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自然探索 >  探索隨筆  
在亞丁的日子
江南小鎮尋古探幽
夢尋香格里拉
風雪康藏路
夢遊長白山
敦煌走過百年
哀牢山的原始森林
西藏,我靈魂的故鄉!
我和"四姑娘"有個約會



    四姑娘山是一個讓人遐想的名字,但是,讓美麗的姑娘在赤熱中備受煎熬,卻並不是一幅太美的圖景。一直,在我的感覺中,四姑娘這個名字和它所處的環境似乎是不太協調的。
    
    6月中旬從成都出發時,30度的氣溫、悶熱的天氣使成都已有了盛夏的味道,而兩小時後車進臥龍幽谷,滿目蒼翠,涼風襲人,我們都不得不添加衣服。濃濃的綠意一直延續到四姑娘山,銀白的雪山、鮮艷的山花、綠的樹、清的水,6月的四姑娘山是如此的清爽宜人、生機勃勃,和我從地圖上得到的直覺大相徑庭。
    
    巴郎山
    
    過臥龍再往前就是巴郎山,山谷裏是茂盛的森林,到海拔約3500米的山腰,植被變成了高山草甸,山的表皮覆蓋著青草做的天然地毯,柔和起伏,連綿不斷,草坪間星星點點灑落著各色野花,給山坡裹上了一塊巨大的碎花絨布。雖然沒有大草原“天蒼蒼,野茫茫”的開闊氣勢,但山的線條變化起伏,有著美好的韻律,在這樣的地方坐坐或搞野餐,實在是不錯的選擇。
    
    巴朗山的雲海和杜鵑花很有名,我們過山的時候,下起了雨,但見山間雲遮霧繞,樹影朦朧如水墨,是和雲海不同的另一種意趣。而到了4000多米的埡口上面,居然6月飛雪,銀裝素裹,蒼茫世界,著實令我們驚嘆雀躍,看不見雲海也不遺憾了。
    
    7月是巴郎山杜鵑的盛花期,但我們卻也有幸看到幾株早放的杜鵑點綴在深山中,幽幽地美麗著。
    
    四姑娘山
    
    將至日隆,在距海子溝約2公里的地方,公路大轉彎,好似探出身去要張望什麼,這就是看四姑娘山位置最佳的地方,俗稱貓鼻梁。很多四姑娘山的漂亮照片都是從這個角度拍的:前景是鬱鬱蔥蔥的樹林、中景是柔和開闊的鍋莊坪、遠處是銀裝素裹、神秘妖嬈、亭亭玉立的四座雪峰,大自然把一切搭配得如此和諧。四姑娘主峰是四川僅次於貢嘎山的第二高峰,雪峰、森林、牧場、河流、藏家造就的景觀獨具歐洲風味,因此被譽為“東方的阿爾卑斯山”。四姑娘、三姑娘、二姑娘、大姑娘峰海拔分別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常年積雪。
    
    四姑娘的美名惹人遐想,聖潔美麗的四位姑娘捨身化山,擋山洪造福百姓,使災難變美景的傳説,讓人平添一份敬意。四姑娘山更是神奇莫測、冷艷孤傲的。據當地老鄉説,在四姑娘山下的大海子邊,千萬不能高聲喧嘩,如果聲音太大,會震動湖面氣流,下層熱氣流垂直上升到高空忽遇冷氣流,瞬間形成冰雹打下,讓人無處藏身。聽起來有點玄,但老鄉認真的口氣似乎又讓人不容懷疑,只可惜那幾天天氣不好,不能進去試一下。
    
    我們去的那幾天,日隆終日陰雨綿綿。空氣清新、萬物滋潤、涼爽通透,雲煙在山間飄遊,山有了靈氣和仙氣,適合演繹金庸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故事。也正因為如此,四姑娘山始終未能撩開它神密的面紗。不是我們運氣不好,據説很多人都有多次光顧而不得見四姑娘真容的經歷,似乎這也成了下一次再去的緣由。畢竟,總有人是會執著于美好的事物的,就象對真心相愛的姑娘一樣。
    
