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館那次放映標誌著電影的真正誕生;一年後英國人威廉 保羅開始拍攝電影;之後的阿爾佛來德 威斯特發展了喜劇的追逐片。英國電影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象雨後春筍,破土而出。但因為當時英國電影業始終停滯在手工業的階段,所以一旦當電影工業化以後,它就很快趨於沒落了。
布萊頓學派:在短短的那一段時期,布萊頓學派佔據了主導地位。“英國早期電影人非常注重對先進技術的追求,也非常關注社會問題,其中,布萊頓學派發展了電影拍攝的技巧和手法。史密斯很早就在外景拍攝中採用特技攝影,威廉遜在1900年最早運用了追逐場面,英國因此成為“追逐片”的創始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電影業十分艱難,而美國電影迅速崛起,他們利用“成批定貨”的商業手段控制了許多英國電影院,使得美國影片在英國上映影片中佔到了90%的比例。1925年英國只生産了23部電影,為了保護本國電影,1927年英國頒布“電影法”。
電影委員會主席保羅 豪森:“當時的‘電影法’規定英國的電影院必須上映5%的英國影片,同時規定最低年産量應達到50部。通過早期英國電影人的努力,英國電影出現了短暫繁榮,兩年後電影年産量達到了128部,而且返銷到了美國”。
1929年,懸念大師阿爾弗萊德 希區柯克導演了英國第一部有聲片《訛詐》,隨後亞歷山大 柯爾達導演的《亨利八世》不僅在本土獲得巨大成功,並且風行美國市場。1937年,英國影片産量達到225部,緊隨好萊塢,居世界第二位,英國電影進入了一個繁榮期。
記錄片學派:電影委員會主席保羅 豪森:“30年代英國的紀錄電影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第一個較大的紀錄電影流派。約翰 格裏爾遜1929年攝製的《飄網漁船》,是一部給英國銀幕帶來異國情調的紀錄片。該片的成功,使一些受過高等教育並且熱衷於電影的青年,以格裏爾遜為中心,組成一個團體,他們獲得英國政府部門和開明資本家的支持,拍出了《世界的呼聲》、《翻山越谷》、《錫蘭之歌》等優秀的紀錄片。紀錄片學派對英國電影的影響意義深遠”。
由於英、美兩國都講英語,好萊塢當然不會放過這塊唾手可得的大市場。從30年代開始,美國對英國電影有了大量的資金滲透,不少好萊塢大公司大舉進入英國電影界。英國製片廠設備精良、收費低廉,因此不少技術性強的美國影片都是在英國製作的,如後來大家熟悉的《星球大戰》、《超人》等。
松林製片廠首席執行官艾文 達利:“三十年代末開始有大量的好萊塢片商來英國拍片,很多片商用我們松林製片廠的設施。五十年代後好萊塢製片商來這裡的機會更多了,我們廠為電影拍攝提供多方面的幫助,從場景搭建到化粧到後期電腦的合成”。
美國人給英國帶來了大筆資金,同時也帶走了大批優秀的英國電影人才。懸念大師希區柯克二三十年代在英國就佳片迭出,40年代後禁不住美國的誘惑,移師好萊塢。英國著名導演大衛 裏恩,在拍攝了《孤星血淚》、《霧都孤兒》等片後,也為美國公司拍攝了《阿拉伯的勞倫斯》、《日瓦格醫生》等世界名片。《阿拉伯的勞倫斯》獲得第3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攝影等7項大獎,其中壯麗的沙漠景色令影迷們記憶猶新。儘管拍攝了不少美國影片,希區柯克和大衛 裏恩還是作為優秀的英國導演留名於世界電影史冊。
布拉德浮德電影節主席拖尼 伊索:“希區柯克拍了不少美國片,但是,你如果探究希區柯克電影的靈魂,你會發覺他從頭到腳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英國人。儘管他很多著名的電影都是在美國攝製的,而且其中有很多美國明星,但是如果細細品味的話,你才會發現,希區柯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英國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