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倫敦地鐵站wanstead附近的伊盾莊園橄欖球俱樂部,搭建了大大小小500個帳篷,這裡面住的不是流浪者、更不是低收入人群,而是一群苦中作樂的奧運會志願者。歐債危機背景下,倫敦奧組委沒有為本國志願者提供住宿,而是讓他們生活自理,因此很多志願者住進了帳篷區,記者昨天探訪了這裡,本以為已經打了2周地鋪的志願者會怨聲載道,沒想到驕傲的英國人卻喊出了:“咱不差錢,咱就喜歡住帳篷。”
1
保羅巴博今年已經63歲,4年前得知倫敦奧組委徵召志願者,毫不猶豫和小他一歲的太太報了名,“我是一名教師,已經退休了,在家呆着總覺得不是滋味,決定和太太一起出來為奧運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我在媒體中心工作,太太因為有醫學專業背景,當了醫護志願者。”記者採訪的時候,剛好輪到巴博休息,而太太6點就出門“上班”去了。
記者以為是奧組委為志願者提供的帳篷區,但是大錯特錯,奧組委徵召志願者時,就説了一句:“我需要你們的力量,來參與吧。”住宿的問題,事先就告知大部分必須自行解決。這個附加條件,並沒有讓大家望而卻步,志願者們自發在網上組建了組織,開始了自行管理、信息傳達。
並不住在倫敦,從巴伯頓郡遠道而來的巴博是如何找到這個地方的呢?“我們奧運會的志願者都會在網上互動,倫敦的志願者告訴我們,這裡有個合適的露營區,大家就約在這裡集合了。”
在這裡住宿,並不是免費的,一晚住宿的費用是大人10英鎊(約合人民幣100元),小孩5英鎊,都必須由志願者自己支付。但和動輒上百鎊一晚的酒店賓館比起來,已經是小菜一碟了。
記者問巴博,住在這裡苦不苦,是不是和歐債危機有關,巴博連忙搖頭,“不不不,奧組委4年前發起倡議的時候,那時候英國經濟環境還不錯,我們住在這裡真的很開心,真的不是經濟問題。”
2
洗衣做飯,自己動手樂趣多
志願者不包吃住,一切費用自理,在記者聽起來不可思議,可這在英國人觀念裏是“理所當然”的。
“為什麼要抱怨,既然是志願的,是來奉獻的,還要談條件嗎?政府和奧組委一開始就沒有許諾過什麼。”巴博説。
那在這裡生活方便嗎?巴博帶着我們逛了伊盾莊園橄欖球俱樂部裏面,他們的洗澡、上廁所等,都在這裡解決了。洗澡,用的是只有幾個淋浴頭的“大澡堂”;如廁,用的是移動的簡易廁所;洗衣服,就在洗手池那裏自己動手,洗完往帳篷外一晾,連烘乾的錢都省了,一切都以簡單實用為原則。
巴博還帶了一套戶外野炊設備,天氣晴好的時候,他坐在休閒椅上,聽聽廣播,煮一壺咖啡,來兩片麵包,就是在享受生活了。
如果不願意自己做飯,俱樂部餐廳也提供廉價的飯菜,在餐廳的菜單上,記者發現這裡的食物其實非常簡單,一份類似三明治的麵包標價2.5英鎊(約25元人民幣),比外面經濟實惠。“是的,我們這裡可沒有豪華大餐,想要吃好,自己動手做。”巴博説。
3
夜幕降臨,這裡變成大派對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工作了一天的志願者回到“家”裏,這裡就陡然熱鬧起來。可以在餐廳的大屏幕上看電視,還有燒烤聚會,有人拿音響放音樂,大家就狂歡起來,“開幕式那晚,不少人都喝醉了。”
巴博告訴記者,來這裡的第一天大家開了個會,根據會議統計的數據,這裡共搭建了500個帳篷,其中有50頂是俱樂部提供的,讓沒有自帶帳篷的人居住,另外都是志願者自己帶的。“據了解,奧運期間倫敦這樣的帳篷區有數十個,大家根據自己工作的場館來選擇就近的。”
千萬別以為住帳篷區是老年人的專利,這裡還住了很多年輕人,正在上大學的志願者瑪麗告訴記者,“我特別喜歡住帳篷,如果組委會給我提供酒店,我也不會住的。我從小就參加夏令營,學習各種野外生存,住帳篷習慣了,還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
4
雙贏結果,賺錢又便民
伊盾莊園橄欖球俱樂部已經超過一百歲了,這麼一個老牌的俱樂部居然會放下身段,在奧運會期間變身成為帳篷區,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呢?“一切都是為了賺錢”,面對記者的問題,主席保羅桑德斯十分坦率,還做出了一個點鈔票的動作。
保羅沒有透露他們每天能有多少利潤,但是他告訴記者,這裡能容納500個帳篷,“現在已經基本爆滿”。以每人每晚10英鎊計算,每天就有超過2000英鎊的收入。再加上餐飲等服務,保守估計他們每天也能入賬3000英鎊。僅奧運會前後20天,這個俱樂部就能進賬6萬英鎊,約合人民幣60萬元。
另外,戶外用品的公司也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機會。在帳篷區的一角,某品牌戶外用品零售商擺起了攤位,從睡袋到氣墊床,從照明燈到各種工具,一應俱全。一旦搭帳篷的人發現少了什麼,都能夠在這裡很方便地找到。“生意不錯,當然主要還是為了方便大家”,兩位“看攤”的小夥子很熱情,即使“帳篷客”們不買什麼,只要需要幫助,他們都很熱心地伸出援手。
不過,保羅也透露,不是隨便有塊空地就能申請成為帳篷區的。“我們提前半年就提交申請,開始改造,接受多個部門的層層審核,從衞生到消防一點都不能馬虎,這才獲得了資格認證”,保羅説為了迎接大批奧運觀光客的到來,他們還花了不少錢對設施進行了翻新,“比如淋浴間就重新裝修過,最早我們這裡可是沒有女性洗澡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