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關於皮影的記憶之一:一位老人與他的皮影網站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8日 10:36
■一位老大爺在來信中説:看到網上的皮影戲,讓我一下子回想起了我快樂的童年
■一部分人眼裏:潘家一定是錢多得沒處花
■潘鐵力:就像解剖一隻麻雀,解決了皮影的難題,其他民間藝術的出路就有了
老潘手中一寶:變臉皮影
為挽救徘徊在生死存亡邊緣的皮影,他傾盡全力,深入異鄉蒐集皮影的珍貴資料。至今,潘鐵力共收集各地從明末清初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具有代表性的皮影樣本達千余件,書籍十余冊,影像、錄音資料幾十套,對研究我國皮影藝術提供了翔實的資料。他的皮影網站建立一年來成為網民關注的新風景。
4月6日,清明剛過,柳色滿城。
東城區鼓樓東大街。上午的陽光,越過高高的鼓樓,停在潘鐵力家並不寬敞的小院裏。這是遠離喧囂之外的衚同深處,破舊門扉上赫然入目的古老皮影畫像,愈發讓人恍若踏進時光的隧道。
年逾六十的民間皮影研究者潘鐵力與老伴彭蘭珍,在忙完早晨的家務事之後,安詳地坐在陽光下,享受著暮春難得的閒暇時光。
而在此前的兩天裏,為了給皮影的出路尋求資金支持,夫婦遠走江蘇,在經過一番旅途勞頓、顛沛之苦卻未果的情況下,他們只好等待著下次機會的到來。一部分人認為潘“有毛病,瞎擺弄”,而在另一些人眼裏“這家一定是錢多得沒處花”。
環顧潘鐵力的家,除了四壁上挂著的一些或憨態可掬或粗獷樸實的皮影人物,吸引人的眼球外,就別無什物,冰箱、洗衣機都“老得掉了牙”。
其實相對於人們的不解,皮影網站本身資金的匱乏以及皮影日趨低迷的頹勢更讓潘勞心,“現在連維持網站正常運行的費用都捉襟見肘了,更別提還想為拯救皮影做點事了。”潘這樣説。
童年結緣皮影戲
從小就喜歡看雪白幕布上的小人翻跟鬥,站著看,一站就是一天
剛從化學教師崗位退下來的潘鐵力,從小就對皮影有著近似癡迷的熱愛。皮影戲《武松打虎》,是他最先接觸的一部,“那時候感覺有意思極了,隨著鏗鏗鏘鏘的鼓鑼聲,雪白的幕布上就有幾個小人翻著跟頭,拳來腳往地打成一團,更有趣的是武松沒有把虎打死,反而被那老虎咬了一口,一堆小孩都跟著笑。”潘鐵力説。自那之後,小小的皮影館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場,“像著魔似的,一心想著要去看,站著看,一站就是一天!”
潘至今對童年時看過的皮影還記憶猶新,“像《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封神榜》、《三英戰呂布》等這些皮影戲中的情節,我都記得,有時像電影一樣在大腦中閃回。”
後來,“光看還不過癮,自己就搗鼓著做,牛皮是沒有的,就用硬紙殼代替,像武松、孫悟空、豬八戒、哪吒等這些人物都做得出來,”潘説:“基礎好,跟教美術的父親學過畫。”
那時候,潘不僅自己學著製作皮影、表演皮影,還開始收集所有與皮影有關的諸如火花、張貼畫之類的東西。至今保存在潘家中的七枚惟妙惟肖的古典皮影畫像,就是潘在這一時期收集的。
讓潘鐵力始料不及的是,從接觸皮影那一刻起,自己與皮影一打竟是一輩子的交道。
遍尋皮影走風雨路
為了找一個叫廉振華的老藝人,他們坐著三輪車一找就是好幾天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皮影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以獨特的人物造型、優美的唱腔、簡約的舞臺設計、精彩動人的表演等豐富的藝術元素,一路從遠古流傳到今天。
面對皮影日漸低迷的現實,潘鐵力曾在一段時間裏特別痛苦、壓抑,回想童年時期皮影的繁盛,潘只好暗自心痛。更讓潘鐵力焦慮的是,隨著民間大批老皮影藝人的相繼離世,皮影藝人又後繼乏人,如果任這些珍貴的皮影藝術湮沒於民間,那損失的將不只是皮影本身。無奈之中,潘鐵力走上了拯救皮影的“新長征之路”。
其實,潘鐵力心中比誰都明白,僅靠個人力量無異於杯水車薪,“可這事總得有人去做呀,盡最大努力,能做啥樣是啥樣了。”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潘鐵力利用學校寒、暑假的機會,先後深入河北、陜西、山西、東北、江浙等地調查各個區域不同流派皮影戲的特徵與風格,真實詳盡地記錄了各地老皮影藝人的生存狀態以及他們手下鮮活的皮影人物。特別是在他退休後的近兩年,在老伴的支持下,潘添置了錄音、攝像等高科技設備,這使他們蒐集珍貴的第一手皮影資料成為可能。
人們一看到老兩口全副武裝地出門了,就會在私下説“瞧,這兩口多快活,又出去旅遊了”。這些説不清是嘲諷還是羨慕的話語,總令老兩口哭笑不得。
事實上,潘家夫婦為蒐集皮影的材料吃盡了苦頭。皮影藝人大多在偏遠的鄉下,尋找他們頗費週折,風餐露宿不説,還要冒著被部分保守藝人驅趕的境遇。“其實這些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尋找民間藝人的艱難,地方那麼大,人又那麼多,你到哪找去呀?”潘這樣説,“然而還是要找呀,四處打聽,碰運氣,有時一找一串,有時一無所獲。”
