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微博拜年,你被@了多少次?”龍年新春,微博拜年成為很多市民,尤其是“80後”、“90後”年輕人推崇的拜年新方式。短短140字的微博,送祝福、聊年俗,充滿溫馨和年味。
微博拜年,送祝福方式層出不窮:有的寫詩,有的造句,各種拜年體也走俏微博平臺。有“咆哮體”拜年微博:“龍年是最受關注的年,是中華的圖騰年啊!有木有!”有“TVB體”拜年微博:“做人呢,最要緊就是開心,新年呢就更應該開心。”還有“淘寶體”拜年微博:“親,龍年春節了,新年禮包大放送了哦!”無論是發出,還是收到這樣的拜年微博,大夥兒都在微博最後加上“笑臉”、“給力”、“大拇指”等圖標。
微博上聊年俗引發熱烈討論的是“那些年,我們做蛋餃”的話題。“過年了,家家戶戶自製蛋餃,這也是上海人傳統,意為招財進寶……”微博一經發佈就被網友轉發、評論數千條。網友“popbird”馬上評論:“小時候過年的記憶,很溫馨。”網友“唐糖糖糖”也説:“好多東西都不同了,只有蛋餃堅持每年都做。”網友“m1ss_jiao”則評論:“雖説在湖南生活了,但還是上海的口味和習俗,每年蛋餃都是我做。那技術,叫一個好!”
“古代民間亦傳説,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童謠中唱: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個飽。這是多麼好的睡懶覺理由啊!”一條關於“正月初三要睡飽”的年俗微博,更是受到眾多網友追捧:“這個年俗好!”不少網友還提出希望:“請把年三十到元宵每天的年俗給我們介紹一下。”
“年夜飯大比拼”、“大年初一聊團圓”、“隨手拍全家福”,微博上由網友發起的眾多微博話題紛紛被網友熱情頂起。而去年底剛興起的政務微博“上海發佈”以及“政務微博群”中的區縣政府政務微博“浦東發佈”、“尚徐軒”等也通過微博向市民送出龍年祝福。
聲明:
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新民網聯絡,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