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美軍虐俘醜聞會演變成何種風波?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9日 14:56)
中新網消息:全球安全組織昨天發表署名文章,對駐伊美軍虐俘事件到底會演變成一場什麼樣的可怕風波進行了分析評論。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一週前,就在布什政府在虐俘醜聞善後問題上焦頭爛額之際,杜克大學教授、前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彼德 費維爾向公眾描述了白宮可能要應付的最可怕的形勢:“某位高層官員--甚至可能是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本人--在某份備忘錄上簽了字,暗示上層准許對犯人進行性羞辱。”
很不幸,事情的發展竟被費維爾言中。5月24日出版的《紐約客》雜誌上將出現著名記者西摩 赫什的文章,裏面將披露有關拉姆斯菲爾德批准使用殘酷方法對伊拉克犯人進行審訊的證據,這些審訊方法包括對犯人進行生理上的“高壓手段”和“性羞辱”。
獲知消息後,五角大樓立刻發表聲明,稱這篇文章是“怪異而陰險的”,“而且充斥著錯誤和匿名的臆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五角大樓並沒有在聲明中詳細指出文章中到底有哪些錯誤,人們只會認定這無非是國防部典型的毫無説服力的否認措辭。拉姆斯菲爾德急著“詆毀”此篇文章的努力適得其反,國會武裝部隊委員會重要成員卡爾 萊文稱,赫什的文章使這起醜聞上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
幾週以來,五角大樓一直辯稱阿布 格萊布監獄的虐俘事件純粹是因為那裏士兵管理鬆懈導致的。而陸軍負責調查此事件的安東尼奧少將也得出相同的結論。然而,如果事實與官方公佈的調查結果相反,如果恰恰是監查阿布 格萊布監獄的上層官員制訂了虐待方案,那麼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出現呢?美國公眾並沒有什麼智力問題,事實暴光得越多,大家就越發現這起醜聞似乎並不是什麼一小撮士兵目無軍紀的行為。那麼在美軍從下至上的等級鏈條上,到底誰會是那個落馬的最高級別官員呢?
分析家約翰 派克説:“這就是問題所在--虐俘行為到底是因為缺少上級督導而造成的,還是正由於有了上層的督導而做出的呢?”
武裝部隊委員會委員艾倫 陶斯徹議員一針見血地指出,對醜聞的調查應當集中在最高層文人官員身上。“他們(虐俘士兵)是照命令辦事,而命令正是來自於五角大樓。”
陶斯徹議員稱,其實虐俘醜聞早在2002至2003年就已經打下了伏筆。當時五角大樓的那些文人官員們對於中央情報局遞交的有關薩達姆威脅的情報非常不滿,於是他們在國防部內部挑選了一批鷹派人物建立起一個“情報作坊”,專門生産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類的情報。在促成戰爭爆發上,這些人可謂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紙裏包不住火,這些所謂情報最終還是被戳穿。陶斯徹議員稱,與來自最高層的有關製造伊拉克武器威脅情報的壓力一樣,駐伊美軍司令桑切斯中將也在相同的壓力下于去年11月19日將阿布 格萊布監獄的管理權移交給第205軍事情報旅,而曾在關塔那摩灣監獄表現“出色”的傑弗裏 米勒少也走馬上任開始改造阿布 格萊布監獄。
分析家派克説:“米勒被派來將阿布 格萊布改造成一座情報生産中心,而不是一所關押設施。”《日內瓦公約》的某些條款也遭到了違犯。關塔那摩關押的是“基地”組織嫌疑犯,阿布 格萊布關的只是伊拉克戰俘,兩者間的差別即便盲人也是了然於心。但在情報高於一切的前提下,這些差別被美國官員“不小心”遺漏了。根據國際紅十字會的報告,這座監獄中有70%到90%的犯人是被誤抓的。
中央情報局一名前任反恐官員説:“白宮對從犯人身上榨出的可憐的情報量很是惱火,叫喊著要得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抵抗領袖的情報。軍方指揮官們感受到了這種壓力,並把壓力理解為捲起袖子(使用任何手段)。”
誰要為虐俘事件承擔最終責任,這個問題無疑至關重要。如果這些行為只是該監獄一小撮流氓憲兵的粗野行徑,那麼負責所有伊拉克監獄事務的賈尼斯 卡平斯基准將會成為落馬的最高官員,風波範圍也會被控制在陸軍之內。但如果軍方情報官員是根據拉姆斯菲爾德的秘密指令行事,那麼聚光燈肯定會越過卡平斯基將軍和憲兵們,打到更上層人物的臉上。
白宮發現自己正在一個個失去共和黨內的盟友,民主共和兩黨均公開呼籲對虐俘醜聞進行深入調查。布什政府在軍方也找不到什麼支持。一位退役軍官稱:“對軍官來説,這起醜聞令人髮指,它讓所有人丟盡了臉。是五角大樓內諸如坎波恩這樣的文人官員在想方設法遮掩此事,而絕不是軍方。我認為拉姆斯菲爾德應當滾蛋了,因為他已經失去了軍官界的信任和尊敬。”(固山)
責編: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