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 客服設為首頁 |
醫院黃牛黨的一句“我有靠山”這兩天成了網絡流行語。本報20日報道稱,這兩天,浙江的醫療掛號平臺與“黃牛”鬥上了。兩方鬥智鬥勇,鬥技術鬥規則,較量幾乎到了“白熱化的地步”。以至於逼得黃牛叫板衞生廳長,以“靠山”相要挾。
我想,長期戰鬥在鬥牛一線的衞生部門可能心中竊喜。黃牛和醫鬧可能是當下最為頭疼的兩大不安定因素,正急着不知道他們背靠何處。看過三國的人都明白,兩軍交戰最怕有一方堅守不出、死纏爛打。今日有人轅門前主動下戰書,正是求之不得。
但是,話説回來,叫得兇的往往心裏虛。眾所周知,此次浙江黃牛剿滅戰動用技術力量就掐住了黃牛的七寸,自然讓其氣急敗壞。譬如,一方面浙江省衞生廳對預約服務工作做了調整:一退號,賬戶就會被凍結不能使用;經身份證確認為真實身份的,才能解凍。凡取消預約的號源,一律退回醫院,改由醫院當天現場預約。另一方面,針對號販子預先掛號找買家,退號重新兜售,省衞生廳通過預約掛號平臺對這些退出來的號進行了鎖定,不定時重新發放,讓號販子無機可乘。看上去眼花繚亂的見招拆招,其實歸結起來就是一招制勝:消滅系統中的BUG,堵住改革中的漏洞。
這麼看,幾招就讓黃牛發起了牛脾氣,系統中的“臭蟲”才是黃牛的靠山?我想答案並不這麼簡單。歷史上,我們與黃牛的拉鋸戰中小勝無數,但最終黃牛黨總能捲土重來。當醫院祭起預約牌,黃牛便“打牌”,接着推“實名制掛號”,“黃牛”也立即應變,向預約患者索要實名制掛號的資料,照樣暢行無阻;醫院隨後又出新招——“預約實名掛號”,接着,黃牛也來實名預約了。其實,黃牛根本沒啥靠山。黃牛一直靠的就是蠻力。例如解放日報曾報道一名資深黃牛坦言,“我們又不偷不搶,幹的是通宵排隊的苦活、累活”。
既然“靠山無山”,那麼即使院方和管理部門發力,黃牛也可以借力打力。這也是黃牛之亂難以根治的原因。按照經濟學的觀念看,凡是有黃牛的地方必定存在商品和服務的短缺。每個患者家屬付給黃牛的排號費,等於給出了大醫院就醫的市場價格與現行價格之間的差價。只要醫療資源的配置方式不變,優質資源稀缺情況不變,打擊黃牛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黃牛真正的靠山,恰恰在於當下醫療資源配置嚴重不平衡和優質醫療服務供不應求這兩座壓頂的泰山。
説到底,不識“靠山”真面目,只緣我們都身在此山中。而要真正移除這個靠山,非要發揚愚公的精神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