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表《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7日 10:13)
《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全文)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表《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全面介紹中國的國防政策以及近兩年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發展。
這是中國自1995年以來第5次發表國防白皮書。白皮書全文約3萬字,包含安全形勢,國防政策,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産,兵役制度,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國防科技工業,軍隊與人民,國際安全合作,軍控、裁軍與防擴散等10個部分。
白皮書指出,中國在本世紀頭二十年的發展目標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發展的基點主要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上,不會妨礙和威脅任何人。中國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努力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國堅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防禦性的國防政策,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稱霸。
白皮書説,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建設一支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確保國防安全,是中國共産黨執政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堅持以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積極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
白皮書認為,和平與發展依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國際形勢發展的基本態勢保持總體穩定,但不確定、不穩定、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軍事因素對國際格局和國家安全的影響上升;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交織,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嚴重;産生恐怖主義的根源難以從根本上消除,反對恐怖主義將是國際社會的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亞太地區安全形勢基本穩定,但亞太地區安全形勢中的複雜因素也在增加。
白皮書指出,當前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形勢嚴峻。“台獨”分裂活動日益成為破壞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臺海兩岸及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美國繼續提升售臺武器的數量和質量,向台灣當局發出錯誤信號,不利於臺海局勢的穩定。
白皮書重申,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堅定不移地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並指出了中國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目標和任務,即制止分裂,促進統一,防備和抵抗侵略,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海洋權益;維護國家發展利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建立符合中國國情和適應世界軍事發展趨勢的現代化國防,提高信息化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的政治、經濟、文化權益,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保持正常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爭取較長時期的良好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
白皮書強調,制止“台獨”勢力分裂國家,是中國武裝力量的神聖職責。中國政府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只要台灣當局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停止“台獨”分裂活動,兩岸雙方隨時可以就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進行談判。
白皮書説,中國人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外來干涉,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向台灣出售武器或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軍事結盟,決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如果台灣當局鋌而走險,膽敢製造重大“台獨”事變,中國人民和武裝力量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徹底地粉碎“台獨”分裂圖謀。
白皮書詳細介紹了人民解放軍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情況。白皮書指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已經完成兩次大規模裁軍,共裁減軍隊員額150萬。2003年9月,中國政府決定,2005年前再裁減軍隊員額20萬,軍隊總規模將保持230萬人。人民解放軍在繼續重視陸軍建設的同時,加強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建設,提高奪取制海權、制空權以及戰略反擊能力,並把信息化作為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和戰略重點。人民解放軍還在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實施人才戰略工程、加強聯合訓練、深化後勤改革、創新政治工作和依法從嚴治軍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關於中國的國防經費問題,白皮書介紹説,中國政府依據國防法,貫徹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適應國防需求的變化,在國家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增長的基礎上,繼續適度增加國防費。2002年、2003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分別為105172.34、117251.94億元人民幣。2002年、2003年中國年度國防費分別為1707.78、1907.87億元人民幣,2004年中國年度國防費預算為2117.01億元人民幣。
白皮書指出,中國增加的國防費,主要用於提高軍隊人員工資待遇、進一步完善軍人社會保險制度、保障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加大軍隊人才建設投入和適度增加裝備經費等方面。
近兩年來,中國年度國防費佔同期國內生産總值和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基本持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絕大多數年份,中國國防費的增長率低於國家財政支出的增長率。中國國防費的絕對額長期低於一些西方大國,佔國內生産總值和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也相對較低。2003年,中國國防費僅相當於美國的5.69%、日本的56.78%、英國的37.07%、法國的75.94%。
白皮書全面介紹了中國實行的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以及中國堅持全民辦國防,著眼于發揮現代人民戰爭整體優勢,加強以綜合國力為基礎的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的有關情況。
白皮書指出,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的主要職責是保障軍事裝備的生産供應,滿足國防需要。同時,還承擔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任務。國防科技工業在確保完成軍事訂貨任務的同時,大力發展軍民兩用技術,積極參與國民經濟建設。促進核能及核應用技術、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民用船舶、民用爆破等軍工主導民品的發展與技術進步。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承擔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重大設備研製和技術攻關任務,促進國民經濟産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白皮書説,兩年來中國政府積極推進和平利用軍工技術發展民用産業,並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民用航天取得重大突破。1996年10月以來,41次航天發射均獲成功。2003年10月成功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將中國首名航天員送入太空。2004年1月正式啟動月球探測工程,計劃2007年底前實施繞月探測。
在談到中國軍隊與人民的關係時,白皮書指出,中國的國防是人民的國防,中國武裝力量屬於人民。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是中國武裝力量的重要職責。加強軍政軍民團結,是依靠人民建設國防和軍隊的重要政治基礎。
白皮書説,中國一直致力於推動各種形式的國際安全對話與合作。近年來,中國加強同有關國家在安全與防務領域的雙邊及多邊戰略磋商和對話,促進了相互信任、交流與協作;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奉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積極推動亞太地區安全對話合作機制的建設;高度重視與各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繼續加大參與國際反恐合作力度。
白皮書指出,中國一貫支持並積極參與符合《聯合國憲章》精神的維和行動。中國自1990年首次向聯合國維和行動派遣軍事觀察員以來,已先後向13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派出維和軍事人員3362人次。在過去十四年中,中國先後有6名維和軍事人員在執行任務中犧牲,數十人負傷。目前,中國有845名維和軍事人員在聯合國8個任務區執行維和任務。
此外,人民解放軍積極開展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軍事外交局面。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建立軍事關係,在100多個駐外使館設立武官處,有85個國家在中國設立武官處。兩年來,人民解放軍高級軍事代表團出訪60多個國家,有70多個國家130余批軍隊領導人來訪。
在軍控、裁軍與防擴散問題上,白皮書重申了中國政府的一貫主張,即國際社會應維護國際軍控、裁軍與防擴散條約體系,促進其普遍性,加強其有效性和權威性;堅持多邊主義,發揮多邊軍控、裁軍和防擴散條約機構的作用和影響;在現有國際法基礎上,努力通過政治、外交手段應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帶來的挑戰;採取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法,既要關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安全威脅,又不忽視産生這些問題的社會和經濟根源。
白皮書指出,中國重視防擴散問題,奉行不支持、不鼓勵、不幫助別國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政策,堅決反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積極參與國際社會解決有關防擴散問題的外交努力。中國已建立起一整套涵蓋核、生、化和導彈等各類敏感物項和技術的出口控制法規體系,中國的防擴散出口控制與國際通行做法基本一致。
白皮書説,當前推動國際軍控與裁軍進程的關鍵,是打破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的僵局。中國支持裁談會儘快就核裁軍、“禁止生産核武器用裂變材料條約”談判、無核武器國家安全保證、防止外空軍備競賽四大議題開展實質性工作。
白皮書指出,中國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中國始終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承諾無條件地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與任何國家進行核軍備競賽。
白皮書説,當前形勢下,對無核武器國家提供安全保證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趨突出,中國支持就該問題談判締結一項國際法律文書。中國是五個核武器國家中唯一承諾無條件地不對無核武器國家或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的國家。中國呼籲其他四個核武器國家做出同樣保證。
白皮書還詳盡介紹了中國履行國際軍控與裁軍義務、參與軍控領域的人道主義努力的情況。(記者 周效政)
責編: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