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法治建設在世界法治建設中應有更重要地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7日 09:21 來源:

圖為肖揚接受記者採訪。記者 何 靖 攝

  人民法院報消息:9月6日,正在北京出席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肖揚,在百忙之中接受了部分中央媒體的專訪。

  肖揚著重介紹了舉辦本次世界法律大會的背景、法律大會的主題以及舉辦法律大會的意義,介紹了我國從1990年舉辦第14屆世界法律大會以來在依法治國進程中取得的進步,以及近年來中國在司法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績。

  世界法律大會15年後再次在中國舉辦,表明中國法治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世人所矚目,世界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表現出極大關注

  記者:1990年中國第一次成功承辦了世界法律大會,這次是中國第二次承辦世界法律大會。15年過去了,中國在立法、司法方面主要取得了哪些進步?

  肖揚:從1990年中國承辦第14屆世界法律大會,到今年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再次由中國承辦,整整15年過去了。15年來,中國的法治建設包括立法、司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立法方面,為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加速依法治國進程的需要,中國對上個世紀80年代所制定的法律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訂,並制定了一批新的法律,目前已經初步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這個法律體系包括七大類,即憲法和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及非訴訟程序法,現行有效的法律達200多部,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有600多部,立法更加民主化、科學化、規範化,立法質量不斷提高。

  在司法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訴訟案件增長很快。從1990年至今,全國法院共審結刑事、民事、行政等各類案件達7668萬件,訴訟標的金額達59000多億元人民幣,涉及各類當事人數千萬人。此外,從1992年以來,全國法院執行各類案件近2500萬件,執行標的金額24000多億元人民幣。司法活動事關公民的生殺予奪,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特別是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司法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為此,我們提出了“公正與效率”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題,提出了“司法為民”的根本宗旨,提出了“增強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要求,提出了“法官職業化建設”的目標。最近,我們又把“公正司法,一心為民”作為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導方針。15年來,人民法院堅持為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服務,不斷追求司法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通過審判工作和執行工作,為經濟建設、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為了解決人民群眾對司法日益增長的需求與司法功能相對滯後的矛盾,15年來,中國法院圍繞“公正與效率”的目標,遵循司法發展的客觀規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更新司法觀念,增強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如進行了審判方式改革,減少審判的職權主義色彩,增加當事人主義的成分,法官居中裁判,促進了司法公正;進行了審判組織制度改革,強化合議庭和獨任法官的職權,實現審理與判決的統一,改變審與判分離的現象,解決司法行政化問題,提高了司法效率;進行了法院內部體制改革,實現立案、審判、執行、監督的分離,通過分權制約,避免審判權力的過分集中,有效防止少數腐敗現象;進行了法官制度改革,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法官制度,加速了法官職業從大眾化向職業化的轉變,使法官的職業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總之,中國法院15年來的進步是顯著的,這一點有目共睹。

  記者:據我們了解,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由中國來承辦,是世界法學家協會主動提出的。他們選擇中國,最重要的理由是什麼?

  肖揚:世界法律大會是世界法律界的“奧林匹克”盛會,平均每兩年舉行一次。目前,只有中國與美國、菲律賓三個國家是兩次承辦世界法律大會的國家。

  為確定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的承辦國,世界法學家協會到一些國家進行了考察和選擇。2003年11月,世界法學家協會專職執行副主席瑪格麗特?漢內白麗女士專程來北京、上海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完後她表示,中國自1990年以來,經濟建設、法制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果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能在中國召開,將給各國法律工作者留下深刻印象,使這次大會成為協會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大會。經過磋商,雙方于2004年8月正式簽署在北京和上海舉辦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的協議。

  世界法律大會再次在中國舉辦,説明15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穩定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影響不斷擴大,國際地位持續提高,表明中國法治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世人所矚目,顯示了中國的立法、司法、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擴大,世界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表現出極大關注。特別是2001年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入全面開放的新階段,中國在人權領域取得巨大進步,憲法確立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民主法治建設進一步發展,這些有目共睹的事實,是這次世界法律大會再次在中國舉辦的重要因素。

  法律與和平是世界法律大會永恒的主題。本次大會主題“法治與國際和諧社會”,是中方建議並得到世界法學家協會贊同和認可的。在一定意義上,和諧是和平的前提和基礎

  記者:這次世界法律大會主題定為“法治與國際和諧社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我們國家正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法治與國際和諧社會”這個主題是誰提出來的?為什麼要提出這一主題?

