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實話實説》節目組收到了署名段華的一封電子郵件。這位大學生在信中説,近十年來,一種疾病給他帶來了極大的痛苦,這種病叫做強迫症。有關專家表示,強迫症雖然人們對它了解不多,但實際上幾乎所有人在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有過具有強迫性色彩的行為。最近,在幾所大學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有30%的學生具有強迫性人格。這是怎麼回事?它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如果它出現在你的朋友身上,你該如何與他們相處?人們沒有理由回避這樣一個人群,這樣一個有關心理健康的話題。
主持人和晶:最近有兩位朋友告訴我,説他們得了一種病,困擾了他們很多很多年。醫生把這種病稱為強迫症。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病呢?它會給這些人帶來什麼樣的痛苦?我們今天請來了一位心理醫生。李子勳先生,你好。
李子勳:你好。
主持人和晶:我想首先要告訴大家,就是強迫症到底是種什麼樣的病?
李子勳:強迫症的患者一般就是,他有一個強烈的意向,一個衝突意向,就是他想做去一件事情,或者他産生了一個念頭,但是他同時又産生另外一個意向,就是控制這個念頭或者控制這個行為。這兩個意向是同時産生的,它是對抗性的,一個是要做,一個是不準做。那麼在這種衝突下,他常常會伴隨一種強烈的內心痛苦。在這種情況下,臨床就把它稱為強迫症。
主持人和晶:我想一下我的生活中好像也經常有自己跟自己對著的行為。比如我鎖了門之後我老想回去再檢查一下,這個門到底是鎖了還是沒鎖。還有的朋友告訴我説,他兜裏已經揣著鑰匙了,可是他老要想一想我的鑰匙帶了嗎,老要去摸一下。還有的朋友會説他經常在緊張,或者是集中精力想一件事的時候,他就有一個一直很固定的動作。
李子勳:對,無意識的動作。
主持人和晶:這些動作,像這樣的情況,我們算是也有強迫症嗎?
李子勳:這不能算。比如説一般人發現這個門鎖沒鎖好,他産生了疑問以後,他回去把門檢查一下,這個時候他並沒有一個強烈的控制行為。
主持人和晶:我們會去檢查這個門到底鎖了沒有。
李子勳:會檢查或者重復做一件事,比如説檢查作業,或者檢查一個煤氣,檢查水,或者是反復地洗手,但是如果他沒有一種強烈對抗的意向,這種行為只是他的一個習慣。
主持人和晶:大家注意到了,我跟李醫生説話的時候,旁邊有兩把椅子是空的。主要是有兩位患了這個病的朋友沒到我們現場來,還沒有到。在沒到之前,我們想和李醫生做一件事,就是先告訴大家,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病。最重要的是,想通過李醫生給我們做一個提醒,因為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跟這樣的人接觸,你能不能來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類的?
李子勳:我想首先要考慮到尊重,就是要尊重他們。
主持人和晶:第一,我們先要尊重他們。
李子勳:不要過度地同情他們。因為強迫症病人內心是很追求power(權利)的,但是不要過度地表現出那種同情來,因為同情會使他內心憤怒,但是你又不能非常傲慢,如果你要傲慢,他就會逃避,所以跟他交流就是要坦誠,就是實話實説。你們怎麼想的,比如説你們不懂,你們説我不懂,我要問問你,你的感覺是什麼?你得的病是什麼?就是很坦誠地説,是比較好,而不要用一個很權威的方式,好像要教導他。
主持人和晶:李醫生給了我們一些,比較簡單而好記的辦法。一是要尊重他;第二不要過度同情;第三要實話實説,也就是我們要坦誠相對。掌握了這三個原則之後,我們可以請出這兩位朋友。先認識第一位朋友,段華。有請段華。
段華:你好,和晶。你好,李老師。
主持人和晶:段華你坐我這邊兒。簡單介紹一下,你現在是在工作呢?還是在讀書呢?
段華:我現在是就讀于重慶師範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計算機專業,現在念大三。
主持人和晶:現在怎麼樣?讀書好嗎?
