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戲劇和電影是兩種“勢不兩立”的藝術,記得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就有學者在關於電影的本體大論爭中,提出了“電影要與戲劇離婚”的主張。的確,話劇是演員現場表演的戲劇藝術,電影則是時空蒙太奇高度自由的綜合藝術,二者怎會輕易就這麼結合起來呢?
“雙演”模式的創新
無獨有偶,中國國家話劇院傾力打造的首部文獻話劇《抗戰中的文藝》採用的是獨特的“戲劇+影像”表現形式,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傳統印象中的戲劇常規。以往的戲劇都是演員在舞臺上賣力演出,這次卻又加入了如同電影的影像,這種混搭融合難道不會喧賓奪主嗎?在看這部話劇之前,其實心裏多多少少也是有些打鼓的。
在認真了解到該劇堪稱豪華的主創演員陣容之後,首先在心裏給自己打了一針強心劑:《抗戰中的文藝》由秧禾之文工作社編劇,導演田沁鑫,作曲葉小綱,視覺總監費俊,舞美設計王琛,燈光設計王琦,多媒體設計胡天驥,造型設計陳敏正,音效設計王丹戎,影像導演宋成等。演員陣容集結了數十位國家話劇院優秀的中青年明星演員,如大眾耳熟能詳的田雨、李光潔、關曉彤等。
可以説在主創和演員的層面率先實現了“國家隊”級別的陣容配置。畢竟,國慶節能在戲劇舞臺上看到明星演員的現場表演,也稱得上是樂事一件呀。
文藝青年想看的話劇舞臺是這樣的
看了《抗戰中的文藝》才知道,原來1931-1945年這段歷史時期既是艱苦卓絕的抗戰十四年,同時也是中國文藝在各領域各方面發光發熱的時代。左翼作家聯盟、戲劇家聯盟、電影運動……一大批中國文藝界的先驅人物以一系列優秀的文藝作品喚醒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意識,其文藝精神影響至今,仍在散發著無窮魅力。
安娥作詞任光作曲的《漁光曲》讓我們感受到了那個年代的人性之善和詩意之美;魯迅擲地有聲的雜文也讓人真正體會到了他願讓中國青年擺脫冷氣的願望與決心;作為作家蕭紅的資深粉絲,尤其是一個文藝女青年,能夠在話劇的舞臺上聽到“蕭紅,女,23 歲,作家”這種仿若時光穿越的介紹,內心是激動欣喜的,尤其還能聽到那些熟悉的句子,比如“太陽出來了,又走進朝霞去。野旬上的花花草草,在飄送著秋天零落淒迷的香氣。霧氣像雲煙一樣蒙蔽了野花、小河、草屋,蒙蔽了一切聲息,蒙蔽了遠近的山崗。”
這場話劇,于文藝青年而言,堪稱是一場難得的盛宴。也只有作為現場觀眾,才能真正體會到這份感動與驚喜的心情。
給你三個看《抗戰中的文藝》的理由
對我來説《抗戰中的文藝》最值得一看的獨特亮點,莫過於它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話劇形式,首次嘗試將影像裝置藝術和戲劇表演藝術進行有機結合,同時在銀幕上和舞臺上,再現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田漢、夏衍、歐陽予倩、洪深、聶耳、冼星海、丁玲、張瑞芳、舒繡文、白楊、秦怡等文藝名家的抗戰力量與文藝精神,以編年體的敘事形式和群像式的人物刻畫,以文藝家視角講述抗戰中的崢嶸歲月,演員不僅扮演歷史上的文化名人,也兼任歌隊隊員的群像角色,配合沉浸感十足的舞美和音效,簡直如同穿越回到了抗戰年代。
正如劇中夏衍評價聶耳所説:“相信個人的天才,更相信集體的力量。”無論在劇中還是劇外,這句話都同樣適用。在劇中,茅盾“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戰爭!”和夏衍“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慘無人道的屠殺”伴隨著眾歌隊嘹亮激憤的高聲疾呼,讓我們看到中國民眾在反日反帝鬥爭中團結起來所發揮的巨大強力;在劇外,正是在以導演田沁鑫為代表的主創演員陣容的日夜排練與傾情奉獻,才使得首部文獻話劇《抗戰中的文藝》得以成為可能。
更為難得的是,《抗戰中的文藝》不僅在內容上飽含著匠心與激情,並且在傳播形式上依託先進互聯網技術和全媒體傳播平臺,與央視網共同探索並建設“中國戲劇現場”雲演播平臺,將於11月全網線上演播。以科技力量賦能經典,讓傳統藝術迸發生機。
《抗戰中的文藝》將於10月1日——10月7日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亮相。國家隊陣容+高質量創作+史詩化講述,給你三個國慶假期去看《抗戰中的文藝》的理由。當然,如果要壓縮成三個字,那就是:它值得!
(作者:娛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