  肖揚:坦率地説,這個主題是中方建議並得到世界法學家協會贊同和認可的,目的是探討法治的深刻內涵及其在構建國際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從歷次世界法律大會的主題來看,都離不開法律、法治、人權與世界和平,世界法學家協會最初就叫做“通過法律維護世界和平中心”,因此,法律與和平始終是世界法律大會永恒的主題。

  今年的主題依然圍繞著法治與和平,但是又有所創新,這就是通過構建國際和諧社會來維護世界和平。在一定意義上,和諧是和平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和諧,就容易出現衝突、糾紛,和平就很難實現,即使實現也很難持久。因此,世界法學家協會十分贊同中方的建議,把“法治與國際和諧社會”作為這次大會的主題。

  記者:這次法律大會討論的有六大類22個專題,我們注意到其中有各國法律制度和司法合作的問題,如法律、法治與法院,反腐敗的國際合作等,也有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法律問題,比如説打擊恐怖主義、司法與傳媒等。這些專題是怎麼選擇提出的,跟歷次大會相比有什麼變化?這次大會專題的特點是什麼?

  肖揚:世界法律大會每次研討的專題一般相對穩定,但不是固定不變,在相對穩定的同時,也根據實踐的發展增加新的內容。有一些專題是每屆法律大會都要研討的,比如家庭法,有一些則是新增加的,比如這次世界法律大會專題中的“法律、法治與法院”。本屆大會的22個專題是經過法律界充分研討提出來的,集中了當前世界和中國法律領域的前沿課題,這些選題意義都非常重大,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這些問題的研討對於法治的建設和進步具有推動作用。

  此次大會研討的專題體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充分考慮了與會代表對專題的關注度。為了體現專題研討的高質量和保證本屆大會取得成效,這些專題有的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有的是有關學科的熱點問題;二是選題的廣泛性。研討內容涵蓋了法律領域的眾多學科以及與法律有關的交叉學科,如民法、刑法、訴訟法、國際法、環境法、網絡法、知識産權法、證券法、人權及WTO規則等;三是研討會主席和發言人具有廣泛的代表性。22個專題的發言人大約有110多位,他們當中既有資深法官、檢察官、律師和著名法學專家,又有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官員、政府官員、新聞記者、經貿專家和非政府組織人士。

  法律必須與時俱進,在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法律必須突出原則和精神,而在社會逐步穩定和成熟的時期,法律則需要追求規範的嚴密。為了適應社會變革,法律必須保持良好的動態平衡

  記者:“法律、法治與法院”這一專題將由您來發言,您能透露一下您的發言中最重要的觀點是什麼?

  肖揚:“法律、法治與法院”,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如果説起來,內容非常豐富。但是我在發言中不準備泛泛而論,也不準備闡述法律、法治和司法的理論,而是談中國的實踐,向世界各國的同行介紹中國的法律制度、法治建設以及司法實踐的情況。可以説,這是一篇關於中國法治建設的歷史和現實情況的概覽。我在發言中將著重介紹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的主要成就,並通過歷史與現實的比較,説明中國法治的巨大進步。

  具體而言,我將著重介紹中國的法律體系建設的情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理論與實踐,以及中國法院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如果説有什麼重要觀點的話,我想就是總結中國20多年法治建設的經驗得出的一點認識,那就是,法律必須與時俱進,在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法律必須突出原則和精神,而在社會逐步穩定和成熟的時期,法律則需要追求規範的嚴密。為了適應社會變革,法律必須保持良好的動態平衡。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這與現代意義上的法治是完全吻合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治建設十六字方針的確立,標誌著中國法治的全面運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表明了中國實行法治的堅定信念。

   公正司法已成為世界各國司法的一項基本原則。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就把“公正與效率”作為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題,這些年,始終堅持這一主題不動搖

  記者:對今年中國法院的工作,您提出來最重要的八個字是“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特別強調了司法的核心是公正。世界法學家協會的宗旨是幫助創建“一個新的法治社會:強者面對公正、弱者得到保護、和平得以永續”,也把公正擺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在您的發言中,是否對法院公正司法的職能有重要的闡述?

  肖揚:公正司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司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沒有公正,司法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就把“公正與效率”作為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題,這些年,我們始終堅持這一主題不動搖,並且不斷深化這一主題的內涵。今年我們又把“公正司法,一心為民”作為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導方針,提出“公正,只有公正,才是使當事人勝敗皆服的靈丹妙藥”。

  對於“公正司法”,我在這次世界法律大會的發言中,將著重介紹人民法院通過公正的審判活動,維護社會秩序,維護法治尊嚴,維護公民權利,保障基本人權的情況。具體而言,在刑事審判實踐中,中國法院嚴格貫徹“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適應”的原則,既堅決依法懲罰犯罪,維護社會秩序,又堅決依法保障刑事被告人的訴訟權利,保障無辜的公民不受刑事追究;在民事審判中,中國法院貫徹平等保護原則,不論當事人是本地還是外地的,是國有的還是私有的,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一律平等對待,堅決反對司法領域的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保護主義;在行政審判中,中國法院堅持依法獨立公正審判的原則,反對“官官相護”,既依法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又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總之,公正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它體現在人民法院的全部審判活動中。

