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極地天險 中國第十九次南極科考隊領隊魏文良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0日 15:09)
1987年年底,魏文良作為極地號船長首次隨中國第五次南極科考隊遠征南極,當時他們肩負著一項重要使命:在南極建立我國第一個永久性科學考察站——中山站,正當極地號接近極地圈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魏文良:這時候是1988年的1月14日,當拋錨後,我到前船首去檢查錨是否抓牢的情況,在我的船的左手方向的冰蓋上發生特大冰崩,這個時候大量的冰山往下從冰蓋上塌落下來,擠壓整個浮冰。在發生冰崩的時候就像原子彈爆炸,一股蘑菇雲上去。我發現之後,迅速從前甲板的船首跑到指揮台下達口令,馬上備航,各級幹部迅速進入崗位啟動主機,把我剛拋下的錨又趕快絞上來。主機啟動是為了減輕冰山對船的壓迫,在冰山大量擠壓的時候我船隻往後撤,當冰山不動我再往上頂。這一個狹小的空間裏頭使船能有一個前後移動,減輕浮冰對船舶的壓力,等浮冰冰山塌落停止的時候,船就擠壓到那裏去了,擠壓到那兒後,我就在那裏呆了7天。
這是當時從飛機上拍攝到的畫面,極地號被卡在冰縫中,進退兩難。
魏文良:當時如果不及時突圍的話,還要繼續擠壓在那裏頭。因為這個冰山是往返運動的,那麼今年由於潮汐和風向的原因,可能往下游移動一點。那麼漲潮或者風向一變又往回擠壓,那麼這個擠壓如果不及時出來,可能我船就被封在裏頭出不來了。這六天六夜我基本沒有上床睡覺,往往我的公務員吃完飯,送飯給我吃完後,我坐在房間凳上閉一會兒眼就完。這六七天我沒有脫過衣服上床,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現場。
到了第七天情況終於有了變化,好幾天紋絲不動的冰山意外地出現了移動。
魏文良:當我發現冰山移動以後有所變動,我就乘直升飛機在上空偵察出來的路線,發現兩個冰山之間有一段空隙,這時候我就決定,在這兩個冰山之間,船從兩邊擠出去。
1月21日被困七天的極地號終於得以逃生,船上113名科考隊員、3000噸建站物資安然無恙。當魏文良指揮著極地號向目的地行進時,他沒有想到,一場更大的考驗在等待著他。在穿越南緯四十五度至六十度的西風帶時,極地號遇到了特大氣旋,海面上的風速達到每秒38米。38米每秒的大風風速就是相當於12級颱風,那麼38米每秒,就是完全大於2級颱風以上的風,又是在寬闊的洋面上,形成的涌浪竟達20多米。
這是隨隊攝影師冒著生命危險拍到的畫面,魏文良事後回憶説,他航海三十多年從來沒見到這麼大的風浪。
魏文良:第二天的下午4點鐘,我們有個二管輪住在二層,接近後甲板那塊,在舷窗上看到纜繩被打到海裏去了,纜繩一旦纏到槳上後,應當説船毀人亡是隨時都可能發生,因此把纜繩拖上來這是首要任務。當時我下達口令後,請我們的政委、大副組織有關水手,想盡一切辦法把纜繩拖回來。當我廣播口令下達,好多隊員也參與,包括有些記者也參與到拖纜繩去了。實際當時拖纜繩已經是都二三十個人,所以纜繩72直徑這麼粗的大纜繩,大家有的人還沒等使勁拽,人都給你拖跑了。都是這麼一個惡劣環境,所以這種惡劣環境大家心特別齊。
據後來有的隊員回憶,當時大家的心情都非常緊張,許多暈船的人這時也不暈了,而作為船長,魏文良也經受著從未有過的嚴峻考驗。
魏文良:我作為船長,近三天在指揮臺,沒有下指揮臺,一個船長他是一個船舶管理的關鍵性人物,他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著每一個人的情緒。所以我作為船長,不論碰到多麼危險的事情,我知道我所處的位置對大家的影響程度。所以哪怕我心裏再膽寒,但是在我的形象上也表現出自如,給大家一種信心的感覺。
在魏文良鎮定自若的指揮下,極地號在一次闖過難關,如期到達目的地。經過近一個月的奮戰,中國第五次南極科考隊終於在南極圈內建成了第一個永久性科學考察站——中山站。
魏文良:中國第五次南極考察建立中山站,我們確實是曆盡艱辛,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下,113名考察隊員能把中山站在短時間建立起來,把五星紅旗升起來,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那種環境下,我們從總領隊,我們總領隊是一個將軍,從總領隊到普通一個水手大家都落下了激動的淚,因為它標誌著我們中華民族在南極大陸有了立腳之地。
(內容來源:《東方時空 東方之子》)
責編:何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