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亞心網訊(記者王前喜 張梅攝影報道)2月2日,雖然兒子董軍的精神好了很多,但董天祿依然高興不起來:因為不明氣體中毒,兒子已經住院一週多了,“我們擔心還會留下後遺症”。
圖為在煤礦總醫院治療的董軍。
23歲的董軍在托裏縣招金北疆礦業有限公司上班,1月24日,他和7名工友先後出現中毒症狀,其中一人已不治身亡。
2月2日,記者來到位於烏市南昌路的新疆職業病醫院神經二科病房時,董軍和同病房的4名工友正在吃飯,看起來精神還可以。記者注意到,幾人床頭的病歷卡上均寫着“中毒”。
“我初三趕到醫院時,他的臉色蠟黃,説話也沒什麼力氣,嚇壞我了。”49歲的董天祿説,他大年初二接到兒子中毒的電話後,立即從甘肅武威趕到了烏市。
據陪同工人治療的廠礦醫務人員齊宏文介紹,和董軍同時被送來的共有8人,其中一名24歲的劉姓女工因中毒過深,已不治身亡。
齊宏文説,1月23日,工友張慧曉因乏力、嘔吐、發燒來到診所,當時他以為這只是感冒症狀,就給張慧曉打了吊瓶。但次日,王金梅、董軍也因類似症狀來診所,他立即向廠礦領導進行了彙報。
當日19時許,工人們在女工宿舍發現了已嚴重昏迷、大小便失禁的劉姓女工。齊宏文立即陪着劉姓女工、董軍等3人驅車趕往100多公里外的克拉瑪依醫院,隨後於1與25日清晨5時許,轉院至新疆職業病醫院。在此期間,劉姓女工出現病危情況,醫務人員雖全力搶救,但當天10時許仍不幸身亡。隨後,又有5名工人因相同的症狀被送到職業病醫院。
董軍告訴記者,出事的工友都是置換崗位、加氫化鈉崗位、浸出崗位及洗滌崗位的員工。他們幾個都想著過年放假期間幹活,可以多拿工資。
“平時車間就有味兒,所以習慣了。”董軍説,他們平時戴着防毒面具,但還是能聞到異味。若是沒去過車間的人,初次進去會被異味“打”出車間,“我幹了三四年,頭一次出現中毒症狀”。
和董軍一起中毒的工友陳延平今年20歲,他告訴記者,此次中毒的原因可能是坯燒車間對礦石裏該除的化學物質沒有消除乾淨,當礦石進入他們加氫化鈉崗位時,在加入氫化鈉後發生化學反應而産生了有毒氣體。
隨後,記者電話聯絡到托裏縣招金北疆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被7名中毒工人稱之為廠長的劉國慶時,他稱,相關的情況已在事故報告中説明了,他不方便透露其他更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