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新聞頻道首頁
實話實説首頁
本期內容
欄目介紹
請您參與
主創人員
網上實話實説
往期欄目回顧
聯絡方式
n038@mail.cctv.com
webmaster@
mail.cctv.com
本期內容-- 《心不由己》
您對本期節目的評價
很好   還不錯   湊合看   差勁      

主持人和晶:下面有願意跟段華、張女士提問的朋友,你可以舉手。你們怎麼想的就怎麼説,好嗎?誰先來?

觀眾A:我是學心理學的研究生。

主持人和晶:你一定比我們這方面知識要豐富一些。

觀眾A:但是我不是搞臨床的,可能有一些隔行的東西。我只能談一些比較淺的觀點。我覺得他們兩個對強迫症有一個比較偏的認識,他們老怕別人把他們歸類為神經症也好,精神病也好,這也是對精神病的一個誤解,對神經症的一個誤解。比如像焦慮吧,這個每個人都會有,就是焦慮的程度,還有你自身關注的問題,就是説焦慮程度有沒有對你的生活構成影響,這是判斷精神疾病的一種方法。

主持人和晶:你覺得恰恰段華和張女士對自己的病看得太重了,是吧?

觀眾A:對,我覺得他們首先定位是我沒什麼,就是我沒什麼與大家特別不一樣的地方。

主持人和晶:接受這樣的提法嗎?

張女士:我現在好一點,以前特別在乎,現在不怎麼在乎了。

段華:我覺得自己應該正視現實。我覺得既然是事實,為什麼要遮遮掩掩的?我覺得自己有病就承認,而且還要堅信自己的病一定會好,就是那種既接受現實,又不甘於現實的那種心理,那種心態。

李子勳:我想説兩句。剛才這位男士他説得非常好,實際上疾病就是一個標簽,這個標簽貼上去,究竟是不是useful,就是有沒有意義?那我們看出來,段華和小張,當他們給自己貼標簽的時候是痛苦的,而且是沒有意義的,他妨礙了自己。由於他認定自己是一個障礙,是一個病,這樣的話,他的行為就無意識表現出強迫性的生活。當他一旦得到這個標簽的時候,他的生活就被徹底地改變了,這個時候只是加重不會減輕。

主持人和晶:好,還有誰?

觀眾B:我是段華學校的老師。

主持人和晶:我先問一下,段華在進入你們學校的時候,你們知道他有病嗎?

觀眾B:開始進校的時候不知道,因為錄取過來,檔案上不太明確,但是進校以後三個月以內我們就知道了。段華進校的時候,1999級進來的是地理教育,師範專業。很顯然他這個症狀不適合當老師,我們就徵求他本人的意見,他也寫了申請。申請了以後問他喜歡哪一個專業,他就選擇了計算機,我們想這可以,因為計算機來講可能更適合他今後一些。

主持人和晶:你們為什麼給他這麼多特殊的照顧?

觀眾B:因為我們感覺到段華是有困難的學生,可能我們採取的是一些特別,有一些特殊的方式和手段,但是我們達到的效果一定要是力求一般、力求平常。在這一點上,我感覺到段華應該是認同了這一點。

主持人和晶:別著急,我來問問段華。我剛才聽張老師説,我覺得很棒,有這個病也不錯,大家都得特殊照顧我,你有這種想法嗎?

段華:我覺得也不能完全説是什麼特殊,我覺得這是一種因材施教的實踐。

主持人和晶:你還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因材施教。李醫生,您覺得學校這樣的做法對他的恢復有幫助嗎?

李子勳:就是我們看到有些神經症的患者,由於他有很多內心的痛苦,然後由於自己內心的痛苦妨礙了他和人的交往,當我們在主流文化不太理解他們的時候,就把他們看成是弱者,好像需要去照顧他們、同情他們,但這種同情和照顧在心理學界認為是一種獲益,就是獲得利益。在我們臨床這種現象是很多的,但是心理學就是在糾正這個現象,讓他們用正常的方式和人交往,用平常的心、正常人的方式,不讓他不斷獲益,不讓他通過疾病來獲益,因為一旦通過疾病獲益他的病就不容易好。

主持人和晶:就是一旦通過疾病獲得好處?

李子勳:當然了。他個人是不會承認這是一個好處的。他認為痛苦比好處要多得多,但是實際上我們要及時地跟當事人説,你看你得病以後你並沒有失去什麼,所以在和強迫症病人交往的時候一定要把他當成正常的人交往,不要去過多同情他,或者給他提供更加寬鬆的環境或者條件。一旦這樣做的話,當然我們説他病得很重的時候,比如説社會功能喪失的時候,我們知道按照他的社會能力來安排他的生活,這是可以的。但是我們要鼓勵他回到一個社會功能完全正常的人群中去,因為在我們心裏面從來不把他們看成是異常的人。我們覺得他只是用不一樣的生活觀念在生活而已。

主持人和晶:看樣子要真正想有效地幫到別人其實是一件挺難的事情。還有誰?

觀眾C:我覺得有一個感受,就是説我們對自己或者對別人,我們對別人都把這些事情看得平靜一點,不需要看得那麼嚴重。因為剛才我體驗到你們兩位首先把自己看得非常嚴重,這是你們自己加上去的。剛才段華説得比較多了,人家認為我是精神病了,有這樣的人,但是你去問問看,真正認為你有精神病的有幾個?你比一下。絕大部分人不認為你是精神病,是吧?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好的。你們有很多好的地方,我們大家對別人甚至對你們這樣的人,我們也看得很平淡。

李子勳:現在他們就是挺好的人。

觀眾C:現在他們自己理解到了我現在這個狀態,因為你認識本身就對自己有很大好處,所以恢復得很好。

主持人和晶:謝謝您。

觀眾D:我非常贊同這位老先生。別把它當一回事,確確實實咱們科技發展了,時代進步了。1967年,那就是36年前,我一個老同學,和我是同班同學,同在一塊住,同在一塊吃。那個時候如果説是強迫症的話,那還真是強迫症,他非常典型。他每次洗臉,他的毛巾最起碼要涮10次,最起碼是10次。

主持人和晶:你在旁邊數著?

觀眾D:天天都在一塊,有時候還不是10次,幾乎每次洗都是這樣,天天都這樣。

張女士:那是強迫症。

觀眾D:我們當時也不知道什麼症,反正就説,給他開玩笑,就説他這是一種愛好,特殊的愛好。那時候確實不知道什麼是強迫症,現在一晃都50歲,現在挺好,已經發生什麼情況了?那毛巾洗都不洗了,發生這個情況了,所以我個人的觀點就是説,別把它當一回事。

段華:我覺得剛才那兩位從他們的角色,我覺得應當是一個善意的旁觀者,而不是真正走入這樣一個世界,用一種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它,理性地去看待它,去思維它。我知道他們其實挺好心的。

張女士:正常人是不能理解的。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