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全文)

    第六章 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

  中國堅持全民辦國防,著眼于發揮現代人民戰爭整體優勢,加強以綜合國力為基礎的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

  國民經濟動員

  中國的國民經濟動員貫徹兵民是勝利之本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思想,是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民經濟動員是為保衛國家安全,有計劃、有組織地提高國民經濟應變能力的活動。平時,它是加強國防經濟潛力建設和應付突發事件的重要措施,是調節國防經濟常備力量與國民經濟比例關係的手段,是遏制戰爭的強大威懾力量。戰時,它是快速、有序地將國民經濟體制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將國防經濟潛力轉化為國防實力,贏得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國民經濟動員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科技、醫療衛生、城市建設、商業貿易、財政金融等領域的動員。國民經濟動員能力是國防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

  國民經濟動員工作在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領導下,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辦事機構為國家經濟動員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全國國民經濟動員工作,協調國民經濟動員工作中軍事與經濟、政府部門與軍隊系統、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搞好國民經濟的平戰結合、軍民兼容,完善國民經濟動員機制,增強平戰轉換能力。國務院有關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各軍兵種、各軍區設有相應的經濟動員機構。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初步建立起國民經濟動員體系。二十世紀六十、七十年代,開展以備戰為首要任務的國民經濟動員建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民經濟動員開始實現四個轉變:由單純為戰爭需求服務向為國防和經濟建設服務轉變,注重軍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結合;由計劃經濟體制下單一的行政管理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綜合調控轉變,逐步形成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的管理機制;由臨戰狀態下的軍品生産能力建設向和平時期增強平戰轉換能力轉變,注重國防經濟潛力建設;由全面動員準備向局部動員準備轉變,突出抓好主要方向和重點地區突發事件的快速動員。

  在新的歷史時期,國民經濟動員貫徹平戰結合、軍民兼容、寓軍於民的方針,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統籌規劃、重點建設、長期準備、逐步發展的原則,國民經濟動員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國民經濟動員能力穩步提高。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地(市)三級經濟動員管理體系初步形成,注意與處置重大突發事件和緊急情況接軌,為提高國民經濟平戰轉換速度創造了制度條件。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初步形成國民經濟動員數字化信息平臺,提高了平戰轉換的速度和效率。2003年國民經濟平戰轉換能力比上年提高12.44%,科學技術對國民經濟動員的貢獻率比上年提高3.53個百分點。

  人民防空

  中國人民防空是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是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防備敵人空中襲擊和重大災害事故、消除空襲後果和災害事故危害所採取的措施和行動。它通過運用偽裝、掩蔽、疏散等防護手段和採取搶救、搶修等措施,達到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減少國民經濟損失,保存戰爭潛力的目的。人民防空嚴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堅持依法建設、依法管理。人民防空實行人民政府和軍事機關共同領導體制,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軍事機關領導本行政區域的人民防空工作。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務是,平時組織人民防空建設,戰時組織指揮人民群眾防空襲鬥爭。

  人民防空堅持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立足於做好信息化條件下防空襲鬥爭準備。近年來,全國主要城市建立聯合、精幹、高效的人防指揮體制,制定城市防空襲方案,健全城市防空預警報知網絡,加快工程防護設施的配套,加強重要經濟目標的防護和疏散地域建設,充實群眾防空專業隊伍。一些省、市人民政府多次組織人民防空襲演習,進行防空警報試鳴,開展防護常識教育和防護技能訓練。人民群眾的防空意識普遍增強,城市整體防空襲能力明顯提高。

  人民防空從國家綜合安全的需要出發,積極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不斷完善領導機構,構建應急救援體系,建立統一、協調、高效的聯動機制,制定詳細配套的應急方案,利用人民防空通信警報和指揮設施為搶險救災提供服務,組織防空專業隊伍承擔人民政府賦予的搶險救災綜合協調、指揮保障和專業救援等任務,努力建立防空防災一體化的平戰結合民防體制。許多廠礦、企業和社區組建了民防志願者隊伍。

  國防交通動員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國防交通動員建設。在國務院、中央軍委領導下,國家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負責全國國防交通動員,軍區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負責本區域有關的國防交通動員,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國防交通動員,國務院交通管理部門分別負責本行業的國防交通動員。

