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西部生態建設的調整:從“量力而行 ”到“量水而行 ”   
06月26日 14:09

    “小老頭樹”是西北黃土高原生態建設中獨有的怪現象。許多基層幹部納悶,樹栽了,錢花了,力出了,管護也算精心,為何“年年栽樹難成林”?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態效益低,成為長期困擾西部生態建設的“三大難題”,至今得不到徹底解決。

    生態建設涉及到農、林、水、牧各個方面,是一項具有較強科學性的系統工程。從新中國成立至今,西部的生態治理一直沒有間斷,但一些突出問題一直得不到很好解決,林草植被恢復不了,地表照樣裸露,土壤得不到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甚微。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問題是沒有強大的科技支撐。

    總結以往幾十年生態治理的經驗教訓,西部地區再不能不計成本投入,只憑一腔熱情蠻幹苦幹了,生態建設必須“量力而行”,不能逆自然規律而為。特別是在新一輪生態建設中,植樹造林種草要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承受能力,做到“量水而行”,決不能再種下新的“小老頭樹”。

    無論“量力而行”還是“量水而行”,西部生態建設都必須對現有治理方略進行重大調整。這種調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表像是植被減少,地力減退,糧食産量下降,自然災害加劇,而其實質是水土資源的喪失。就西部現實情況而言,生態建設對水土資源的依賴程度遠遠高於光、熱等資源。水土流失是西部生態問題中最本質最突出的矛盾。因此,西部生態建設必須以保持水土為核心,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承受能力,做到植樹造林“量水而行”。

    水資源是西部生態建設的主要制約因素。在制定生態建設方略和措施佈局時,要研究不同區域、不同部位的水資源狀況,分析水資源的承載能力。這樣才能做到生態建設與不同生態類型區荒漠、草原和森林植被的地帶性分佈規律相適應,從根本上扭轉林草植被建設中長期存在的成活率低、保存率低和效益低“三低”局面。

    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一個地區實現生態環境的好轉,就是恢復這一地區的生物群落,使它們實現自然演替,形成有機的食物鏈,達到一定的平衡。但是要實現生態環境的好轉,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恢復植被是第一步。

    長期實踐證明,依目前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單靠人工力量來恢復植被是不可能的。在中央提出退耕還林還草的號召以後,陜西延安、內蒙古伊克昭盟等地試行禁牧育林,對當地植被恢復已顯示出很好的作用。這就説明在降雨量適宜的地區,生態植被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復功能。

    發揮生態的自然修復功能是人類對自然規律認識上的昇華,是生態建設認識領域的一大突破。我們要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通過圍繞居民點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建設一定的優質高效基本農田和飼料基地,大力發展庭院經濟,解決好農民、牧民的基本生計問題,為加大大面積退耕禁牧力度創造條件,從而大大加快植被恢復速度。這樣既能加快西部地區的生態建設步伐,也能保證按照自然地帶的基本規律和植被的地帶性分佈規律進行植被重建,做到種得活、保得住、效益高。

    從“量力而行”到“量水而行”,西部生態建設正在實現歷史性的轉變,這種轉變必須以科技的不斷創新為支撐,並不斷發展完善。西部情況千差萬別,那種認為“一藥包百病”的思想,是今後生態建設工作中的大忌。我們必須圍繞生態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組織科研攻關與技術創新,為大規模、高效益的綜合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撐。(于紹良 張軍)



責編:曹勁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