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為祖國守邊防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4年10月18日 10:04
中國青年報 | 2024年10月18日 10:04
原標題: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為祖國守邊防
正在加載

9月15日,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姬文志/攝(新華社發)

2013年9月28日,拉齊尼牽著牦牛在陡峭的邊境線上巡邏。王烈/攝(新華社發)

2010年9月25日,拉齊尼牽著牦牛踏著厚厚的積雪在邊境線上巡邏。王烈/攝(新華社發)

9月23日,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怡縣吉根鄉,一名護邊員坐在哨卡的路口。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9月15日,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在家中講述護邊往事。姬文志/攝(新華社發)

  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以下簡稱“塔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地處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有4000米;面積2.5萬平方公里,有4個上海市那麼大;邊境線長888.5公里,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

  9月中下旬,記者跟隨“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採訪團,從喀什出發,沿著314國道乘車近6個小時,到達塔縣提孜那甫守邊護邊愛國教育館,採訪“人民衛士”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聽他講述一家三代為國守邊護邊、在“生命禁區”紅其拉甫為邊防官兵義務嚮導的故事。

  ——————————

  今年國慶前夕,72歲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帶著妻子和孫女,從家鄉新疆塔縣提孜那甫鄉出發,跨越4000多公里,來到北京人民大會堂,獲頒“人民衛士”國家榮譽稱號。巴依卡一家三代守邊護邊70載的故事傳遍全國各地,感動了無數人。

  在巴依卡家中,有一張特殊的“全家福”。那是巴依卡一家在天安門前拍完照後,將兒子拉齊尼·巴依卡一張照片合成進去,製作而成的。

  2004年,拉齊尼·巴依卡接過父親的接力棒,成為提孜那甫鄉的一名護邊員。2021年1月4日,拉齊尼為解救一名落入冰窟的兒童,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

  拉齊尼生前有個願望,就是帶著家人去北京看升旗,在天安門前拍張全家福,但直到他犧牲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巴依卡製作了這張“全家福”。

  在以“拉齊尼”命名的執勤工作站,班長艾斯爾江·塔依爾2021年從喀什大學畢業後,原先想成為一名教師,因為被拉齊尼的故事所感動,追隨拉齊尼腳步成為一名護邊員。艾斯爾江説:“拉齊尼就是帕米爾的雄鷹,是塔吉克人的雄鷹。我也會跟他一樣,群眾有需要,隨時挺身而出。”

  一家三代人接力為國戍邊

  在塔縣這座邊境高原縣城,墻上、山坡上,隨處可見這樣的標語——“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守邊防”。

  對於巴依卡一家人來説,這句話是號召更是誓言,他們一家三代就是這樣做的。

  巴依卡的父親,塔吉克族牧民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是家族第一代護邊員。1949年12月,紅其拉甫邊防連剛成立不久,邊防巡邏點位之一是吾甫浪溝——塔吉克語意為“死亡之谷”。這條路因險峻而出名,平時馬匹都很難通行,只能靠牦牛引路,往返一次需要3個月,路上還會經常遇到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在連隊官兵犯難之際,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自告奮勇,成為連隊的義務嚮導。這之後的23年裏,他帶領邊防官兵走遍了紅其拉甫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

  1972年,巴依卡從父親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邊境線上的義務嚮導,他的一生幾乎都是在這裡度過的。他最常説的一句話是:“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

  2001年,巴依卡的兒子拉齊尼·巴依卡穿上軍裝,成為原喀什公安邊防支隊塔縣大隊機動中隊的一名武警邊防戰士。退役後,拉齊尼從父親手中接過護邊接力棒,成為提孜那甫鄉的一名護邊員,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巴依卡的侄子開力迪比克·依嘎木江,受到巴依卡叔叔和拉齊尼的影響,2008年來到部隊,“我當兵的時候巴依卡叔叔對我説:‘你一定要好好幹,守好邊境。’拉齊尼對我也很關心,他説:‘不管你穿不穿軍裝,你的責任沒有變,一定要好好戍邊。’”現在,開力迪比克是瓦恰邊境派出所的一名民警。

  迄今為止,巴依卡家族一共出了13位護邊員。他們一代代接力守護著祖國西部邊境。拉齊尼犧牲後,他11歲的兒子拉迪爾説:“以後要像爸爸那樣當一名護邊員。”

  “高原雄鷹”精神世代傳承

  1996年出生的薩日麗最初知道拉齊尼一家時,拉齊尼還在做邊防連的嚮導,“他們在一線守護著祖國邊境。我也想來到一線,成為他們。”

  2021年6月,拉齊尼犧牲5個月後,大學畢業的薩日麗來到帕米爾高原,成為紅其拉甫口岸邊境派出所的民警、一名新時代的守邊人。

  她説:“家人都以我為榮,雖然他們很擔心高原環境對身體的影響,但他們還是選擇了放手,鼓勵我完成夢想,好好為祖國站崗。”

  如今薩日麗還有一個身份——拉齊尼紅色教育基地義務講解員。

  儘管已和參觀者講了一遍又一遍,但每當她講到那張捐款單的故事時,總會忍不住淚流滿面。

  2021年8月河南發生洪澇災害,巴依卡大叔以兒子的名義將20萬元積蓄捐贈給河南紅十字會,用以抗洪救災。巴依卡含著淚説:“我是一名共産黨員,我的兒子也是一名共産黨員,如果我兒子還活著,他也會選擇這麼做。”

  薩日麗説:“每一次講到此處,我都會被巴依卡一家深深感動。”

  在喀什大學,有一個以拉齊尼名字命名的拉齊尼廣場,廣場上立著拉齊尼的雕像,學校還組建了拉齊尼精神學習社。

  今年清明,馬克思主義學院2204班團員開夢陽,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緬懷時代楷模,汲取奮進力量”紀念活動。他説:“拉齊尼·巴依卡的故事我已了然於心,但每每聽到,總會感到心中一顫。他以熱血澆灌理想,以生命踐行信仰。每次注視雕刻著他樣貌的紀念碑,總感到很強的親切感。拉齊尼·巴依卡精神成了我們汲取力量的源泉,不斷激勵我們向前進。”

  阿然保泰邊境警務站警察莫爾扎那扎爾·扎肉克,是土生土長的塔縣人。去年,他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過了一個特殊的“六一”兒童節——同走巡邊路,讓“為國守邊護邊”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發芽。

  大女兒哈妮斯塔·莫爾扎那扎爾11歲,小兒子扎依丁·莫爾扎那扎爾剛滿8歲。走了兩公里路,扎依丁就感到有些累,想回家。他問爸爸:“這裡又沒有人,我們到這裡來幹什麼?”

  莫爾扎那扎爾告訴孩子:“這就是爸爸經常走的巡邊路,這是我們的家,我們要保護它。”聽了爸爸的話,扎依丁再也沒有喊累,一走就是一天。

  “希望孩子們牢記守邊護邊的傳統,長大後成為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莫爾扎那扎爾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靜 通訊員 王博文(喀什邊境管理支隊) 

編輯:及玥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為祖國守邊防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