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救災款去向審計怎樣突破:總理親自點題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30日 08:19)
中國青年報北京6月29日電 李金華審計長的審計報告中關於雲南省大姚縣地震救災資金被滯留、被擠佔挪用的消息,近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審計署是怎樣審計出這些問題的?今天下午,記者對審計署社保司司長姜洪進行了獨家專訪。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總理指示對救災資金專項審計
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雲南省大姚縣境內連續發生芮氏6.2級和6.1級地震。“7 21”地震涉及楚雄州、大理州、麗江市的8縣19鄉159個行政村,受災群眾32萬多人。“10 16”地震涉及楚雄州、大理州、麗江市的9縣21鄉161個行政村,受災群眾28萬多人。兩次地震發生後,雲南省籌集的抗震救災款物折合人民幣3.6億多元。
除夕前一天,溫家寶總理在聽取審計署的工作彙報時,明確指示要對救災資金進行專項審計,以切實保障受災群眾的利益。審計署黨組迅速做出決定,對大姚地震救災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
今年3月18日,以審計署社保司司長姜洪為組長的審計組,進駐雲南省,開始對大姚救災資金進行審計。審計組的22名審計幹部分別來自審計署社保司、昆明特派辦、長沙特派辦、武漢特派辦、太原特派辦和山西審計廳6個單位。
審計組先後對雲南省本級、楚雄州本級及所屬大姚縣、姚安縣、永仁縣、牟定縣、元謀縣和大理州本級及所屬賓川縣、祥雲縣以及麗江市本級及所屬永勝縣、華坪縣安排和接收的2003年雲南大姚“7 21”、“10 16”地震救災資金進行了就地審計。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審計任務。
調查底稿堆起來1米多高
姜洪司長告訴記者,李金華審計長的報告提及的是“雲南大姚地震救災資金”的審計,但實際上,審計幹部走遍了受災的9個縣和大部分受災鄉鎮,抽查了94個恢復重建項目,並對266戶災民接收恢復重建補助款和救災物資情況進行了核實,行程5萬餘公里。可以説,整個審計過程都是嚴格按照審計署《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實施的,所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反復核實、有充分證據支撐的,每項數據都是由眾多數據匯總而來、經過反復計算、十分準確的。
審計長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報告中涉及“雲南大姚地震救災資金”審計的內容只有數百字,但是審計幹部調查的底稿堆在一起有1米多高。
為掌握第一手資料,審計人員必須克服當地山高路險的困難,深入到受災居民家中了解實情,按戶核定。
參加審計的一位處長介紹説,有個審計小組一行兩人,從麗江市永勝縣期納鎮趕到東風鄉政府,路程51公里,全是土路陡坡,一側是懸崖峭壁,一側是萬丈深淵。審計人員坐在一台已使用14年、車門把手都掉了的車中。坐在顛簸搖晃的車上,審計人員發現,車每次轉彎時,車尾都已離開了路面。
其中一位經歷豐富的老審計説:“我從事審計工作20多年,這一次最苦最險。”
專人周旋抗干擾
大姚縣曇華鄉每戶建築補助10萬元的標準引起了審計組的注意。什麼人能夠搬進居住,成為審計人員胸中的謎團。為此,審計人員不辭辛苦,三下小興廠村,對已確定的入住戶進行抽查,查出了曇華鄉部分幹部以權謀私侵佔災民住房問題。
該村地處群山環抱的半山腰,彝族同胞散住在山上、山腰、山下,有的地段連路都沒有,需要爬過去。工作人員在小興廠村委會前看見對面村民小組的災民家人進人出,中間僅隔一個不算太大的峽谷,可來回卻需要花4個小時。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他們終於查實了曇華鄉副鄉長李某以權謀私侵佔三套高標準災民住房和瀆職等問題。
為了儘快打開局面,審計組借助新聞媒體在雲南全省做了大姚地震救災資金審計公告;為了婉拒少數民族的好客,審計組每到一地,總是反復重申“八不準”;為了擺脫便衣警察的跟蹤,審計組直接指明這是不妥的行為,應當立即糾正;為了排除有些鄉村幹部對入戶調查的干擾,審計小組安排專人與他們“周旋”,保證災民能夠講出真實情況。 記者 劉世昕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