  近年來,隨著國家交通、通信事業的快速發展和交通運輸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國防交通體系更加完善,國防交通動員能力大幅提升。國家和地方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貫徹平戰結合原則,充分考慮國防和軍事需求。一些具有重要國防意義的鐵路、公路和港口碼頭列入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交通、通信保障隊伍和保障方案在平時搶險救災等應急保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3年,鐵路營運里程達到7.3萬公里,公路達到180.9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7萬公里,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達到20.1億噸。鐵路運輸實現了在運貨物的信息化管理和調度指揮的計算機控制,水路運輸實現了遠洋貨輪的定位跟蹤和調度指揮,公路運輸實現了部分大型貨車的定位跟蹤和調度指揮,航空運輸實現了訂票、離港、航線、貨運及安全監控的實時信息處理。全國主要車站、港口、機場、航空公司、運輸公司等的基礎信息和交通動員信息,初步實現了數據庫管理。

  繼《國防交通條例》之後,2003年9月,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開始走上法制化軌道。民用運力動員,平時按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進行準備,包括擬定新建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貫徹國防要求的總體規劃、掌握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潛力、編制國防動員預案等;戰時依據國家主席發佈的動員令實施,平時特殊情況下依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發佈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決定實施。一切擁有或者管理民用運力的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履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的義務和責任。

  民兵建設

  民兵是不脫離生産的群眾武裝組織,是中國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民兵組織分為普通民兵組織和基幹民兵組織。基幹民兵組織中建有民兵應急分隊、步兵分隊、專業技術分隊和對口專業分隊。目前,全國共有基幹民兵1000萬。

  近年來,民兵工作貫徹控制數量、提高質量、抓好重點、打好基礎的方針,在保持民兵群眾性和普遍性的基礎上,突出質量建設。壓縮步兵分隊規模,擴大專業技術分隊比例,重點加強高炮(機)、導彈、地炮、通信、防化、工兵、偵察、信息等專業技術分隊建設。在與軍事專業對口的企業事業單位,組建了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民兵對口專業分隊,還新組建了擔負軍兵種戰鬥、勤務保障任務的軍兵種民兵對口專業分隊以及物資油料民兵保障分隊。民兵組織結構得到優化,佈局趨於合理,民兵隊伍科技素質不斷提高,快速動員和遂行任務的能力明顯增強。

  基幹民兵在18歲至22歲期間,參加30天至40天的軍事訓練,其中專業技術兵的訓練時間,按照實際需要適當延長。全國民兵的軍事訓練任務,經中央軍委批准後,由總參謀部下達。民兵軍事訓練主要在縣級行政區內的民兵軍事訓練基地集中進行,部分省、市建有專業技術兵訓練中心和人民武裝學校。

  全國的民兵工作,由國務院、中央軍委統一領導。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軍分區(警備區)和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人民武裝部負責本區域的民兵工作。鄉、民族鄉、鎮、街道人民武裝部負責本區域的民兵工作。企業事業單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設立的人民武裝部,負責本單位的民兵工作;未設立人民武裝部的企業事業單位,確定一個部門或者專門人員負責辦理民兵工作。

  2002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民兵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城市民兵的戰略地位和作用,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城市民兵工作,做好打贏以城市為重要依託的高技術條件下人民戰爭準備。各地結合當地實際,著眼民兵戰時擔負的任務,正在穩步實施城市民兵工作調整改革。

  預備役部隊建設

  預備役部隊是人民解放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重點。預備役部隊以現役軍人為骨幹,以預備役官兵為基礎,按照軍隊統一的編制進行編組。

  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預備役部隊已由單一的陸軍發展成為由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預備役部(分)隊組成的重要後備力量。預備役部隊實行軍隊與地方黨委、政府的雙重領導制度。陸軍預備役部隊平時歸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建制領導,海軍、空軍、第二炮兵預備役部隊平時由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和軍兵種現役部隊共同領導管理。預備役部隊戰時動員後歸指定的現役部隊指揮。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預備役部隊建設堅持與現役部隊建設相結合,全面加強質量建設,大力提高快速動員和遂行作戰任務的能力,努力實現建立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編成科學、可靠管用的預備役部隊的目標。近年來,預備役部隊建設的重點更加突出,戰備工作得到加強,訓練水平逐步提高。按照戰時隸屬關係,建立與現役部隊的挂鉤訓練制度,普遍開展基地化、模擬化、網絡化訓練。

  國防教育

  中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依照國防教育法,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防教育,提高全民國防觀念。國防教育工作已初步形成政府重視、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

