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參觀紅旗渠精神展:"青年洞"前話理想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07日 05:35)
人民日報消息:提起紅旗渠,不能不説青年洞。紅旗渠要從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懸崖絕壁上穿過,必須鑿通一條長達600多米的隧洞。堅硬如鋼的石英砂石,一錘下去,只能留下一個斑點。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被稱為紅旗渠咽喉工程的青年洞工程于1960年2月開始動工,當年10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濟困難,上級決定農民生産自救,總幹渠被迫停工。為早日將漳河水引入林縣,建渠幹部群眾提出“寧願苦戰,不願苦熬”,並挑選了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背著領導堅持繼續施工。當時每人每天只有六兩糧食,為了填飽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饑,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他們創造了“連環炮”、“瓦缸窯炮”等方法,使挖山日進度由0.3米提高到2.8米,終於在1961年7月15日將洞鑿通。因參加鑿洞的突擊隊是從全縣民工中抽調出來的優秀青年,故將此隧洞取名“青年洞”。
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紅旗渠精神展”上,來自各地的年輕人紛紛在“青年洞”前拍照留念。北京一家飯店的服務員崔衛峰利用國慶唯一的一天假期來看展覽。他説:“那一輩青年人艱苦奮鬥,為子孫創造了良好的生活條件,我們應當珍惜並更加努力工作!”
在紅旗渠修建工程中,不少年輕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10年裏,一共有81人倒在了工地上,他們可多數都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啊!”説起他們,原林縣縣委書記楊貴心情異常沉痛和惋惜。
林州人永遠記得這樣一個名字:紅旗渠總設計師吳祖太。吳祖太的母親病故時,他仍然在工地上。他身懷六甲的妻子料理完老人的後事,因捨己救人犧牲。沒過多久,王家莊隧洞工程發生塌方,這位當時少見的水利學校畢業生又獻出了自己年僅27歲的生命。
在吳祖太烈士的照片前,很多大學生都陷入了沉思。連日來,已經有6000多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各地高校的大學生前來參觀。“我已經報名到西部當志願服務者。年輕人應該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貢獻自己的知識和力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女學生張立偉堅定地説。
“藍天白雲做棉被,大地荒草當絨氈。高山為我放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當年紅旗渠青年人的豪邁與樂觀,深深感染了正當立志的大學生們。“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發揚自力更生、創新求實精神,用知識和智慧建設家鄉!”留言簿上,大學生們的激昂話語道出了當代中國青年的心聲。(記者 曲昌榮 劉維濤)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