。西部生態惡化的現實是有目共睹的,國家為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三北”防護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等等。有關專家認為,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西部生態環境破壞範圍在擴大,點上治理,面上蔓延。西部生態的惡化到底是自然的還是人為因素起主導作用呢?清醒地認識這個問題,對西部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恢復意義非同尋常。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長期從事生態環境方面研究的有關專家學者。
西部生態惡化態勢沒有根本轉變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曾組織有關方面專家就西部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做過大量專門研究。中咨公司規劃部副主任顧龍沙認為,我國西部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具體來説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陸地生態系統退化嚴重,水土流失面積增大。據顧龍沙介紹,我國西部水土流失面積92.3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省區依次是四川、甘肅、陜西、內蒙古。其中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每年的水土流失總量22億噸。此外,長江上遊地區的水土流失面積達35.2萬平方公里,以重慶和貴州兩地尤甚。
二是土地沙化面積不斷擴大。顧龍沙告訴記者,有關資料表明,全國每年的土地沙化面積擴展速度從20世紀70年代的1560平方公里、8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24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20世紀70年代以來,內蒙古阿拉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裏木河、青海柴達木盆地東南土地沙化擴展速度超過4%,北方農牧交錯的毛烏素沙地、烏盟後山地區、河北壩上地區沙化速度達8%。總之,沙進人退的局面沒有根本轉變,並且不斷加劇。
三是水資源不合理利用普遍,土壤鹽漬化嚴重。西北農業多采用大水漫灌的作業方式,水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比如新疆年降水量2400億噸,每公頃土地用水量16500—30000立方米,每立方米水僅産糧0、15公斤。由於蒸發強烈,再加上重灌輕排,導致土壤嚴重鹽漬化。據統計,西北地區土壤鹽漬化面積已經達到3000萬畝。由於以上原因,導致西部植被大幅退化,物種分佈區縮小,野生動物種群大量消失,有的甚至瀕臨滅絕。
明確自然因素的主導作用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西部生態目前的狀況呢?顧龍沙認為,西部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原因及背景。從整體上看,自然因素無疑是根本性的因素。
顧龍沙説,上世紀末以來,青藏高原的強烈隆起,對我國生態環境特別是西部的生態産生了一系列的影響。其一,黃土高原成為過渡性大陸性季風氣候,並向乾旱方向發展,降水減少;新疆、甘肅等地沙漠逐漸形成並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大量粉塵在秦嶺以北的黃土高原沉積,成為黃土高原重要的物質來源。其二,青藏高原及西部山地的不斷抬升,使青藏高原形成特殊的高寒氣候,其他山地則因山坡變陡、谷地加深、侵蝕加劇、土層變薄,生態日益脆弱。
荒漠化與區域氣候的變化關係密切,它發生、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化,呈現荒漠化和逆轉期交替演變;氣候變幹時,原有的植被消退,土壤受到侵蝕,趨向沙漠化;氣候變濕時植被繁衍,地表侵蝕速率降低。氣候變化還直接引發乾旱、沙塵暴、雪災等氣候災害。
人為因素在局部是關鍵性因素
但顧龍沙同時認為,在西部生態環境的惡化過程中,人類的開發活動在局部範圍內起了加速破壞的作用。人為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人口增長迅速,部分地區人口超載。西部地區是我國人口增最快的地區。聯合國環境署提出,半乾旱地區每平方公里的最大人口承載量為24人,而我國西部地區大多地方都大大超過了這個標準。比如陜西榆林地區人口密度為73人,米脂縣是177人,神木大柳鎮是154.6人。人口壓力導致農業無節制地擴大,林地草地不斷縮減,與此同時,一些地方由於産量低引發的土地撂荒又導致了荒漠化。
傳統農業結構和原始的生産方式加劇了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內蒙古、甘肅、西藏、新疆擁有我國80%的天然牧場,大多以自然放牧為主,過度放牧引發草地退化,使沙地、鹽鹼地面積迅速增加。西南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刀耕火種嚴重破壞了森林植被。再加上為建房和柴薪引發的濫砍濫伐,對植被造成了難以估量的破壞。
我國西部有大量的礦産資源,在開發過程中,破壞植被、污染環境,並且形成地質災害,這些都加劇了西部生態環境的退化。此外,在交通、水利等工程項目的建設中,運作方式粗放,也對西部生態産生了嚴重的影響。
不同聲音:生態惡化的罪魁是人類
也有專家認為,西部生態的惡化完全是人類活動的結果。中咨公司高級工程師、專家宋乃公説,生態系統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任何區域性的變化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地方在沒有人為因素的前提下,怎麼也不可能在自然的因素下20年以內變成沙漠,而且,我們現在已經有了明確的結論,那就是沙塵的主要源區並不是長期以來就已經存在的沙漠和戈壁。
宋乃公説,西部生態惡化的原因可以概括為:過耕、過樵採、過牧和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他舉例説,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一個扶貧項目建成以後,人們發現先開墾的耕地很快就變成了大風來臨時候的沙塵起源地。而內蒙古自治區1994年到1995年為了擴大糧食種植面積,曾經大規模地開墾草原作為耕地。而現在,糧食種植由於價格等多方面的因素,日漸萎縮直到完全撂荒,最後,原來的豐美草場又退化成了荒漠。(李希瓊 田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