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造成CCES資金鏈緊張的原因,一來它仍然處於投資期,還未真正盈利,另一方面,CCES控股公司元泰集團經營房地産,目前整個房地産行業不景氣,元泰集團本身資金緊張,無法再向CCES輸血。
2年前,CCES還曾謀劃上市。
IPO哪有這麼簡單?日均運量只有20多萬件的CCES,在業內人士看來,還不足以産生盈利。
“一般快遞公司日均快遞運量35萬件以上才能盈利,現在快遞行業利潤低,只有5%左右,不像七八年前有20%。”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要盈利,快遞公司只能不斷擴張。
CCES的前身為東誠快遞,創立於2003年,由於經營慘澹,2007年就曾面臨倒閉。桐廬人方裏元看著身邊那些老鄉在快遞行業風生水起,用幾百萬收購了瀕臨倒閉的東誠快遞,並更名為CCES。
“這五年裏,我們一共向CCES投入的資金高達2億元。” 方裏元表示。
2010年,CCES曾獲私募黎曼公司的投資。今年3月傳聞電商巨頭京東商城想收購CCES。
CCES常務副總裁侯欽銘曾公開表示過,該公司全國的分揀中心都屬於加盟制,並不完全屬於CCES,而且分撥中心規模過小,機械化程度也不高,要讓CCES這個後來者能居上,還需要大量投入。
CCES與此前倒閉的星晨急便的發展軌跡如出一轍。風生水起的快遞業紛紛傳來噩耗,不禁讓人思考,快遞業的冬天來了麼?
如今,國內的快遞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隨着汽油、人力等成本的上漲,快遞公司進入混戰局面,盈利空間越來越小。但業內人士周先生看來,CCES的危機還是因為掌門人沒有專心做快遞。據了解,CCES的控股集團除了CCES,還有房地産、廣告策劃、百貨公司、裝飾公司、職業學校、裝飾五金燈具市場等産業,多元化的發展,讓公司很難專心朝一個方向發展。 本報記者 張妍婷
作者:張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