  國家設立國防教育辦公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大部分市、縣成立國防教育領導機構和辦公室。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或修訂了國防教育條例,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組織起草國防教育大綱。

  國家以公務人員、青少年學生、民兵預備役人員為重點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將國防教育納入公務員理論學習計劃和中共黨校教學體系,在全國2500多所黨校開設國防教育課程,並通過專題講座、到軍營過“軍事日”和短期訓練等形式,強化公務人員履行國防職責的意識。將國防教育內容納入各級各類學校教學課程,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國防知識和愛國主義教育。一些中小學校開展了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少年軍校活動。對民兵預備役人員的國防教育,主要結合政治教育、組織整頓、軍事訓練進行。

  按照兵役法和國防教育法,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和相當於高級中學的學校的國防教育,應當將課堂教學與軍事訓練相結合;高等學校學生在就學期間,必須接受基本軍事訓練。為加強對全國學生軍訓工作的指導,全軍學生軍訓工作辦公室會同教育部制定了全國學生軍訓工作規劃。2003年,全國1100所高等學校和11500所高級中學按照要求開展學生軍訓,800多萬學生接受訓練。

  全國各地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和徵兵等時機,舉辦展覽、演講、文藝演出、知識競賽、軍事夏令營等國防教育活動。報刊、電臺、電視、網絡等媒體普遍開設國防教育專欄或專題節目。已有9個省市創辦國防教育報刊,30多個地區開辦國防教育網站。各地利用烈士陵園、革命遺址和具有國防教育功能的博物館、紀念館等場所開展國防教育,每年受教育人數近2億。

  第七章 國防科技工業

  中國適應武器裝備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加快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努力建立結構優化、組織高效、技術先進、佈局合理的國防科技工業新體系。

  國防科技工業主要任務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的主要職責是保障軍事裝備的生産供應,滿足國防需要。同時,還承擔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任務。

  按照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要求,國防科技工業努力提高武器裝備科研生産能力,加快研製生産高新技術武器裝備。調整武器裝備科研生産能力結構,重點支持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科研生産能力建設,促進軍工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強和改進技術基礎、國防基礎科研工作,開展前沿技術探索和前瞻性研究,增加技術儲備。用高新技術改造軍工企業,實現武器裝備生産能力由剛性結構向柔性結構轉變。加強軍用標準建設,建立適應武器裝備新發展的通用技術標準體系。對武器裝備科研生産實施動態調整,縮短研製週期,降低産品成本。

  國防科技工業在確保完成軍事訂貨任務的同時,大力發展軍民兩用技術,積極參與國民經濟建設。促進核能及核應用技術、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民用船舶、民用爆破等軍工主導民品的發展與技術進步。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承擔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重大設備研製和技術攻關任務,促進國民經濟産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是國防科技工業改革調整的關鍵階段。國防科技工業堅持軍民結合、寓軍於民、大力協同、自主創新的戰略方針,堅持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立健全競爭、評價、監督和激勵機制,推進資源優化重組和産業結構升級,加強國防科技工業基礎能力建設,全面提高國防科技工業整體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國防科技工業改革調整

  國防科技工業繼續深化改革,優化産業結構和資源配置,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建立精幹、高效的科研生産體系。

  優化産業結構。形成以軍工高技術産業為先導,以軍民兩用主導産業為主體,以軍工製造業為基礎的産業格局。優先發展軍民兩用高技術産業,吸納各行業的先進民用技術為國防建設服務,推動軍用和民用高技術雙向轉移。支持企業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項目。發展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與環保、生命科學、海洋工程等高技術為先導的新興産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加快軍工企業改革調整。優化軍工企業組織結構,鼓勵優勢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優勢,按照專業化分工和規模經濟原則,以産品和資産為紐帶實施戰略性重組。推進軍工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快改制步伐,建立規範的母子公司體制和法人治理結構,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發揮國家投入的導向性作用,引導和帶動社會資金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通過改革調整,濃縮精幹軍工主體,建立小核心、大協作、寓軍於民的國防科技工業新體系。

  完善科研創新體系。從事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重要公益研究領域創新活動的科研機構,按照職責明確、評價科學、開放有序、管理規範的原則,加快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面向市場的應用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加快向企業化轉制。形成以國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骨幹企業為主體的國防科研體系,增強國防科技工業自主發展能力。

