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沈培平代表:打好雲南綠色生態牌
“2006年,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普洱時,在營盤山看到的那些舊房子現在已變成了一排排整齊規範的農家小院,5年來,山鄉變化很大。”沈培平回憶當時的情景,並在會上向胡錦濤總書記送上了反映家鄉變化的照片。
沈培平説,近年來,雲南全面實施“綠色經濟強省”戰略,大力發展雲南高原特色農業,形成了一批特色農産業集群,在國內國際市場凸顯了比較優勢。但如何向産業優勢轉化,是打好雲南綠色生態牌的關鍵。
“立足高端化發展,延伸産業鏈,把1元錢的初級産品變成10元錢的高附加值商品,走品牌化發展道路,在全國乃至全球叫響雲南高原特色農業品牌。”沈培平認為,雲南在堅持生態引領提升農産品質量的同時,更應引進技術水平高、産業鏈長、帶動能力強的國際國內一流企業和項目,打造地域性國際知名品牌。
沈培平説:“應着力打造‘沒有圍墻的研究院’,把一流人才變成雲南人才。”
王承才代表:實現各民族共同富裕
“建立國家層面的協調機制,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指導示範區建設,在興邊富民行動、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特困民族、邊遠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石漠化地區、農村危房改造、少數民族教育文化衞生事業發展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對雲南的支持力度。”王承才建議。
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縮小發展差距,實現各民族共同富裕是雲南的首要任務。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的戰略目標,民族工作在全國實現了“七個率先”,構建了“中國特色、雲南特點”的民族工作模式。王承才坦言,“但由於歷史、自然等原因,雲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滯後,與發達地區發展差距不斷拉大的趨勢依然突出。”
“把雲南建設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的示範區,是新時期民族工作路子的有益探索,也是全省各族人民的願景和福祉所在,這需要國家在資金、項目安排上給予重點傾斜和支持。”王承才説。
記者 李翕堅 程三娟 季 徵/文 雷桐蘇/圖(雲南日報)
作者:李翕堅 程三娟 季 徵 雷桐蘇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