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根據教育部23日公佈的《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調整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我國將通過專項規劃和督察,着力解決學校撤並帶來的路途變遠、交通隱患、班額過大等突出問題。徵求意見將於8月6日結束。
農村學生上學單程不得超40分鐘
徵求意見稿中,教育部明確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要保證“就近上學”的具體標準,包括:各地的學校覆蓋範圍一般應保證學生每天上學單程步行時間不超過40分鐘;具備公共交通或校車服務條件的,學生每天上學單程乘車時間應不超過40分鐘。
農村小學1-3年級學生原則上不寄宿,就近走讀上學;小學高年級學生以走讀為主,確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走讀或寄宿。
徵求意見稿裏,教育部還明確提出,原則上每個鄉鎮應至少設置1所初中,3萬人口以上的鄉鎮可設置2所初中;人口相對集中的村寨,要設置村小或教學點;人口稀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地方,應保留或設置教學點。
已撤並學校有必要可恢復
徵求意見稿針對“盲目撤並”現象提出規範要求:多數學生家長反對或聽證會多數代表反對,不得強行撤並;已經撤並的學校或教學點,確有必要的應當恢復。針對如何辦好村小和教學點,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如:提高村小和教學點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對學生規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和教學點按100人核定公用經費,保證其正常運轉;新聘小學教師要優先安排到村小和教學點工作。
根據徵求意見稿,縣級人民政府要制定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專項規劃,在完成專項規劃備案前,暫停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撤並。省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要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是否制定專項規劃、調整是否合理、保障措施是否到位、工作程序是否完善、村小和教學點建設是否合格等進行專項督察,並向社會公佈結果。對因學校撤並不當引起嚴重不良後果的,要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班額超標不得再接收併入學生
當前,一些地區由於學校撤並,還導致寄宿制學校管理混亂和班額超標問題突出。針對此,徵求意見稿提出“班額超標學校不得再接收其他學校併入的學生”,“為寄宿制學校配備教室、學生宿舍、食堂、飲用水設備、廁所、澡堂等設施和必要的管理、服務、保安人員”。
徵求意見稿還着重強調了校車安全,提出要通過增設農村客運班線、增加班車班次、縮短髮車間隔、設置學生專車等方式,滿足學生的乘車需求;堅決制止採用低速貨車、三輪汽車、拖拉機以及拼裝車、報廢車等車輛接送學生。
■
教育部提醒
志願被篡改立即報案
日前,教育部要求各地招生管理部門,加強招生信息安全防範,加強考生志願填報密碼保管、發放和志願確認等環節管理,嚴防招生工作人員和中學洩露考生個人信息。教育部還提醒考生,如發現報考志願等個人信息被篡改,應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教育部昨日通報了今年高考招生過程中的考生高考志願被非法篡改事件。教育部稱,被非法篡改的考生志願在案情查清後已經恢復。此前在四川和河南均發生了考生高考志願被篡改的情況,犯罪嫌疑人已陸續被公安機關抓獲。
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