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半月談》文章:農民眼裏的“主角”啥模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0日 10:21 來源: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半月談消息:在新農村建設中要突出廣大農民的主體地位,就要從他們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問題入手。那麼,農民自身是如何看待他們的主體作用的?他們的困惑和期盼又是什麼?春耕時節,半月談記者走進田間地頭,傾聽農民兄弟描繪他們心目中的主角形象。

  農民不喜歡的東西,硬讓搞也搞不起來

  馬宜場(山東省魚臺縣谷亭鎮姜莊村村民):農村是咱農民生産生活的地方,在自己的家鄉搞建設,當然離不開農民。農民對自己的家鄉最熟悉,只有農民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好多地方咋呼著蓋小樓、別墅,咱農民知道什麼樣的房子住起來最方便。看報紙上説,有的地方農民住進了樓房裏,還要費很大勁往上運糧食,農具也沒地方擱。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嗎?農民也最了解自己有多大能力,知道有多少錢辦多少事。農民喜歡的文化生活也跟城裏人不一樣,我們喜歡有鄉土味的東西,自己組織起來,自己樂呵樂呵。去年我們村裏組織起了秧歌隊、腰鼓隊,村裏的大喇叭一響,就都湊過來,定期排練,大夥熱情很高,全村有100多名村民參加進來。農民不喜歡的東西,硬讓搞也搞不起來。

  劉儒林(陜西省旬邑縣職田鎮車村村民):改善村容村貌是件好事,但像我們這樣的貧困地區,畢竟還有很多農民不富裕,蓋新房、修新路一定要符合實際,尊重我們的意願,不能為了整齊劃一搞“一刀切”,讓農民借債搞建設。

  這幾年我們村移民搬遷、修建新村,100多戶建起了新房,但沒給農民造成負擔,原因就是新村規劃考慮了農民實際。給我們設計的有兩層樓房、大面積套房和簡易平房3種戶型,分別是7萬、5萬、3萬元左右,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自由選擇。我家裏種蘋果樹十幾年,有積蓄,選擇了兩層6間的樓房。你再看我們這村,現在村道大部分還沒有鋪水泥,也是考慮到農民蓋房花費大,沒錢集資,準備等兩年再説。

  王衝(江西省贛州市南康縣潭口鎮金塘村村民):建設新農村頭緒很多,關鍵要解決主體問題,是“要我建設”還是“我要建設”。我們黨員應該首先&&宣傳,把中央最新的“三農”政策向農民講清楚,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其次是&&解決農村難點問題。一是行路難。過去是“天晴一把刀,落雨亂糟糟”,現在把水泥路修到家門口,群眾感受最深。二是用電難。過去電壓低,電視沒法看,用電高峰時電視機就成了擺設,去年冬天村裏找有關部門解決了這一問題。三是吃水難。以前村裏的婦女一早上要挑五六擔水,非常辛苦,現在水塔修好了,婦女們“得解放”,感受最深。四是改廁。過去農村廁所又臟又臭,現在用了三格式廁所,農村衛生狀況煥然一新。五是遷墳。以前家家戶戶門口都建有墳地,“人鬼混居”幾十年都解決不了,現在通過各種辦法把這一難題解決了,群眾非常歡迎。

  點評:目前不少地方已經冒出了與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相悖的苗頭,一些地方將政府的需求、領導的意願淩駕於農民的需求之上,按照“欽定”的統一標準,搞所謂的新農村建設達標競賽或創建評比,甚至要求“用城市規劃的理念搞新農村建設規劃”。如果這些行為不被有效制止,就有可能把新農村建設搞成“忽悠”農民和折騰農民的“害民工程”。

  “因地制宜”抓發展,政府應搞好服務

  焦新社(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市鄉高廟村村民):政府部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發展生産上,而不僅僅是修幾條路、刷幾面墻、打掃打掃衛生。生産沒發展,手裏沒有錢,房子修得再好還不是個“空殼子”?抓生産不可能“天上掉餡餅”,主要靠農民自己。農民抓生産與政府抓服務不矛盾,科技服務的支撐尤其重要。我提出的“小麥、西瓜、紅薯”間作技術提高復種指數,在臨潼曾大面積推廣;我引進育種的新品種紅薯,畝産量比普通品種增加1000公斤左右,這都離不開政府的科技支持。