潘曾記得,那年為尋找山西侯馬的一位叫廉振華的老藝人,夫婦冒雨在鄉鎮上找了好幾天,好不容易找到了個叫廉振華的人,一問卻不是,繼續找,乘坐的破三輪車,一路上把他們顛簸的渾身差點散了架,等找到要找的廉振華後,卻被告知廉不在家,失望、疲勞一下子像潮水般將他們淹沒。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至今,潘鐵力共蒐集各地早到明末清初晚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具有代表性的皮影樣本達千余件,書籍十余冊,影像、錄音資料幾十套,對研究皮影藝術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建皮影網全家上陣
潘專職文字整理,兒子負責網頁的製作傳輸,愛人則供應後勤並打下手
中國皮影網的出現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潘鐵力認為,皮影之所以走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人們對皮影戲的不了解,有的人根本就不知皮影為何物,而自己千辛萬苦蒐集皮影資料的目的,也正是讓更多的人認識從而走近皮影。
2001年6月,潘鐵力從教師崗位上退下來,“想到網絡傳播的快速與便捷,並具有圖文並茂的可視性,而且兒子又是搞軟體開發的,於是就決定建立皮影網站。”潘介紹説,事情辦得出奇的順利,2001年6月決定,8月就註冊,2002年開通。
在這個域名為http//www.chineseshadow.com的網站上,共設有中國皮影藝術、皮影博物館、皮影窗、皮影戲園、玩皮影、交流中心等八個網頁,具體介紹了中國皮影的發展現狀及歷史淵源,展示了皮影這一古老民間藝術的魅力。在玩皮影的網頁中,潘鐵力詳細給網友們介紹了皮影的表演、製作方式,並定期開設皮影裝飾及收藏的系列講座;網友點擊皮影戲園,就可以看到諸如民間愛情故事《兩山情》、童話寓言故事《龜與鶴》、歷史傳説《五峰會》以及古典名著《昭君出塞》、《白蛇傳》此類的皮影戲;正在建設中的皮影遊戲,則設計了皮影接拼、人物打鬥等遊戲。
此外,為大專院校的民間藝術課程舉辦皮影藝術講座並示範表演;承接室內皮影藝術裝飾、皮影藝術題材的大型建築裝飾等項目的設計。
潘鐵力説,為建好這個網站,他們真是“全家皆兵”。潘專職皮影文字材料的整理、分類,兒子負責網頁的製作、傳輸,愛人則供應後勤並打下手。“常常開夜車,有時淩晨三點才上床,看兒子操作電腦時間一長,我都學會了,一些簡單的網頁我都會做。”老伴彭蘭珍説。
“中國皮影網?”有的網友知道這一消息後禁不住問。“畢竟是個新鮮事物,開通不多久就有人來訪,現在人越來越多了,最多時一個月有兩三千人次的點擊率。”潘鐵力説。
與此同時,反饋的信息也多起來了,有一些網友給網站建設提出了中肯的建議;中央財經大學還在去年10月邀請潘前去開設講座;而一位老大爺在來信中説:看到網上的皮影戲,讓我一下子回想起了我快樂的童年。
給皮影“涂”上綠色
把學校作為推廣皮影的窗口,教會同學們玩皮影、做皮影
在潘鐵力看來,包括皮影在內的一些民間藝術,要想讓它們走出目前的窘境,除了藝術本身急需創新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商業運行機制,將它們徹底推向市場。“民間藝術不能在讓它們再民間了,面對大眾才是出路。”潘鐵力説。
發明過幾項專利的潘鐵力有自己的想法,“僅靠網站傳播並達不到拯救皮影的目的,重要的是要讓皮影以更多更好的形式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裏。”除了打算組織各地優秀的皮影劇團進京商業演出外,自己還想成立一個皮影劇團,深入到學校、工廠、機關去表演。
不僅如此,潘結合皮影戲總結出了玩皮影的十大樂趣,並首次給其下了個綠色娛樂的定義。他想把學校作為推廣皮影的窗口,不光是到學校演出,還要教會同學們玩皮影遊戲、做皮影,從而在全民中普及。他還想圍繞皮影開發出一些附屬公益産品,與皮影製作商合作,設計套裝皮影禮品,開設皮影在線訂購服務,出版皮影書籍等。
“只是想摸索著這麼做,能不能成功就很難説。這就像解剖一隻麻雀,解決了皮影的難題,事關其他民間藝術的出路就有了。”潘鐵力説。
然而,這事説起來的確精彩,可實際操作起來就難壞了潘老。“關鍵是資金的失缺造成的瓶頸,這幾年外出蒐集資料,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現在僅靠我們的退休金,連維持網站的正常運行都很難,更不用説各項項目上馬所需要的啟動資金了。”
“但我們不會放棄,總會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與我們形成合力,到那時,中國皮影戲的春天就不遠了!”潘鐵力話鋒一轉。 卜昌偉/文 來源:北京娛樂信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