    三條溝
    
    都説去四姑娘山玩,實際上,除非專業的登山運動員,一般人是只能遙望四姑娘山的,更多的風光是在三條溝中。三條溝平行分佈,由東往西依次是海子溝、長坪溝、雙橋溝。
    
    因為溝內全程有公路,汽車可以長驅直入,雙橋溝是開發最成熟、人跡最多的一條溝。從溝口到野人峰34公里的路段內,分三段密布著眾多景點,下段楊柳橋的陰陽谷、白楊林帶、日月寶鏡山、五色山……中段攆魚壩的人參果坪、枯樹灘、沙棘林、尖山子、獵人峰、九架海……上段牛棚子的阿妣山、野人峰、牛棚子、長河壩、牛心山……雙橋溝內的奇峰林立,粗誑雄奇,但因隔著一條溝,看不見四姑娘山的身影。
    
    雖已破敗但卻崢嶸尤存的喇嘛廟、唐代千年古柏幽道、樹型優美的沙棘樹林、絕壁飛瀑、房舍獨特的藏族農家、原野上靜靜吃草的馬匹、挺拔雄偉的雪山、清澈的幹海子、奇形怪狀的枯樹灘……29公里長的長坪溝是三條溝中景觀最豐富多彩的一條,四姑娘山就坐落在溝內16公里處。公路只修到距溝口約3公里的喇嘛廟,往前只能騎馬或步行,但溝內有人家,玩得起興了也不要緊,可以住在溝裏。
    
    海子溝全長19公里,溝內無人居住,花海子、大海子、雙海子等十余個高山湖泊點綴在清靜的一條溝內,千層碧波,晶瑩閃爍。海子中有無鱗的遠古魚類遊弋、有高原黃鴨戲水、海子邊牛馬成群……一派秀麗怡人、寧靜美好的圖景。
    
    在長坪溝和海子溝之間鄰近公路的地方,有一個起伏和緩開闊、青草豐美的草坪,鍋莊坪。每年農曆5月初4(端午節前一天)是當地的轉山會,四方鄉鄰男女老少匯聚到這裡,祭祀山神、對歌、賽馬、圍鍋莊燃篝火起舞……是當地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
    
    騎馬、住帳篷、吃山野菜
    
    因為下雨,山路泥濘,當地老鄉又很淳樸,不必有挨宰的戒備,進長坪溝時,我們騎上了馬。
    
    騎馬對我是第一次,又是山路,心裏有點慌亂,牽馬的老鄉交給我竅門:兩腳夾住馬、蹬緊腳踏,手抓穩馬鞍,上坡時身子向前傾、下坡時身子朝後仰以取得平衡,慢慢就好了。果然,很快我覺出了騎馬的妙處:撫摩著馬頸上整齊修長的鬃毛,感受著馬結實的富有雕塑感的身軀,人隨馬的運動有規律地一起一伏,象回到了搖籃。偶爾馬蹄一滑,人一驚,也成了有趣的點綴,於是慢慢地放下緊張看風景。馬的路和人的路基本是分開的,馬路一梯一梯,馬長期在上面走,小臺階上就被踩出了一個個圓圓的小坑,雨後積滿了水,沿道梯級排列,形狀極象黃龍的鈣華池,只不過裏面裝的全是泥漿。人隨馬行于林中,有時伸手可及路邊的野花,婆娑樹影次第後退,千年古柏上的木羅蘇(音,又叫樹掛麵)隨風飄搖……剛才的緊張早已散盡,衝動之下直想從老鄉手裏要過韁繩,體會策馬揚鞭的痛快。
    
    入夏,山野開始蒼翠,萬物勃勃生長,正是採摘山野菜的大好時機,紅蕨苔、毛筆菜、灰灰菜、野芹菜、青杠菌……名目繁多,在藏族老鄉的烹調下,新鮮美味,可口可心。
    
    睡帳篷是又一種新奇的體驗。租來帳篷,挑個可以看見四姑娘山的空地,大家齊動手很快就搭好了;睡在篷裏,透過薄薄的墊子能感受到下面的大地,心中自然地有種很踏實很親近的感覺,想來這是因為睡在了大地母親的懷裏;下雨了,雨點打在帳篷上,那麼清晰那麼真實,好象撒在我身上,我正承受這雨露滋潤;漆黑寂靜的山谷裏狗在叫,河水在千年不變嘩嘩地響,我覺得自己不只是換了種方式睡覺,而是真正融入了自然。沒有了城市的喧囂雜念,放心睡去,睡夢中,四姑娘正款款撩起她神秘的面紗……(四川日報)

責編:盈盈 來源: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