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在國家公務員錄用過程中,身份和地域的限制已逐漸打破。據不完全統計,僅自1996年以來,我國共有17188位農民(含轉制)從公開選拔考試中脫穎而出,走進地方國家機關的大門,成為國家公務員。
“這表明我國錄用行政機關幹部的傳統人事制度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分配、派遣、調動等沿用數十年的進入方式,已被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擇優錄用的新型公務員錄用制度所取代。”人事部有關負責人充分肯定了這一變化。
城鄉有差別、身份定結果。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儘管幹部人事制度在不唯身份、五湖四海選人方面做過一些努力,但脫不出“身份”、“戶口”、“轉幹指標”等政策框框的限制。普通工人、農民要想進國家機關大門,必須通過參軍提幹、高考或“代幹”、“轉正”方式。而各級機關一般僅選調有所謂本地戶口的工作人員,外地戶口的人員幾乎沒有機會問津。身份和地域兩大限制,使許多優秀人才望“門”興嘆。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幹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步伐也不斷加快。黨的十四大報告提出,要儘快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要完善公務員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國家行政幹部隊伍。1993年,國務院頒佈《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提出錄用國家公務員要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採取考試與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1994年,人事部頒佈《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初步建立國家公務員“凡進必考”的錄用制度。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開始走上了法制化、規範化軌道。
1995年,我國第一批農民以“考”的形式當上了公務員。當時,吉林省青年農民祝佔興等13人通過競爭激烈的選拔考試,當上了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國家幹部”——公務員。這一突破在當時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現在,這種打破身份和地域限制,唯才是舉的公務員選拔方式已在全國30多個省市區全面鋪開。
“新型公務員錄用制度打開了國家行政機關面向社會的一道大門。它為選拔優秀人才創造了一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環境,使政府人事管理更趨於科學化、法制化,而且對樹立機關勤政廉政形象、提高公務員隊伍素質,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人事部的這位負責人認為,“這一制度也遏制了以往暗箱操作在招錄工作中産生的弊端,如果沒有真本事,遞條子、找路子、走門子都不會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