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根據教育部23日公佈的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調整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我國將通過專項規劃和督查,着力解決學校撤並帶來的路途變遠、交通隱患、班額過大等突出問題。
當前,一些地區由於學校撤並帶來的寄宿制學校管理混亂和班額超標問題突出。針對此,徵求意見稿提出“班額超標學校不得再接收其他學校併入的學生”,“要按照國家或省級標準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
學校撤並導致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加重
意見稿指出,隨着我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逐年增加、農村人口出生率持續降低,農村學齡人口不斷下降,各地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進行了佈局調整和撤並,促進了辦學條件改善、教師隊伍優化和辦學質量提高。但同時,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大幅減少,導致部分學生上學路途變遠、交通安全隱患增加,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加重,並帶來農村寄宿制學校不足、一些城鎮學校班額過大等問題。此外,有的地方在學校撤並過程中,規劃方案不完善,操作程序不規範,保障措施不到位,影響了農村教育的健康發展。
學生每天上學單程步行時間不應超40分鐘
意見稿規定,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要保障學生就近上學的需要。
農村小學1至3年級學生原則上不寄宿,就近走讀上學;小學高年級學生以走讀為主,確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學生根據實際可以走讀或寄宿。
各地要根據實際條件合理確定學校覆蓋範圍,一般應使學生每天上學單程步行時間不超過40分鐘;具備公共交通或校車服務條件的,學生每天上學單程乘車時間應不超過40分鐘。
已經撤並但確有必要的教學點應當恢復
意見稿規定,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撤並程序。
確因生源減少需要撤並學校的,縣級人民政府必須嚴格履行撤並方案的制定、論證、公示、報批等程序。學校撤並應先建後撤,保證平穩過渡。撤並方案要逐級上報省級人民政府審批。在完成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專項規劃備案之前,暫停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撤並。
堅決制止盲目撤並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多數學生家長反對或聽證會多數代表反對,學校撤並後學生上學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併入學校住宿和就餐條件不能滿足需要,以及撤並後將造成學校超大規模或大班額問題突出的,均不得強行撤並現有學校或教學點。已經撤並的學校或教學點,確有必要的應當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