  余的娜(安徽省旌德縣白地鄉洪川村黨支部書記):保證農民的主體地位,“因地制宜”很重要。這些年,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搞退耕還林,一些地方只顧抓面積、趕進度,不搞調研,也不聽農民的意見,不管有沒有效益,不管樹種適不適合當地,一弄成千上萬畝,連良田都種上了,浪費非常大。看著真讓人痛心啊,國家花了這麼多錢,農民卻得不到實惠。

  我們農民對建設新農村有兩怕:一怕光喊口號不幹活,二怕盲目冒進搞突擊。對不按經濟規律、不顧當地實際情況,為了政績亂搞的幹部,上級要把他們攆回家,追究他們的責任。

  點評:一些官員把新農村建設看成了“拆舊村建新房”,這樣的政策曲解難免不氾濫出又一批“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事實上,生産發展、生活寬裕才是第一要務,為此政府責無旁貸。以增收為中心,尊重農村實際和農民意願,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新農村建設才能得到農民真心擁護。

  農民要聯合起來闖市場

  賀國立(山東省萊陽市河洛鎮河洛村村民):建設新農村強調農民是主體,但農民不能單打獨鬥,聯合起來才能力量大。就説農民增收,一家一戶的農民勢單力薄,所以要聯合起來闖市場。這幾年,我們搞起了奶牛合作社,通過胚胎移植,讓黃牛生出了小奶牛,買一頭奶牛要1萬多元,搞黃牛改奶牛,只需要3000多元。合作社負責統一購進飼料、技術指導、衛生防疫,還經常請專家來講課。合作社還與青島的雀巢分公司簽合同收購牛奶,價格有保證,解決了咱們養牛戶的後顧之憂。我家現在奶牛存欄60頭,年收入二三十萬元。

  羅平增(湖南省瀏陽市古港鎮村民、鎮蔬菜流通協會會長):發揮農民的主體性需要有農民自己的組織,過去基層政府喜歡替農民包打天下,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我們蔬菜流通協會是由全鎮十幾個大戶組織起來的,一切按市場化運作。你們可以去調查一下,這樣的操作模式更有效。現在我們鎮每天銷往長沙、南昌等地的蔬菜最少有3萬斤,多的時候有10萬斤。協會與農戶簽訂了收購合同,收購菜價比以前提高了不少,農民賺了錢,流通大戶也賺了錢。

  點評:中國農業之弱,很大程度上在於中國農民缺少有效運轉的組織。農民組織的健康發育,離不開政府創造的良好環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指出,要鼓勵、引導和支持農村發展各種新型的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發展農村法律、財務等仲介組織,為農民發展生産經營和維護合法權益提供有效服務。

  新農民,要在實踐中成長

  余的娜:沒有新型農民就沒有新農村,如果農民光“等、靠、要”,自身素質不提高,國家給錢、給項目,也利用不好。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農民嚮往進城,千方百計找機會進城去當城裏人,有能力的更是呆不住。光靠留在家裏的“老弱病殘”,搞不出什麼大名堂。國家要形成一個激勵機制,想方設法調動這些年青有為的農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為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留在農村創業。

  姚明強(湖南省益陽市南縣烏咀鄉村民):農民做主體,民主管理是重要一條,首先要保障我們農民的參與權與議事權。現在農村學校收費、鄉鎮收費,沒有哪一項是徵求了農民意見的。有許多繳費項目,雖然説是自願,但對於農民來説就等於強制。我們這裡學校每個學生收200多元的搭餐費,每學期還要繳25元飲水費,還有幾十元的教輔資料費,都説是自願繳納,可是你要是不繳,孩子就上不了學,上了學也得受氣。你説農民的權利體現在哪?

  點評:培養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當務之急。新農民從哪來?政府的相關教育培訓是重要環節,但更重要的則要靠農民在生産實踐中、在鄉村治理中逐漸培養。以農民“素質低”為由就撇開農民的做法理應休矣。新農民的成長髮育不是一蹴而就,我們亟須建立並完善體制機制,讓農民獻言獻力、發揮聰明才智,體現在其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