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裏茲灣為什麼要集中調查?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29日 10:58)
普裏茲灣是我國進行南大洋海洋科學考察的一個重點海洋環境研究海域。每年的南極科學考察都在普裏茲灣布設有限固定斷面和站位,進行海洋環境綜合調查,每年的考察隊員都是來自國內10幾個海洋科研、教育等單位,有物理海洋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化學、生物地球化學、海冰動力學和海洋漁業資源等多學科隊員組成,隊員都是單位科研、技術骨幹力量,有着豐富的海上考察經驗和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根據“十五”期間的南大洋海洋科學考察擬以貫徹集中一個重點海域、布設有限固定斷面和站位、年年復測和逐步加強走航觀測的科學原則,選擇我國已有多年工作基礎的普裏茲灣及其以北海區為重點海域,並根據新項目的需求,適度加強埃默裏冰架外緣的海洋學觀測和向北延伸到南緯35 ,以便把研究領域擴展到南極中層水和亞南極型水對全球變化的貢獻上來。
普裏茲灣是南極大陸印度洋扇形區中最大的海灣,是除了威德爾海和羅斯海之外的南極大陸的第三大海灣。它地處世界最大的蘭伯特冰川所佔據的地塹末端的冰川入海處,形成了廣闊的埃默裏冰架。
南極底層水(AABW)的形成和運動是世界大洋深部到底部換氣過程中的最重要的因素.正在進行中的“世界大洋環流計劃”(WOCE)已在50 N的大洋深部發現了AABW的蹤跡。從而AABW是決定世界大洋深層和深淵水體性質的主要水團. 研究南大洋底層水的分佈對研究極地海洋學和全球變化至少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意義:(1)與地球北極的北冰洋相比,南極大陸具有大陸性的冰原氣候特徵,在漫長的極夜裏,南極大陸的氣溫更為低下,因此南大洋對發生在南極大陸最寒冷事件的“記憶”,也是海洋對全球最寒冷事件的“記憶”。(2)在東西方向暢通無阻的南大洋底層的某一源地形成的底層水,可通過繞極流(ACC)的輸運廣泛分佈於南大洋的底層。(3)廣泛分佈於南大洋底層的低溫、高鹽、高密度水團借助於深海的經向環流,實現與中、低緯度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水交換,因此構成了調節全球海洋溫度的冷源,這一點對抑制全球變暖趨勢更具重要意義。(4)在上述三大洋域,南極深層水和底層水的分佈和運動是診斷全球變化的可靠依據,為研究極地海洋對全球海洋和氣候變化的作用提供了物理海洋學的客觀背景。
形成和外輸AABW的最大源區是威德爾海.另一個重要源區是羅斯海,但其沿大陸坡的外輸量比威德爾海小得多近期又發現,威爾克斯-阿德雷地地外海138 E~158 E是一個巨大的AABW形成區,顯示東南印度洋對於AABW的貢獻比過去人們預料的要大得多。
普裏茲灣也可能是南極底層水的生産區。普裏茲灣具有高密度陸架水,變性南極繞極深層水從73 E附近涌入了陸架區,且有較大規模的埃默裏冰架水,具備了生成南極底層水的必要條件。然而,至今的南極夏季觀測尚未在普裏茲灣陸坡區捕捉到高密度和高含氧量的下沉水羽,因此尚無從確認普裏茲灣是否是南極底層水的生成區。為此,對普裏茲灣海域長期的陸架、陸坡區和深海洋區直達海底的海洋學觀測,都具有重要意義。
(內容提供:中央電視臺 胡威)
責編:何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