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新聞雙行線(4):振興東北、民企、政績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7日 20:28)
CCTV.com綜合消息:事物總有兩面,新聞也不例外。兩會聚集世界目光,媒體觀點各有不同,“兩會新聞雙行線”帶來正反兩種聲音。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振興東北■
【工人日報】56億元投資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高技術
為加快貫徹落實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批准啟動了第一批共60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高技術産業發展專項,總投資56億元。
這批專項的目的就是採用高技術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展新興産業,推動東北地區的産業結構調整。目前,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大連市已開始全面實施這批專項。
【新華社】靠要錢要不來東北國企的振興
兩會上不時可以聽到這樣的議論,即借中央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機會,通過中央的財力支持來解決東三省國有企業的鉅額債務和負擔問題。簡單地説就是政府對國有企業注入鉅額資金,為企業消除“舊賬”。
單純給錢、給項目甚至給優惠政策,而不觸動根本體制的做法,能夠實現東北振興的目標嗎?
這還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舊有思維。政府的主要力量應該致力於建立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以及從事公共事務管理等。這種做法,對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意義,遠勝於給東北幾個所謂的大項目,或者給東北一大筆資金。下好改革這招棋,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滿盤皆活。
■民營經濟■
【新華社】民營經濟是促進發展重要力量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任文燕代表全國工商聯在大會上發言:《民營經濟是促進社會生産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任文燕指出,黨和國家已經將民營企業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充分肯定了他們的地位和作用。而民營企業家們發展起來後,人生理念已經從養家、致富,轉向了産業報國。現在民營企業家參與光彩事業項目近萬個,投資近500億元,使500萬人脫貧。全國2300萬個體戶和近300萬傢俬營企業,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絕大多數是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創業致富的。[全文]
【國際金融報】民營經濟需要“一視同仁”
由於舊有觀念的影響和體制慣性的作用,民營經濟在取得“一視同仁”社會地位,通過公平市場競爭健康發展方面,仍然面臨諸多迫切需要加以解決的問題和障礙。
在觀念和認識上,對民營經濟發展的詬病、猜忌、輕視,甚至歪曲性的指責等在很多地方、很多方面依然存在;在市場准入上,大多數政府行政控制力較強的行業,名義開放、實際不開放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在服務力度上,民營經濟長期被置於體制外,各級政府對民營經濟主動指導、積極服務不夠;在權益維護上,以種種理由和方式干擾民營企業正常經營活動,在民營企業權益保護中的行政“不作為”,使民間投資主體的財産權得不到依法保護等情況仍然一定程度存在。
■節假日■
【新華社】百名香港委員提案 增設民族節日為法定假日
正在出席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的百餘名香港特區全國政協委員在一份提案中建議,增設清明、中秋等民族節日為法定假日。
提案指出,清明掃墓祭祖,中秋闔家團員,端午悼念愛國先人,重陽登高敬老,這些傳統節日,在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經發揮並繼續發揮着作用,這是有目共睹的。法定這些節日為假日,其實就是肯定民族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全文]
【南方周末】不要拔高法定傳統節日的作用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法定節日、傳統節日種類繁多,總體上並不缺節。但真正缺少的是先進合理的過節方式,因為,不管是什麼節,普遍是當作一個“吃喝節”來過。以此看來,只要過節的觀念不變,不管是增加多少節或是法定多少節,無非給同胞們再增加一些吃喝的藉口罷了。
其實,實現民族復興與傳統節日無關。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但日本的節日並不都是日本人自己的。美國就更談不上“傳統”了,但人家在短短一二百年的時間內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它們的成功之處就在於積極汲取外來的先進文化,並使之“本地化”。
人為地“拔高”傳統節日的作用不僅沒有必要,而且也力所難及。[全文]
■新北京■
【北京晚報】“新北京”是要把北京建設成人居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劉淇昨天下午在參加北京代表團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説,“新北京”不能簡單理解為“高樓大廈”,應該以人為本,把北京建設成為人居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新奧運”強調人文奧運,奧運要給人民帶來利益。
為了使科學發展觀能夠在首都發展中得到落實,今年北京市將有一系列的措施出臺。劉淇説,今年要把城市規劃做好,形成“兩軸、兩帶、多中心”的新格局,而且要把原來的核心地帶保存下來,把功能疏解,使北京空間跳出單中心的格局。
【新華社】北京城市規劃不合理造成交通擁堵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長王岐山7日坦陳,目前北京交通擁堵的核心問題就是城市規劃佈局。
由於城市功能基本聚集在五環路以內,機關、學校、娛樂場所等公共設施均分佈在城區,造成巨大的交通流量。王岐山説,經過多年發展,隨着北京現代化的進程,原來的城市規劃顯現出巨大成績,同時也暴露出越來越多新的矛盾。[全文]
■政績觀■
【新華社】專家建言幹部考核:政績觀應有“綠色”標準
2004年3月2日,兩會前夕舉行的中國科學院“科學與社會”系列年度報告發佈會上,近年來聲名鵲起的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首席科學家牛文元語出驚人:建議用5大“綠色”標准考核新時期的幹部政績。
“今後考核一個幹部,主要看當地經濟發展效率和質量改善了沒有,能源資源消耗速率下降了沒有,區域生態質量改善了沒有,經濟社會是否協調發展,義務教育成果鞏固了沒有,環境污染治理和清潔生産水平達標了沒有。” [全文]
【新華網】莫讓政績成“政疾”
“政績”做給領導看,是當前虛假政績工程氾濫的重要原因。“對上有交待,對下不交待。”長期在基層工作的甘肅代表安永紅説,這是一種令人憂慮的現象。“上面一句話,下面跑斷腿”,盲目服從的背後存着私心,逐着私利,“説白了,還不是為了提拔?”
某市公務員的一份調查顯示,在制定一項面向市民的服務政策時,考慮“如何最讓老百姓滿意,獲得方便實惠”的只有44.14%。
“莫讓‘政績’成‘政疾’,那些虛招式要不得。幹部幫助老百姓辦點實事,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超越經濟發展階段,拔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四川甘洛縣新市壩鎮木古足村黨支部書記木基以布代表感慨萬千。[全文]
>>進入“兩會視點”
>>進入“兩會專題”
(揚國整理)
責編: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