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華北某機場戰機列陣、引擎轟鳴,空軍航空兵某團一場多批次、多課目飛行訓練拉開帷幕。
檢查接收、關艙調試、聽令滑出、加力起飛……伴隨著戰鷹平穩降落,該團團長董珺(見圖,余紅春攝)順利完成某型飛機戰鬥資格改裝的最後一個架次考核。
多年來,董珺堅守飛行戰訓一線,完成多型國産新機改裝和領先試用,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空軍表彰為“優秀共産黨員”。
潛心礪劍勇擔當
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作為新型戰機的先行先試者更是“刀尖上的舞者”。
董珺一直從事新機領先試用、戰術戰法創新等工作。他説:“我們必須苦練精飛,不斷拓展飛機性能極限,以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祖國領空,守護萬家燈火!”
換裝先“換腦”。每次改裝一種新的機型,相關知識都需要從頭學起。特別是面對跨代改裝,更是思維的升級、理念的革新。
“從最初接觸殲—20時起,大家就潛心礪劍,一桿一舵地練,一關一關地闖。”董珺回憶,駕駛殲—20飛行結束後,一有時間他就埋頭分析訓練視頻,認真復盤空中場景,從思路理念到操控習慣,從發現不足到找到對策,不斷思考、推演,並在一次次飛行訓練中實踐、提高。
飛出性能邊界,會遇到更多的未知和挑戰,也伴隨著更大的風險。一次訓練中,董珺駕機正要降落,飛機突發特情,他頂住壓力,操控飛機平穩降落。面對身邊戰友的擔心,他只是寬慰了一句:“放心,沒問題!”
就這樣,他帶領團隊3個月突破10余項技術難題,實現新裝備列裝當年即形成戰鬥力。
作為團隊的“領頭雁”,董珺率先試飛新機、開拓新路,無論急難任務還是高難課目,他都衝在先、站在前,第一個飛長航時、第一個實現低空加油、第一個擔負戰備值班……董珺用接連不斷的“第一個”,踐行著“搏擊長空心向黨、飛行萬里不迷航”的錚錚誓言。
向戰精飛為打贏
2020年,西北大漠長空,一場高強度自由空戰對抗激戰正酣。
“敵跟蹤!”雲端之上,警報聲驟然響起。董珺沉著冷靜,迅即拉桿躍升至高位,進行機動規避。在戰機頻頻出現極限過載、極限仰角告警情況下,他和隊友密切配合,靈活運用戰術戰法,抓住攻擊窗口,截獲敵機,一擊命中。
決戰時刻,董珺機組愈戰愈勇,60秒高速機動,完成多個戰術動作,以四戰四勝大比分斬獲某型機組首個“金頭盔”,團隊榮獲“優勝單位”。
只有“像打仗一樣訓練”,勝戰之刃才能越磨越利。
2022年一次對抗演習中,董珺剛剛完成一個作戰任務準備返航,聽到地面通報“某方位有架‘敵機’”。
對手露出破綻,戰機稍縱即逝,關鍵時刻必須迎敵而上。在完成空中加油後,董珺駕駛殲—20低空突襲,順利擊落目標。面對多架“敵機”追擊,他從容應對、靈活處置,最終成功返航。
董珺帶領團隊堅持以空戰問題研究帶動部隊新質戰鬥力生成,強化空戰戰法創新研究,有效提高了任務實施成功率。“打贏是最好的擔當。祖國領空不容侵犯!風險再大,只要一聲令下,我們都會義無反顧起飛!”董珺説。
隨著一道道難關破解、一批批骨幹成長,新裝備的跨代優勢逐步轉化為體系作戰勝勢,董珺和戰友們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奮飛。
聚力高飛當頭雁
“打仗不是只靠幾個人,團隊強才是真的強。”董珺深知,作為殲—20首批飛行員,就像天空中的“頭雁”,必須練硬翅膀,才能帶領“雁群”飛向更廣袤的天空。
隨著一個個演訓任務的完成,該團飛行員們在戰術素養、戰法運用、戰鬥作風上穩步提高。強內功、礪膽氣,只為亮劍空天之時,能夠搶得先機。
駕馭國之重器,需要一代代人相互托舉、共同蓄力。董珺始終毫無保留分享自己的飛行經驗,助力年輕飛行員成長。他參與編寫的某機型《戰鬥飛行大綱》在全空軍普及,培養帶教出的數十名飛行員,已逐步成長為守衛祖國領空的骨幹力量。
董珺駕駛殲—20戰機第一次與公眾見面,是在2022年第十四屆中國航展上。4架銀灰色戰機穿雲加速飛來,四機鑽石形編隊盤旋,雙機大速度迎頭交叉,單機兩次半滾轉、水平翻轉、斜下降急轉……殲—20勁舞蒼穹,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使命拓展、裝備更新,我們這一代飛行員生逢偉大時代,擁有更多機遇。”董珺説,越來越多年輕的飛行員駕馭新型戰機,加力起飛,在大國空天留下壯美航跡。我們要更好地把個人奮鬥融入強軍實踐,走實訓之路、練勝戰之功,勇當藍天探路先鋒。
記者 金正波(肖航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