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風禮儀俗  
黎族歌舞"跳竹竿"
漢族的産育習俗
雲南奇聞異趣十八怪
同姓不婚
歷代所崇尚的早婚之俗
漢族婚姻風俗-回門
男女授受不親
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廟會

    亦稱“廟市”。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也是我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內及其附近,故名。流行于全國廣大地區。古代,“日中為市”,進行集市貿易。至南北朝時,統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廟,菩薩誕辰、佛像開光之類盛會乃應運而生,商販為供應遊人信徒,百貨雲集,遂成廟市。北宋時開封大相國寺廟會極有名,女詞人李清照曾與其夫趙明誠相偕至廟會。北京在明代以城西(西單西)都城隍廟規模最大,不僅吃穿用商品無所不有,且有珍奇異寶,連外國客商也來買賣。清代為廣安門內的報國寺廟會所取代。雍正時,東西牌樓附近的隆福寺,西四牌樓附近的護國寺,又形成兩處廟會。其他廟會也多,所經營各具特點,有的定期每月數次開市,有的每年僅一二次,時間長短與規模大小,各不相同,有純粹進行商業活動者。市上有坐商、行商及流動小販,設攤位者須向寺廟交納租金,白天開市,不做夜市生意。與買賣相應的,則有文化娛樂表演。古代有俗講、變文、説話等,近代有單弦、相聲、琴書、大鼓、快板書、魔術、雜技等,不少文學,曲藝的形成,皆與廟會有關。其活動直至四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後,往往作為傳統的民俗文化活動,重新開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