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經濟網3月16日訊(記者 趙楠) 中國政府網站近日公佈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同意央行任命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擔任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對此,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張捷在《我財經》節目中表示説:“美聯儲貨幣委員會成員任期是14年,而中國這些專家任期是2年或者5年,時間太短,這樣就會導致貨幣政策比較波動;另外,美國貨幣委員會的任命是總統提名國會任命,中國是由央行提名,國務院認可,這樣就導致這些委員,基本上還是要保持跟央行的立場一致,而中國的貨幣政策缺乏的是産業人士。”
張捷分析説:“目前,我們貨幣政策出來以後的結果就是,銀行賺了大錢,而實業的日子都很不好過。相反,美國出了金融危機以後,是先保實業,而不是先保銀行。我們要知道,實業和銀行的結合才叫金融,而我們現在的金融完全是由銀行家來主導,沒有實業家的參與,所以,金融是比較缺腿的。”
以下是本條新聞的播報內容:
【播報】繼續來看財經今榜第四位的新聞。
昨天,中國政府網站公佈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同意央行任命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擔任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而原來的周其仁、夏斌、李稻葵則不再擔任這一職務。
有資料顯示,這次新任命的三位委員主要是來自經濟學界的著名學者,並且都具有海外留學的經歷。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罕見引入國際金融研究領域的學者,跟中國國際地位、金融市場的開放不無關係。國際味兒是新一屆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委員所透露出來的信號。
【點評】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