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 我國經濟結構優化發展質量提升

來源:經濟日報 | 2024年12月27日 11:22
經濟日報 | 2024年12月27日 11:22
原標題:我國經濟結構優化發展質量提升
正在加載

  12月26日,國新辦就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普查結果顯示,2023年末,全國共有從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活動的法人單位3327.0萬個,與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相比,增長52.7%,從業人員42898.4萬人,增長11.9%;個體經營戶8799.5萬個,從業人員17956.4萬人。

  國務院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普查結果顯示,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單位數量大幅增加,吸納更多從業人員;企業資産規模不斷壯大,營業收入較快增長;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數字經濟發展壯大,5年來我國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全面摸清我國經濟家底

  經濟普查每5年開展一次,分別在逢3、逢8的年份實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時期資料為2023年度,普查對像是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産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是在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總體來看,普查方案設計和組織實施科學規範有序,普查全過程公開透明,能夠真實反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達到了預期目標。

  據介紹,此次普查全面調查了我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發展規模、佈局和效益,客觀反映了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及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新進展,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真實可靠的統計信息支撐。

  “從普查的結果來看,5年來,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多重的內外風險考驗,總體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與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相比,我國經濟發展在規模總量、結構優化等方面都呈現出諸多的積極變化,展現出穩固的基礎、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潛能。”康義表示。

  另據介紹,按照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和國際通行做法,國家統計局利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和有關部門資料,並同步實施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核算方法改革,對普查年度(2023年)國內生産總值(GDP)進行了修訂。修訂後的2023年國內生産總值為1294272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33690億元,增幅為2.7%。

  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5年來,我國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不動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取得沉甸甸的成績。

  創新型國家建設收穫新成果。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産業新動能蓬勃發展。研發投入持續加大,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比2018年增長61.6%。創新成果大量涌現,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專利申請量156.6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61.4萬件,分別比2018年增長63.6%和65.1%。

  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我國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城鄉區域發展,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提升。産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2023年末,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的營業收入佔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的19.1%,比2018年提高2.4個百分點。區域重大戰略有效實施,經濟聚集效應繼續顯現,2023年末,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區域、長江三角洲區域、沿黃河流域九省(區)擁有的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法人單位數,分別比2018年末增長27.5%、56.6%、50.2%、60.8%,從業人員分別增長6.1%、12.1%、7.6%、15.5%。

  全面綠色轉型展現新氣象。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綠色生産生活方式加快形成。我國新能源産業蓬勃發展,産品性能和質量在不斷提升,逐步形成我國新的優勢産業。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單晶硅、多晶硅等綠色産品産量快速增長。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進展。我國始終把就業作為最大民生,就業規模持續擴大,民生保障紮實有力。2023年末,全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2億人,比2018年末增長11.9%。

  “除此之外,5年間,我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全面放寬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發展的動力活力得到了進一步激發。”康義表示。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近年來,國家統計局持續推進數字經濟的統計監測與核算工作,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中首次增加了數字經濟的調查結果。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王冠華表示,從普查數據來看,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數字産業化取得顯著成效。5年間,以數字産品製造、服務和應用為代表的數字産品製造業規模穩步擴大,發展質量不斷提升。2023年,我國共有數字經濟核心産業企業法人單位291.6萬個,實現營業收入48.4萬億元,佔全部二三産業企業法人單位營業收入的比重10.9%。

  “在數字經濟核心産業中,數字産品製造業的營業收入佔比超過四成,數字技術應用業的企業數量接近五成,這體現出我國數字産品製造業的規模優勢和數字技術應用業的發展活力。”王冠華表示。普查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共有數字産品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26.2萬個,佔數字經濟核心産業企業總量的9%,營業收入20.5萬億元,佔比42.3%。

  從數字經濟發展的區域特點來看,東部地區由於基礎條件好、應用場景多,數字經濟發展領先全國。2023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4個區域數字經濟核心産業企業法人單位數量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62.2%、20.2%、13.6%、4.0%,營業收入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73.0%、13.8%、11.9%、1.3%。

  産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産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的融合産業,正日益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普查數據顯示,2023年,47%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

編輯:陳平麗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 我國經濟結構優化發展質量提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