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0日 10:09 來源:
| |
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 |
新華社半月談消息:
網絡民意匯入中南海 溫總理看到“信心和力量”
據權威部門統計,目前我國網民已達1.11億,佔世界網民總量的11%,成為世界上一個龐大的網絡群體。而以即時、互動為特點的網絡傳播方式,更為公眾表達民意、參與經濟社會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輿論平臺。網絡的“輿論場”作用,日益受到中南海高層的重視和肯定。
2003年,新華社首次披露中央高層領導對網絡的重視:胡錦濤總書記在非典時期視察廣東時,對一位參與防治非典的一線醫生説:“你的建議非常好,我在網上已經看到了。”而溫家寶總理視察北大抗非典工作時説:“我在網上看到同學們在留言中表達了同全國人民一起抗擊非典的決心,令人感動。”“總書記、總理也上網”,一時成為網民熱議的話題。
據悉,除了高層領導親自上網了解民意外,中央和國務院設有專門機構,每天從網上蒐集重要信息,以“互聯網輿情”形式提供給領導人參考,網絡輿論成為一種“公開的內參”。去年兩會期間,新華網在溫總理中外記者會之前推出“總理記者招待會,你有何問題問總理?”網民踴躍發表意見提出幾百個問題,溫總理一一瀏覽,並動情地告訴記者們:“他們對國事的關心,深深感動了我。他們許多建議和意見是值得我和我們政府認真考慮的。”
今年兩會,網民通過網絡提出的問題更多,竟達幾十萬條!溫總理會見中外記者時再度公開肯定了這種“民意直達高層直通車”溝通方式。溫總理在開場白中説:“兩會受到廣大群眾的關注……單是人民網、新華網、搜狐網、新浪網和央視國際網不完全統計,給政府提出的意見和針對總理本人提出的問題就多達幾十萬條。我從群眾的意見中感受到大家對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種信心和力量。”網友點評説:“可以看出,溫總理對網絡非常了解,經常上網。互聯網為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我們黨的政治智慧和執政智慧,恰恰就體現在這種善於學習、與時俱進的實事求是的品格上!”“總理的開場白,充分證明了我國高層對網絡輿論的重視!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意味著中南海利用互聯網促進民主,下情上達,與民意的互動進入一個新階段。”
直播間破天荒設到中南海,政府網建設提上國務院常務會
在注重網絡輿論、加強下情上達的同時,新一屆政府也努力改善上情下達工作,加緊政府網站建設,打造政府與民眾直接溝通對話的新平臺。
2006年元旦,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簡稱中國政府網)正式開通。政府網的開通,被認為是推動政府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國務院強調,搞好政府網建設“對於促進政務公開、改進公共服務、提高行政效能,便於公眾知情、參與和監督,具有重要意義”。
2005年12月28日,就在政府網開通前夕,溫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情況彙報。會議指出,建設並開通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是推進政府管理方式創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消息人士指出,“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政府網站建設,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從中可以窺見中央領導對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重視程度”。
網民注意到,政府網試運行期間,破天荒地把直播間設在了中南海的會議室,多次直播國務院的專題會議;政府網還把2000年以來的200多期國務院公報悉數搬上網站。政府最高層會議同步直播,文件上網,不僅體現政府對人民“知情權”的尊重,更體現了政府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誠意。新華網總裁、中國政府網負責人周錫生認為:“互聯網一小步,政府改革一大步”,政府網的開通,以實際行動表明了推進政府管理方式創新的決心。
目前,從中央部委到縣級政府均建有網站,政府信息公開程度不斷提高。據悉,中紀委、公安部等黨和政府部門也已開通專門網站,在互聯網上蒐集群眾舉報,實現與網民的互動。互聯網跨越了地域疆界,突破了組織界限,實現了黨和政府與普通群眾的直接溝通。
海內外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政府網的開通,標誌中國民眾與政府開始真正進入互聯網上“面對面”的時代,政府網將對政府管理方式産生一系列衝擊和深刻影響,有可能引發一場政府職能轉變的革命性變化。
倡導“行業自律、自我管理”,促進網絡健康發展
毫無疑問,在信息時代,網絡輿論逐漸成為政府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的一個重要渠道。近年來,中南海高層重視網絡輿論反映的民意,並迅速作出回應。
人們看到,2003年湖北打工青年孫志剛因無“暫住證”在廣東被“收容”致死,消息在網絡上激起強烈討論,引起政府高度重視,實施21年的《城市流浪人員乞討收容遣送辦法》隨之被廢除,許多地方開始取消“暫住證”;2005年湖北佘祥林“殺妻”冤案曝光,再次掀起一波網絡輿論大潮,推動了死刑案件的審判程序改革,死刑核準權統一收歸最高人民法院行使;而從前兩年北京大學生硫酸“潑熊”事件、教授“論文造假”事件到最近女青年“虐貓”錄像事件等,均在網上引起強烈關注,進而延展到道德層面的反思和法律立法方面的討論……種種事例表明,網絡輿論的影響及作用日益顯著。
不過,中南海高層在肯定網絡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網絡現存的一些問題:如一些商業網站為提高“點擊率”,或炒作名人明星緋聞,或不負責任地披露所謂“內幕”消息,或發佈虛假新聞、虛假廣告和色情有害信息等。為此,中央一再強調對網絡進行依法管理。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強調:“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型媒體對社會輿論的影響”。
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溫總理也指出:“每一個公民都有利用互聯網的權利和自由,但同時要自覺地遵守法律和秩序,維護國家、社會和集體的利益。”在回答外國記者有關互聯網問題時,溫家寶進一步明確表示:“中國對互聯網依法實行管理,同時我們也倡導互聯網業界實行行業自律,實行自我管理。”溫總理強調:“網站要傳播正確的信息,不要誤導群眾,更不能對社會秩序造成不良的影響。這些規範作為職業道德,應該得到遵守。”溫總理的這番話,清晰地傳遞了中南海高層促進、規範互聯網健康發展的大思路。(記者 林雙川)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