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焦點訪談》 20250105 促就業 夯實民生之本
來源 : 央視網 2025-01-05 20:02 內容簡介 關注
《焦點訪談》 20250105 促就業 夯實民生之本
簡介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5年01月05日 20:02
  • 視頻簡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2024年1—11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198萬人,平均調查失業率5.1%,就業局勢保持整體穩定。(《焦點訪談》 20250105 促就業 夯實民生之本)
  • 欄目信息
播放列表 更多 >
往期查詢>
精彩看點 更多 >
往期節目 更多 >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關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2024年1—11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198萬人,平均調查失業率5.1%,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這一局面可以説是來之不易。

2025年元旦這一天,浙江溫州的星海街道舉行了新年首場新春招聘關愛幫扶活動,幫助企業提供精準招聘服務和政策支持,同時為廣大企業員工“留在溫州過年”提供保障。來自河南的葉正強是一名高級焊工,眼下他最關心的是如何儘快提升為技師。

當天的活動現場總共提供了來自溫州市60多家企業的3000多個就業崗位,吸引了5000多名求職者,達成初步意向的有290余人。

浙江溫州市就業創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張萍萍:“為了援企穩崗,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對於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開展穩崗返還,延續實施階段性失業保險費率降低。”

就業是民生之基。2024年,我國開展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促就業活動。2024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其中就提出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就業促進協調聯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運東來:“隨著就業優先戰略深入實施,我國就業規模顯著擴大,就業結構不斷優化,重點群體就業平穩,就業質量穩步提升,為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據統計,2024年1至11月,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7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48萬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繼續增加,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3296萬人。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戰略規劃研究室副主任關博:“從就業結構來看,一方面城鎮就業在整個就業總人群中,就業群體中佔比不斷提高,同時三次産業結構帶動整個一、二、三産的就業結構也不斷優化,整個就業結構持續向好。”

為了實現總體穩定的就業局勢,我國堅持並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把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積極推動就業政策與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協同發力,提高發展就業帶動力。

運東來:“不斷豐富完善就業優先政策,通過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穩崗擴崗貸款等政策鼓勵企業更多吸納就業;通過失業保險穩崗返還、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崗位;通過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安置,兜牢困難人員就業底線。”

2024年前三季度,國家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為企業減少成本1309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204億元,惠及職工5605萬人。2024年,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667億元,支持地方落實各項就業補貼政策。

關博:“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穩崗政策,確保了就業整體形勢平穩,無論是對企業進行一定的社保費用減免,還是向小微企業發放穩崗補助,包括對一些重點群體予以社保補貼,都積極地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拓展整個穩就業的基本大盤。”

在北京市延慶區無人機技能培訓學校的這塊空地上,十幾名新學員正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無人機室外模擬訓練。趙啟旋現在是一名無人機培訓講師。而幾個月前,正在找工作的她還對無人機一無所知。

北京市某技能培訓延慶學校講師趙啟旋:“我當時正在找工作,看到一條關於無人機的培訓(消息),這個培訓是帶崗培訓,這次培訓是免費的,對我非常有吸引力。”

帶崗培訓是指根據企業招聘工作崗位需求開展針對性培訓,並在培訓中組織學員參加企業現場面試的培訓方式。作為國內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北京延慶目前已經集聚了100多家無人機企業,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但也面臨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這樣的培訓方式不僅為求職者爭取到了就業機會,還緩解了相關企業的用工短缺。目前在延慶,已經有470多人通過無人機免費培訓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新職業帶來就業新的增長點。2024年7月底,我國發佈了19個新職業和28個新工種,相關從業者獲得認可,這19個新職業半數以上與新質生産力密切相關。像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師、雲網智慧運維員、生成式人工智慧系統應用員等新鮮出爐的職業,為人們就業提供了更新的方向。

關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其實是全方位的政策綜合發力,在生産端培育新質生産力、優化生産力佈局的過程中,創造更多更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同時也為勞動者在供需匹配方面創造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目前,全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達8400萬人。先進製造業、銀發經濟等吸納就業的專項行動,成為就業的新增長點。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勞動力大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始終是我國發展的一大優勢,但同時也存在供需不匹配這一結構性矛盾,也就是“有活沒人幹”和“有人沒活幹”這兩種現象同時存在。

運東來:“下一步,我們將以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線,從破解‘有活沒人幹’入手,解決‘有人沒活幹’的問題,推動技能人才提質擴量優結構,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明確培養方向上下功夫,加快建立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機制,及時編制併發布急需、緊缺職業目錄,動態調整技工院校專業結構,推進技工教育高質量特色發展。”

有了金剛鑽,不愁瓷器活。在2024年9月舉行的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上,22歲的張宇鵬獲得本屆大賽珠寶加工項目的冠軍,這次奪冠也讓中國在這個項目上實現金牌的突破。中國選手連續四屆獲得世界技能大賽金牌榜第一的好成績。通過技工教育,一大批像張宇鵬這樣的“00後”憑技能順利就業;不少待就業人員通過積極參加培訓也重回職場,迎來事業“第二春”。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在我國正逐漸建立起來。

重點群體就業關係民生福祉、社會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完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

運東來:“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堅持崗位開發和政策激勵並重,能力提升和服務優化並行,更好支持就業成才,支持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吸納就業,積極穩定公共部門崗位,拓寬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成才渠道,不間斷舉辦‘百日千萬招聘’、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金秋招聘月等活動,促進人崗高效匹配。”

除了高校畢業生,目前全國農民工近3億人,其中,外出務工農民工1.9億人左右。打造更多勞務品牌是助力農民工實現技能就業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的一個家政培訓場地內,40多名護工正在進行嬰兒護理、病人臨床護理等培訓。這幾年,像這樣的免費培訓這裡每週都會舉辦,包含居家保潔、養老陪護、母嬰護理等內容,“互助家政”已經成為了當地的勞務品牌。

目前,全國已經形成2300多個具有特色的勞務品牌,為實現農民就業增收、推進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以及脫貧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相關部門強化優先就業幫扶,讓他們穩穩就業,基本生活有保障。

這些天,江蘇南京的外賣騎手戚建忠格外忙碌,一年多以前,他在送餐途中不慎摔倒受傷。在所在平臺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戚建忠用手機申報了職業傷害保障賠償,並拿到了賠償金。戚建忠兼職當騎手已有6年時間,緊張的奔忙中難免有磕碰,特別是惡劣天氣時,家人總會擔心。而職業傷害保障政策的出臺給他和家人都吃了顆“定心丸”。

自2022年7月起,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在北京、上海、江蘇等7省市的7家平臺企業開展試點。截至2024年底,已有上千萬人被納入保障範圍,這讓千萬戚建忠這樣的靈活就業人員找到了“安全感”。

近年來,我國通過健全勞動法律法規,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讓法律和制度為勞動者權益保駕護航,努力讓廣大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

就業是家事,更是國事。從傳統産業到新興産業,從煙火日常到高端科技,從技能青年到大國工匠,從農民工到企業家,不同職業不同崗位的勞動者都離不開就業服務。現在,我國基本建成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公共就業服務網絡,積極推廣“大數據+鐵腳板”的服務模式,將就業服務向基層延伸,讓重點群體就業有支持有依靠,努力讓每一個勞動者都能在勞動中找到價值。

編輯:陳平麗 責任編輯:劉亮
全部評論
熱播榜 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