  推進人才工作創新。儘快建立培養、吸引、使用、留住人才和加快人才成長的新機制,建設一支專業配套、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推進國防科技工業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加速培養國防科技工業急需的高級專門人才。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及社會其他科技、管理人才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改革用人機制和分配製度,提高承擔武器裝備科研生産任務人員的待遇。

  技工業民用産業發展

  兩年來,中國政府積極推進和平利用軍工技術發展民用産業,並取得顯著成效。2003年民品産值比上年增長20%,佔國防科技工業總産值的65%以上。

  核電向産業化方向發展。中國大陸目前共有9臺核電機組運行,總裝機容量為701萬千瓦,另有2臺106萬千瓦機組正在建設中。2003年核發電量為433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發電量的2.3%。核能配套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基本形成了與核電相配套的核燃料生産體系,核燃料生産實現技術升級。高度重視核設施退役和放射性廢物治理工作,強化環境保護意識,確保各種放射性廢物的安全處置。核事故應急響應體系逐步完善,響應能力得到提高。

  民用航天取得重大突破。1996年10月以來,41次航天發射均獲成功。2003年10月成功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將中國首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完成了新一代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攻關工作。成功發射了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海洋一號衛星、資源衛星等應用衛星。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大型靜止軌道衛星公用平臺、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等衛星研製工作順利推進。2004年1月正式啟動月球探測工程,計劃2007年底前實施繞月探測。

  民用航空工業在研製支線飛機、通用飛機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自行開發的70座級ARJ21新型噴氣支線客機研製工作全面展開,計劃2008年交付使用。運12E高溫高原型通用飛機、直11、直9直升機相繼取得適航證,進入民用市場。新研製的小鷹500通用飛機2003年實現首飛。中國和巴西合資生産的ERJ145噴氣支線客機已交付使用。中國、法國和新加坡共同研製的EC120直升機在中國建設總裝線協議正式簽訂。國外航空零部件轉包生産業務穩步發展,開始融入國際航空工業大循環。

  民用船舶工業繼續快速發展,造船産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三位。2003年造船完工量達641萬載重噸,承接新船訂單1895萬載重噸,手持船舶訂單2623萬載重噸,分別佔世界市場份額的11.8%、18.9%和17.7%。民用船舶産品已出口到90多個國家和地區。民用船舶工業研發和設計能力有較大提高,已具備造修大型船舶的能力,並在高技術船舶的承造方面取得新突破。

  國防科技工業對外合作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在軍工民用産業領域,鼓勵和支持軍工企業事業單位開發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參與國際分工,優化出口産品結構,提高産品國際競爭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拓展與大型跨國公司的戰略合作,提升國防科技工業的技術水平。中國高度重視發展與友好國家的防務技術合作關係,促進工業界的防務技術交流與合作。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以審慎態度對待軍品及相關技術的出口,嚴格執行國家的防擴散政策及法律。在導彈及其他軍品出口方面,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及相應的清單。中國的軍品出口始終堅持三項原則:有利於接受國的正當自衛能力,不損害有關地區和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穩定,不干涉接受國的內政。



<<上一頁下一頁>>
第3頁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白皮書:中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2004/12/27/ 11:04)
  • 國防白皮書:中國軍隊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2004/12/27/ 11:03)
  • 國防白皮書:中國軍隊努力提高聯合作戰能力(2004/12/27/ 11:02)
  • 國防白皮書:中國依法從嚴治軍(2004/12/27/ 11:00)
  • 白皮書:中國部分後勤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4/12/27/ 10:53)
  • 白皮書:中國軍隊積極參與地方社會經濟建設(2004/12/27/ 10:52)
  • 白皮書:民品撐起國防科技工業“多半個天”(2004/12/27/ 10:51)
  • 國防白皮書:中國多種形式加強國防教育(2004/12/27/ 10:49)
  • 白皮書:制止“台獨”勢力是中國神聖職責(2004/12/27/ 10:48)
  • 國防白皮書:中國審慎對待軍品出口(2004/12/27/ 10:50)
  • 白皮書:我呼籲對無核武器國家提供安全保證(2004/12/27/ 10:45)
  • 白皮書:中國已建立防擴散出口控制法規體系(2004/12/27/ 10:46)
  • 國防白皮書:我主張共同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2004/12/27/ 10:43)
  • 國防白皮書: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2004/12/27/ 10:42)
  • 國防白皮書:數字與事實——中國的國防(2004/12/27/ 10:41)
  • 中國發表《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2004/12/27/ 10:13)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