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自然探索 >  探索隨筆  
夢遊長白山
敦煌走過百年
哀牢山的原始森林
西藏,我靈魂的故鄉!
風雪康藏路



    作者:黃勳敬
    
    
    一群漆黑的牦牛豁然出現在雪地裏,一頭頭仿佛雪中巨舟...
    一個牧民頭上披著毛氈,大雪翻飛中蹲在一頭牦牛旁邊辛勤地擠著牦牛奶...
    2000年12月。我踏上去康巴藏區的道路,這條路就是藏名的川藏公路。川藏公路上自從歌裏唱道高萬丈的二郎山打通隧道之後就平順得多了,但依然有海拔4200多米的折多山橫亙在途中,而且風急雪大,也算是入藏路上的一關。
    
    
    川藏路過了二郎山就開始進入藏區,這一區域叫做康巴地區,在過去是一個行省,由青海的一塊、四川的一塊、西藏的一塊共同組成。康巴藏人比較愛出門闖蕩,所以在各地也比較出名,康巴漢子都頭係紅穗子,高大而英武,是各地藏女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由於康巴藏人的出名,所以川藏線的前半段又叫康藏線,這折多山是康藏線上的第一險要。
    
    
    我們的車漸行漸高,突然幾片雪花落在車窗上,同車的夥伴立時激動地叫了起來,而我這走過陰晴多變的青藏路的人見怪不怪,好整似暇地説:"不奇怪,高原上就是這樣,等會説不定下雹子呢!"。同車的夥伴還是激動地難以自製,開始翻包倒箱地找相機、找鏡頭、找膠卷、找三角架、找濾色鏡。
    這個團是專門的攝影團,車裏別的沒有,相機最多,平均每個人有3台相機!只聽一片換鏡頭、上膠卷、拉角架的聲音此起彼落,眾人都象衝鋒前的戰士在最後檢查他們的武器。
    
    
    峰頂到啦!車還沒停穩眾人就拉開車門衝了出去,好大的雪啊!鵝毛般的雪片從天而落,撲簌簌地一會就蓋了個滿地雪白。連我這上次看過大雪的人都激動起來,因為雪花實在是太大了!上次在青藏路上的風雪雖猛,但主要是風大,雪都是橫掃的,而這次風不大雪片大,後來洗出來的照片裏雪花都在鏡頭前清清楚楚,讓人不能不為它們激動。
    
    
    隊長抖出攝影采風團的紅旗,大家一起聚在紅旗下照象,鮮紅的旗幟在皚皚的白雪裏是那麼醒目,那麼激動人心,大家仿佛覺得自己象當年的紅軍正頂進在雪山之中!
    抬頭看到山頂樹著塊醒目的大牌"折多山口4298米",有團員説:"要是爬到那塊牌頂可不就4300米了嗎?"引得大家一陣哄笑。是啊,對於沒上過高海拔的人來説每高一米都是一種象徵,我們都熱烈歡迎他爬一個給我們看看,不過狂風暴雪很快將他和我們一齊趕進了車裏。大家翻出一切能穿上的衣物,這個的腳上套上了三層襪子,那個把準備換洗的衣物都紮在脖子裏當圍巾。
    
    
    車隊繼續蠕動著前進起來,周圍的雪原越來越廣闊,一些雪松傲然地生長在風雪中,潔白的雪壓著青翠的松枝,讓人不得不感嘆生命的頑強。
    突然!一群漆黑的牦牛豁然出現在雪地裏,一頭頭仿佛雪中巨舟,有的安祥而寧靜地矗立在風雪中,有的緩緩地移動在沒膝的雪堆上,看起來大雪對它們沒有什麼影響,它們照樣嘴裏滿滿地嚼動著,長長的眼睫毛上落著一層白雪。我們驚訝地大叫起來,是野生的牦牛群嗎?為什麼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有這麼一大群牦牛呢?
    
    
    我們張大眼睛搜尋著,終於穿過大雪發現在牦牛群的後方不遠,一個牧人的帳篷幾乎被大雪埋沒!我們以為在這樣的大雪中牧人一定都躲在帳篷裏,但再一細看,竟然發現正有一個牧民頭上披著毛氈,蹲在一頭牦牛旁邊辛勤地擠著牦牛奶。
    牧民的生活真是艱苦啊!這時我們才體會到什麼叫風餐露宿,我們在車裏已一個個凍得發抖,而他們還冒著雪在外面幹活!車隊又停了下來,眾人又扛起相機、角架衝進風雪中,這次不再有人叫冷,不再有人叫腳襪都浸濕了。他們到牧人的帳篷去參觀,二個很小的孩子就這樣躺在敞著口的帳篷裏,他們的父母都在外面頂著雪幹活,但臉上依然挂著滿足的笑容。
    
    
    對於他們來説,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有自己的牛羊,可以到自己中意的地方放牧,每年能積累一些酥油供奉進廟裏,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不管是風雪還是嚴寒,對於他們都有如等閒,他們都會微笑面對,心中依然感謝著神佛賜給他們的幸福。
    我們的車隊頂著風雪繼續上路了,回頭看著雪中帳篷越來越遠,牦牛群漸漸化為一片小黑點,我在心裏默默地祝福他們,在這風雪康藏路上,這勤勞的一家人,願他們的心永遠那麼寧靜、安祥、幸福。
    
    摘自《中國旅遊報》
    

責編:王卉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