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專訪袁隆平院士:中國農民依靠種糧也能致富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6日 15:16)

  新華社三亞4月16日電(記者王英誠 周正平)“中國人多地少,種植傳統品種的水稻很難使農民致富。但通過我們多制好種,可以支持廣大的農民兄弟通過種植糧食‘曲線致富’。”著名水稻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袁隆平説。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正在此間召開的“2004年全國雜交水稻新品種展示會”會議現場,袁隆平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這位年近76歲高齡的老科學家表示,中國大力研究雜交水稻只有一個終極目的,那就是通過提高糧食産量來實現廣大農民的富裕。

  袁隆平指出:“以往,研究提高水稻的産量是為了解決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但在今天,我們的研究應該更主要地為國家的經濟結構調整服務。”近年來,農産品價格連年下降,農民單純依靠種糧實現富裕,是比較困難的。

  在今年的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袁隆平提出了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的糧食安全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對糧食安全的保障作用、切實保證一定規模的糧食播種面積、切實保護和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等4條建議,為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獻計獻策。

  袁隆平主張鼓勵農民不要用全部農田種植糧食,而應種植效益更高的作物。但如果大多數的農民都不種植糧食,中國的糧食安全就會出現問題。袁隆平認為,當前影響中國糧食生産的因素很多,如農村建設城鎮化、大規模的退耕還林、退田還林等。他説:“要真正解決糧食問題,惟有從農業生産的科技含量入手,通過先進的農業技術來保證農民增加收入和中國的糧食安全。”

  袁先生把他的“曲線致富論”歸納為:提高糧食作物單産水平,在保證糧食總産量的同時,農民可以拿出多餘的土地去種植效益更高的作物,最後使農民實現富裕。

  1974年,袁隆平利用在三亞南紅農場發現的特殊不育野生稻資源,成功地突破了對雜交水稻的研究,從此把雜交水稻和袁隆平這兩個耀眼的名字牢牢留在了世界農業發展史上。

  眼下,袁隆平正在海南親自領導一項前所未有的“超級雜交稻”研究,目標畝産是900公斤。據了解,這個項目的第二期研究目前已經成功,畝産可達800公斤以上。“時間不等人啊!如果再不加大研究力度,我們都很有可能會落在別人後面了。”但袁先生對他研究的超級稻項目充滿了信心。

  從1968年開始,來自湖南的袁隆平幾乎每年冬天都到海南島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工作。一轉眼30余載過去了,從1974年選育出“雜交水稻”起,袁隆平已經在海南選育出了數十個“雜交水稻”品種,並將育出的大批種子在全國大面積推廣,使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已經佔全國水稻種植總面積的50%以上。

  袁隆平認為,“超級雜交稻”研究的第二期目標實現後,中國的稻田可每畝增産150公斤,按年推廣2億畝計算,每年能增收300億公斤,可多養活7500多萬人口,這對“誰來養活中國”是一個有力的回答。

  雖然已經76歲高齡,但袁隆平對“超級雜交稻”的早日成功依然是壯心不已。第二期超級稻研製成功後,他將和其他科研人員立即着手第三期超級稻的研製,此階段研究難度將高出前兩期。目標畝産900公斤,他希望能搶在2008年,即在他80歲的時候取得成功。

責編:楊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新聞會客廳》:我為農民辦實事(2004/04/15/ 21:48)
  • 一季度湖北農民收入大幅增長(2004/04/15/ 13:49)
  • 重慶:假農藥坑農 消委維權農民獲賠(2004/04/15/ 10:45)
  • 《半月談》:農民工社會保障現狀調查(2004/04/13/ 13:52)
  • 2003年農民人均承擔稅費比上年減少20元以上(2004/04/11/ 17:37)
  • 黑龍江:“直補”農民18億元 人均增收80元(2004/04/11/ 10:14)
  • 關注農村稅費改革 警惕農民負擔反彈之隱患(2004/04/11/ 09:38)
  • 2004年農業稅減免政策明確 黑吉兩省先行(2004/04/15/ 10:36)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