  22個專題中,跟法院最密切的專題是“程序公正與司法資源的合理配置”。中國法院目前正在開展的“規範司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司法程序的規範,這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記者:在這次討論的22個專題中,您覺得跟中國法院最密切的是什麼?或者説我們應該優先討論和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肖揚:這次世界法律大會討論的22個專題中,有3個專題與法院有直接關係,一是“法律、法治與法院”,二是“程序公正與司法資源的合理配置”,三是“司法與傳媒”,此外還有一個專題與法院有間接的關係,就是“非訴訟爭議解決:商事仲裁和調解”。其中,“法律、法治與法院”專題是從宏觀的角度探討法院在法治建設中的地位、作用,探討法院與法治的關係;而“司法與傳媒”專題是屬於探討司法與外部社會關係的一個方面。

  在這幾個專題中,完全探討法院司法問題的就是“程序公正與司法資源的合理配置”,如果説跟法院最密切的專題,我認為就是這個專題。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程序公正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法律界、法學界和司法界的高度重視,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司法活動中程序及程序公正的重要性。當前司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許多正是程序上的問題,人民群眾對司法是否信任,很大程度上也是取決於法律規定的司法程序是否得到了嚴格遵守。我們目前正在開展的“規範司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司法程序的規範,這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次大會有四個亮點:規模大;規格高;主題鮮明;選題緊貼當前世界法律、法治的現實問題,熱點問題,致力於為實踐服務。這是一次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難得機遇,中國將借這一良好的契機,進一步推進國家的民主法治建設

  記者:您覺得這次大會有哪些亮點?

  肖揚:我想,這次大會有四個亮點:

  一是規模大。這次大會參會人數達到1500多人。其中,國外參會人員達到500多人 ,國內參會人員達到1000多人,是歷次大會參會人數最多的一次。

  二是規格高。這次大會參會人員中不僅包括了各國法律界的法官、律師、法學教授,而且有許多國家法律和司法界的高官與會,現在共有70多名貴賓與會,包括34個國家的首席大法官或最高法院院長、25個國家的大法官或最高法院副院長,6個國家的司法部長、總檢察長,以及6個國際組織的高級官員,這也是歷次世界法律大會中規格最高的一次。

  三是主題鮮明。這次大會的主題是“法治與國際和諧社會”,特別突出法治的深刻內涵以及在建立國際和諧社會中的作用。與歷屆相比,主題不僅是維護世界和平,而且要通過和諧維護和平,在和平基礎上的和諧,具有更高的境界和層次。

  四是選題緊貼當前世界法律、法治的現實問題,熱點問題,致力於為實踐服務。這次的22個專題分六個方面,包括各國法律制度和國際司法合作的問題、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政治問題、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的法律問題、法律如何應對科技發展的問題、人類環境保護的法律問題、法學教育問題等。具體專題如法律、法治與法院,程序公正與司法資源的合理配置,非訴訟爭議解決:仲裁與調解,特別是聯合國的作用和改革、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反腐敗的國際合作、司法與傳媒的關係等,都是需要認真加以研討的問題。

  記者:這次世界法律大會在中國舉行,對中國的法制建設、法制進程將産生怎樣的影響?對世界法律界又將産生怎樣的影響?

  肖揚: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在中國舉辦,這是一次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難得機遇。中國將借這一良好的契機,進一步推進國家的民主法治建設。可以預見,通過這次世界法律大會,法律的權威、法治的理想和司法的作用必將為全社會所進一步深刻認識,中國的立法、執法和司法領域必將實現新的進步,中國法學研究和法律教育必將有新的發展,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意識必將進一步提高。總之,我們通過了解世界最新法治發展的動態和形勢,掌握最新的法律資訊,努力跟上世界法治建設的步伐。

  具體而言,22個專題的研討意義重大。如關於“不動産與財産法”的研討,對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的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必將起到推動作用;關於“程序公正與司法資源的合理配置”、“司法與傳媒”等專題的研討,必將推動中國司法在有關領域的進步;關於“非訴訟爭議解決:仲裁與調解”的研討,則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探討替代訴訟的糾紛解決渠道,減少訴訟,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關於“證券法:股票交易中的違法行為與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等專題研討,則將對中國加強對證券市場的依法監管起到積極作用;關於“法律與技術:網絡安全和醫藥技術”等專題的研討,則使我們充分認識新興技術的發展對法律提出的挑戰,以便我們及時應對。

  這次大會也將對世界法治的進步起到促進作用。大會對事關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問題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比如將討論國際恐怖主義的法律問題、公共健康危機的法律問題、國際環境、資源和能源法律問題、網絡安全和醫藥技術法律問題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挑戰。如何通過法律手段有效減少和消除這些問題,就成為世界法律界的重大課題。而加強對這些法律問題的研討,不僅有助於給解決這些問題提供理論和實踐的支持,而且也必將有助於深化認識,推動各國有關法律制度的進步和完善。

   這次世界法律大會將發表《上海宣言》。在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之際,在“法治與國際和諧社會”的主題下,《上海宣言》不僅將對世界法律領域,而且將在世界政治、經濟領域産生積極影響

  記者:每次的世界法律大會都會最後形成一個決議,並最後以宣言的形式發表,這個宣言有著怎樣的價值?1990年世界法律大會《北京宣言》對世界法律界産生過怎樣的影響?您對這次法律大會的成果會有什麼樣的預期?

