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解讀《關於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

來源:央視網 | 2025年03月31日 15:28
央視網 | 2025年03月31日 15:28

  央視網消息: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牛育斌介紹,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涉企收費問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提出明確要求。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四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研究起草了《指導意見》,經3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後於近日印發實施。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仲介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等各類主體在向企業提供服務過程中的收費,是企業普遍關心、涉及企業切身利益的問題。近年來,相關部門針對涉企違規收費問題開展過多次整治,取得了積極成效,涉企收費項目逐步減少,收費行為更加規範。但涉企收費涉及主體多、領域廣,部分收費主體通過形形色色的方式“鑽空子”“打擦邊球”,違規收費問題仍時有發生,呈現複雜性、反復性、隱蔽性的特點。有的收費主體利用強勢地位或信息優勢將本應由自身承擔的成本通過收費的方式轉嫁給企業,有的借助行政權力和影響力“搭車收費”,有的利用市場優勢地位設置不合理收費項目或收費過高。這些違規收費行為不僅增加了企業成本、加重了企業經營負擔,也破壞了營商環境、影響了市場公平競爭,需要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進一步加大違規收費治理力度。

  《指導意見》堅持問題導向,提出針對性舉措,也將此前整治行動中一些好經驗好做法,以及地方開展的有益探索,提煉上升為制度化機制化安排,聚焦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行政審批仲介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經營自然壟斷環節業務的企業等涉企收費主體,強化防治、常治、懲治、根治,提出七方面重點任務,主要包括: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通過制定清單給企業一個“明白賬”;完善涉企收費政策評估審核工作機制,加強對新出臺涉企收費政策合法性、公平性以及社會預期影響等方面的評估審核,對存量政策開展專項整治;加強涉企收費政策常態化宣傳解讀,讓政策走進企業、讓企業會用政策;健全涉企收費跟蹤監測制度,對新情況新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健全涉企收費問題線索收集和處理機制,讓企業發現問題有地方説,説了有人管;加強相關領域收費規範,對仲介服務、行業協會商會、自然壟斷環節企業等亂收費問題多發領域,進一步深化改革、清理違規事項、規範收費行為;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為監管提供法律保障,讓違規收費無處遁形。

  與以往相比,《指導意見》主要有三方面特點。一是全鏈條治理,重點任務涵蓋事前、事中、事後監管,事前建立目錄清單、完善評估審核,守好“第一道門”;事中加強常態化宣傳解讀和跟蹤監測,及時“把脈問診”;事後完善問題線索的收集和處理機制,形成對涉企收費的全過程閉環監管。二是源頭治理,針對行政審批仲介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商會、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違規收費多發領域,規範行業管理,推進行業改革,同時完善涉企收費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進一步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三是協同治理,在健全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懲治違規收費行為等重點任務中,注重強化部門協同,明確責任分工,壓實部門責任,形成監管合力。

  通過這些制度安排,形成常態化、長效化治理機制,有利於全面規範涉企收費行為,有效遏制違規收費現象,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有利於進一步規範涉企收費秩序,打破因不合理收費造成的行業壁壘,使各類企業在相同的規則和環境下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編輯:錢景童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最新推薦

原色

天蓝

黑色

藏青

智能导盲

区域指引

返回
声音

×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