段華:應該説現在的狀態跟10年前判若兩人。
主持人和晶:那麼10年前,你現在回憶得起來那時候最典型的特徵是什麼?你常做的事情是什麼呢?
段華:常做的事最典型的有幾個:一個是特別注意路上的小紙條,因為當時我是班裏的學習委員,我有一個特別好的學習習慣就是有問題提問,把問老師的問題寫在小紙條上,然後放包裏。那個時候病情開始出現了以後,我就對紙條特別過敏,然後從學校到回家的路上,一路看著走,只要一看到小紙條,馬上全身神經都緊張起來。
主持人和晶:就是説在地上,是嗎?
段華:對,地上,隨便一個紙條。因為我就會覺得那是我的,其實我也知道那不是我的,但是已經形成了一種很強烈的條件反射。
主持人和晶:你想去撿它,是嗎?
段華:對,有那種慾望。但是又覺得很臟,因為強迫症還有一點像潔癖。
主持人和晶:那時候你除了經常想看地上的紙條,想去找它之外,你還有沒有別的讓你很難受的?
段華:很難受的就是離開教室的時候。因為那時候我們每張抽屜都要上鎖,我每次離開教室的時候要盯著那鎖,大概最嚴重的時候要盯一個多小時,一直盯著它。
主持人和晶:盯著這個鎖?
段華:對,而且一邊盯著一邊心裏數數。因為數數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快點走。我是倒計數的,就是10、9、8、7、6、5、4、3,一直數到0,然後就準備走。但是剛剛腳一邁出教室,然後又覺得還沒看好,又倒回去,又開始數數。就是這樣反復可能幾十遍。當然是最嚴重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只能説要稍微好一點。
主持人和晶:那時候你才幾歲?
段華:15歲。
主持人和晶:15歲的時候,你跟你的同學在一起的時候,如果你有這樣的慾望,或者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你會告訴他們嗎?
段華:不,肯定覺得這是很丟人的事。因為我一直有一種錯誤的想法,就是認為意志頑強的人是不會得這種病的。如果我的意志足夠頑強,那麼我一定可以自己戰勝自己。當時有一種很幼稚的想法。
主持人和晶:你有沒有給你的爸爸媽媽説你有這種難受的行為?
段華:當時沒有跟爸爸媽媽交流。因為當時這也可以説是我父母在教育上的一個失策。因為從小他們就比較關注我的學習成績,反正只要成績好就説明一切都好。
主持人和晶:所以就沒有在意你其他的行為模式和別的同學不一樣的地方?
段華:也沒有在意。當時完全沒有心理健康這種概念。
主持人和晶:你當時聽到這個病的名字,你緊張嗎?
段華:當時根本沒概念。
主持人和晶: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病?
段華:不知道。當時一聽可以休學,樂壞了,可以玩了。
主持人和晶:你那時候有沒有覺得你身邊的朋友、同事、老師,或者是你的家庭他們怎麼對你?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段華:當時消息最開始封鎖得很嚴。
主持人和晶:誰在封鎖消息?
段華:我爸媽。因為是這樣,我親戚説這件事千萬不能張揚出去,這是醜事,會引起別人的歧視。然後就到醫院搞了一個假證明,就是急性腎炎,拿到學校就説段華患了急性腎炎,不能參加中考了,因為那時候距離中考只有兩個月的時間。
主持人和晶:就是怕大家叫你神經病或者對你不好?
段華:對,肯定就是這樣的。
主持人和晶:段華是主動寫電子郵件跟我們聯絡的一個朋友。你想在10年前,他們的家是那樣地封鎖這個消息,到今天主動跟我們節目組聯絡,告訴我們他的經歷,然後願意在這麼多朋友面前把自己的這些行為表述出來,這個差別很大,是不是也能夠説你的病完全好了呢?
段華:還不能這麼説,但是可以説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因為我現在敢於面對去公眾了,而且現在特別好的。我爸媽都特別高興的是要到外面館子吃飯,要走親戚,要交朋友,要跟家人一起出去旅遊。
主持人和晶:你原來這些事是從來不做的?
段華:不敢想象。在幾年前都不敢想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