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呼喚紅旗渠精神]從"戰太行"到"美太行"
——看林州人如何實現“精神變物質”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06日 08:47)

  人民日報消息:説起紅旗渠給林州帶來的變化,林州人會給你講這樣一句話:“60年代‘十萬大軍戰太行’,80年代‘十萬大軍出太行’,90年代‘十萬大軍富太行’。”“再加一句‘十萬大軍美太行’吧!”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紅旗渠精神展》上,欣賞著一條“人工天河”懸挂于重山絕壁間的林州美景,71歲的趙化老人喜不自禁。趙化是大型紀錄影片《紅旗渠》最早的拍攝者之一,從1960年開機,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對紅旗渠建設跟蹤拍攝了10年,趙化也見證了林州的巨變。“當年那裏可是‘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現在你看,滿眼都是綠!”“美太行”的資金來自於“出太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修建過紅旗渠的大批能工巧匠走出太行山,奔赴全國各地搞建築業,形成了“十萬大軍出太行”的強大陣容。現在林州人銀行存款餘額的70%來自建築業;農村剩餘勞動力的70%從事建築業;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來自於建築業。《紅旗渠精神展》開幕以來,每天都有近百名林州籍建築工人來這裡感受家鄉的榮耀。目前林州在北京的建築工人已經達到2萬多人。林州建築工程三公司總經理李林安1982年就來到北京,“修建紅旗渠給林州留下了大批能工巧匠和高超的建築技術,更重要的是父輩艱苦奮鬥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我們,使我們不敢有一絲懈怠!”林州建築人始終不忘紅旗渠精神。“每週的安全教育課上,我們都請當年修建過紅旗渠的老一輩給年輕人講紅旗渠精神。它可是我們的魂!”展廳中,林州建築工程三公司副總經理秦保義做起了林州建築的宣傳員,“北京亞運村、北京西站、國家圖書館、中國大劇院都有我們的工程。一説起是當年修紅旗渠地方出來的隊伍,人家就特別信任我們。我們要求員工,誰都不能砸了這塊牌子!”“飽了肚子,掙了票子,換了腦子,有了點子,走出了致富的新路子。”這“五子登科”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對林州建築業的形象概括。而建築業取得的成就只是林州發展的一個縮影。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2003年的林州,農民人均純收入2904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82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河南省各縣(市)第12位;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連續23年居河南省各縣(市)之首。“這就是我們常説的‘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吧!”林州籍的國家博物館退休職工張樹金面對家鄉的巨大變化感嘆不已。確實,從“戰太行”到“美太行”,林州人成功地實現了這種轉變。記者 曲昌榮 劉維濤

責編:楊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