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聽裴曉輝聊投資,你能感受到,他所觀察的,絕不僅僅只是債券領域。
2011年第四季度,裴曉輝入職國泰基金,此時的債市從前期的大幅殺跌中開始恢復元氣,國泰基金也抓住了這波機會。不過,在貨幣不斷收縮、回購利率衝高的環境下,裴曉輝當時更為看好的還是貨幣基金。隨後,當時間轉到2011年末,在存準率下調、流動性開始好轉的背景下,裴曉輝毫不猶豫地表示,受益於CPI下滑和前端債券發行的高票息保護,債券將是今年上半年最值得持有的資産。眼下,在7月初央行再度宣佈降息之後,裴曉輝已明確地指出:下半年的主要機會還是在權益類市場。
現金─債券─股票─商品,經濟周期的每一個不同階段,都有可配置的最佳資産類型,這一點,裴曉輝毫不諱言,也一再強調。他説:“做投資其實並不複雜,大道至簡,最重要的不是細微的變化,而是看‘道’,即了解大的趨勢。趨勢看錯了,就好像在一個下降的扶梯裏,拼命地往上跑,最後都是徒勞而無益。”
裴曉輝最推崇的投資書籍是《逃不開的經濟周期》和《積極資産配置》,這兩本書他看過不下四、五遍。除了從經典理論中汲取營養,那些將他引入投資領域並言傳身教的師長們,也強化了裴曉輝對於經濟周期內在規律的理解和信念。
“2008年,市場哀鴻一片,‘經濟崩潰論’主導了許多人的思維,對‘四萬億’政策也極度沒有信心。但是我尊敬的一位師長則很淡然,他説:‘你看吧,雖然低迷成這樣,但剛需就在那兒,經濟有自己的規律,到了一定的時點總要起來。’事實是,到2009年時,我所在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就做到了9.5%。由於保險的投資有嚴格限制,80%必須投向債券,20%投向股票,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約束,這就意味着,我們在股票上的投資回報幾乎達到了100%的程度。”回憶起當年的“大戰告捷”,裴曉輝沒有炫耀和自滿,他分析的,還是這一過程所印證的規律與留下的經驗。
2012年上半年債市行進得“如火如荼”,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普通債券型基金(一級)平均凈值增長率為6.26%,普通債券型基金(二級)平均凈值增長率為5.78%,債券基金整體業績強於股票型基金。然而在這鮮花着錦之際,裴曉輝卻準備開始戰略調整。
“債券的牛市是有天花板的,7月6日的這一波降息對於債市此前的利好已經基本兌現,調整可能就不遠了。”在與中國證券報記者交流時,裴曉輝坦率地説。目前,他判斷債券牛市將很快向股市行情轉化,這從政府頻頻強調“穩增長”的基調,5、6月經濟數據的不利情況,以及央行二次降息提前到來的氛圍中,都能感受一二。
“經濟下降得越快,超預期的政策放鬆就會越密集出臺。6月第一次降息後,我就給我的部門下了一個命令,如果7月15日之前還沒有出新的政策,那就把權益倉位全部加上來!”坦誠的人敢説,善戰的人敢做,裴曉輝崇尚的是知行合一。他認為,在經濟由“衰退”向“復蘇”轉變的過程中,債券基金並非被動守望者,事實上,債券基金幾乎是全市場最有可能進行良好資産配置的基金産品,二級債基完全可以通過提高轉債與股票倉位,來分享三季度大概率出現的股市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