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廣西新聞網記者 梁 瑩
有家就有水,有感受就有感恩。為保護珠江流域的生態環境,數十個廣西、廣東高校環保社團,社會環保NGO組織,以及來自粵桂港澳的環保企業、環保基金會近百人從廣西南寧出發,“走讀珠江”。
“保護母親河是長跑,我們一路高歌,綠色之歌,環保之歌。我們去植樹,我們去放生,我們去考察,我們在行動。我們懷着感恩的心來到母親的懷抱,收穫了一段綿長的珠江情誼。”在紀念“保護母親河”10周年的同時,青年朋友們也在走讀中立下的保護珠江生態環境的誓言。
灑綠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保護,西江流域生態環境已經有所改善,但由於建設資金等因素制約,西江流域石漠化趨勢還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局部地區水土流失依然嚴重,下游水資源危機頻繁發生。如何共同打造生態西江、鞏固綠色西江,已經成為桂、粵、港、澳地區共同關注的重要命題。
灑下一片綠,惠及幾代人。3月10日,在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內,1000多名桂粵港澳青少年種下了一批青年示範林。來自香港青年聯合會的湯劍鳴和女朋友興奮地種下了3棵樹苗,湯劍鳴告訴記者,去年他也參加了保護母親河的環保活動。“我們飲的也是珠江水,這次植樹體驗就是一次很好的收穫。”湯劍鳴表示,他們會每年都來青秀山照顧種下的“愛情樹”。
75歲的韋原仁老太太,以個人名義為這次活動捐贈了10萬元。“有黨才有現在的新生活,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雖然我老了,也要回報社會。”韋老太把這筆錢指定為植樹造林的基金。在現場,還有更多的企業、青少年志願者,認捐了不少樹苗,並承諾將它們“照顧長大”。
當天,桂粵港澳青年組織同時啟動百萬青少年造林綠化統一行動,發動青少年植樹210多萬株,參與青年人數達34萬多人次。
據了解,為整合資源,動員全社會特別是桂粵港澳青少年參與西江千里綠色走廊建設,團廣西區委、區綠委、林業廳從去年就開始着手準備,規劃和編制了《青少年西江千里綠色走廊造林綠色規劃》,從2012年到2016年5年時間,動員全國特別是粵港澳團組織、環保社團、愛心企業與規劃內項目開展結對、援建、籌資和植樹造林活動,將努力完成籌集建設資金1億元,新造林3萬畝的目標,“幸福水源林”認養認捐400萬畝,援建58個希望公園(廣場)和220個“生態希望村莊”,扶持5600名青年打造生態林業經濟青年創業示範帶,建成青少年西江千里綠色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