  肖揚:為了發揮世界法律大會在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大會一般都發表宣言。雖然宣言對各國沒有法律的約束力,但是作為世界法律界的“奧林匹克”盛會,大會的宣言必然會對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産生一定的影響。宣言昭示全世界法律工作者對法律、法治的渴望,與世界和平的渴望,特別是通過法治維護世界和平的認識,表現了全球法律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世界法律和政治的進程特別是法治進程具有重要價值。

  1990年第14屆世界法律大會主題是“法律為世界和平和發展服務”,會議發表的《北京宣言》,內容主要涉及裁軍問題,呼籲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在世界範圍內縮小貧富差距,建立公平的世界經濟體系,確保個人基本人權與自由,關於國際恐怖主義問題、毒品問題、環境和能源問題等。這個宣言言簡意賅,在世界法律界産生了良好的反響,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

  這次世界法律大會將發表《上海宣言》。我想,在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之際,在“法治與國際和諧社會”的主題下,大會發表的《上海宣言》,不僅將對世界法律領域,而且將在世界政治、經濟領域産生積極的影響。我期待這次世界法律大會在推動世界法治進程、通過各國國內法治的進步促進全球法治的發展,並推動世界和平與和諧的進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我也期待這次大會能夠有力地推動解決糾紛的司法機制和其他機制的完善,推動預防和懲治腐敗、打擊國際恐怖主義、預防和制止毒品犯罪等方面的國際合作,推動國際投資、貿易法律制度特別是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完善,等等。

  應當認識到,我們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我們應當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國的法治建設應當在世界法治建設中佔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記者:近年來,中國和世界各國法官之間的交流和訪問日益頻繁,這對國際司法合作有什麼意義?

  肖揚:司法本來是一種相對較為民族化的領域,過去各國之間的交流不是很多。但是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特別是隨著交通、通信的發達,各國司法人員之間的交往也開始日益頻繁。最近幾年,我國每年都要派出300多名各級法院的法官到國外去學習交流和參加國際會議,而每年我們也要接待800多名其他國家司法機關的人員來華訪問。這種人員往來帶來了觀念、制度和實踐的交流,帶來了不同法係、不同國家司法領域的情況。

  通過法官之間的交流,親身感受和了解國外法治發達國家的司法制度和司法實踐,使我們的司法有了國際的參照係,也進一步開闊了我國法官的視野,對我國司法制度的優越性有了更深的認識,增強了對我國司法制度的信心,對我國司法改革的方向和目標有了更準確的把握。同時,也讓世界其他國家了解中國的司法制度和司法實踐,樹立中國司法的良好形象。比如,國外司法界對我們提出的公正與效率主題,司法為民,法官職業化,司法觀念等都予以了高度評價。總之,通過法官之間的交流和交往,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必將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司法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各國司法的共同發展。

  記者:您經常接觸世界各國法律界高層人士,他們對中國的法治建設在世界法治建設中的地位是如何評價的?

  肖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一點不僅是我們自己的切身體會,關注中國法治發展的國際友人的感受尤為深刻。他們不僅驚訝于中國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城市面貌,而且對中國的法律制度建設也深表欽佩。比如,2002年,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奧康娜訪問中國時對中國的法治建設作了這樣的評價,她説:“我們看到了中國在法制方面的改革和取得的進步,這些都令人欽佩。我們希望美國也有這樣的改革規模和力度。”前不久,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絲伯格訪問中國,她説她“親身感受到了中國法制建設的巨大成就,而且相信親身感受比閱讀材料的感受要更為深刻”。去年我會見了泰國大理院院長阿塔尼滴,他認為“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立法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他表示“泰國需要學習中國這方面的有益經驗”。葡萄牙最高行政法院院長塞拉則對中國法制建設和司法改革的成就感到“驚嘆”,等等。其實,這也是許多國家法律界高層人士對中國法制建設的共同感受。

  當然,客觀而言,我們的許多方面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包括在觀念、制度和實踐等各方面,都還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和空間。我們也不會因為別人對我們的讚揚就沾沾自喜,應當認識到,我們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我們應當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國的法治建設應當在世界法治建設中佔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記者 劉嵐)

責編:柳博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