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安委會在廣東明查暗訪:危化企業隱患多 人員安全風險意識薄弱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9月13日 14:20
央視網 | 2024年09月13日 14:20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記者/李東旭):近日,由應急管理部帶隊的國務院安委會綜合檢查組第十二組(以下簡稱“綜合檢查組”)前往廣東,開展三季度安全生産明查暗訪。綜合檢查組深入清遠、韶關兩市,採取實地查勘、詢問驗證、現場拉動演練等方式對建築施工、礦山、城鎮燃氣以及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領域進行抽查檢查。央視網記者隨組發現,安全風險意識不足、專業技術力量薄弱是危險化學品企業存在問題隱患的主要原因。

  一問三不知

  清遠新一化工倉儲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是一家專門從事危險化學品倉儲經營的企業。檢查期間,綜合檢查組發現,該企業的可燃氣體報警器主機設置在門衛室,當檢查組專家詢問機器的報警記錄如何查詢時,門衛表示不清楚,“這個機器我也還沒有用熟練”。隨後,門衛找來公司的管理人員對報警記錄進行查詢,一陣操作後,管理人員告訴專家,可燃氣體報警器主機無法查詢歷史記錄,對查詢的具體功能還不是很了解。檢查組專家繼續追問報警器的檢查週期,管理人員則岔開話題説道:“這個報警了我們就會馬上處理。”該公司將門衛人員用作可燃氣體報警的常態值班人員,當檢查組專家問及其可燃氣體報警器發生報警如何處置時,門衛人員則稱第一步是按下消音鍵,不讓機器再報警。“這是完全錯誤的操作步驟,報警器正確的應急措施應該是怎樣的?”面對專家的發問,門衛人員選擇了沉默。

  “很多企業為了驗收,建廠的時候裝了可燃氣體報警器就以為一勞永逸。沒有定時記錄和排查,導致問題發生的時候為時已晚。當可燃氣體報警器發生報警時,發現人員應立即前往可燃氣體報警探頭位置查看報警原因,禁止直接關閉可燃氣體報警器或對報警器進行消音。”檢查組專家稱,可燃氣體報警器的報警記錄都應該歸檔。根據《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範》第3.0.3條規定,企業應對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釋放源進行連續檢測、指示、報警,並對報警進行記錄或打印。“報警記錄有助於事後的分析,幫助了解氣體泄漏的原因和演變過程,從而改進安全管理措施,降低潛在的風險。”

  “通病”年年犯

  危險化學品生産經營企業的甲類倉庫多儲存易燃易爆化學品,如何監測和預防隱患發生尤為重要。可燃氣體報警器作為一種重要的安全設施,當工業環境中可燃氣體濃度達到設定的報警值時就會發出報警信號,以提醒工作人員採取安全措施,同時還可以連鎖啟動排風、切斷、噴淋系統,防止發生爆炸、火災、中毒事故,從而保障安全生産。

  央視網記者在跟隨綜合檢查組過程中發現,涉及甲類倉庫可燃氣體報警器的安全隱患問題普遍存在。位於英德市的廣東美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塗料製造,在該企業的甲類倉庫和甲類車間內,氣體報警器沒有聲光報警功能。檢查組專家指出,這是不符合規範的,根據《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範》第3.0.4條的要求,報警信號應發送至現場報警器和有人員值守的控制室或現場操作室的指示報警設備,並且進行聲光報警。“一旦探測到可燃氣體泄漏,可燃氣體報警器會發出響亮的警報聲,並閃爍警示燈,提醒現場人員立即採取撤離措施,沒有聲光報警,就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緊急撤離”。

  在廣東迪愛生彤德樹脂有限公司的甲類車間內,綜合檢查組發現,2個可燃氣體報警器被叉車撞斷穿線管(穿線管有固定探頭支撐作用),未能及時修復。前文中提到的清遠新一化工倉儲有限公司,同樣存在可燃氣體報警器在甲類倉庫內設置數量不足,接觸不良導致報警器無法正常使用的問題。

  檢查組專家提到,可燃氣體報警器隱患是危險化學品企業的“通病”。“國務院安委會每年都會派出工作組對重點行業領域企業進行抽查,可燃氣體報警器的問題在檢查過程中普遍存在。”對於這類安全隱患,檢查組專家在現場一一給出解決建議。

  説一套做一套

  央視網記者注意到,在綜合檢查組實地查勘企業過程中,當問及安全負責人生産管理知識時,往往對答如流,但在後續查閱企業安全生産臺賬時,卻漏洞百齣,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實並不徹底。以清遠中航石油有限公司鴻兆分公司為例,該公司以會議記錄代替安全教育培訓,且每次會議記錄內容千篇一律,教育培訓缺乏針對性。

  對於危險貨物運輸企業來説,防止運輸的危險化學品泄漏引發事故是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但在對西洲物流(清遠)有限公司的檢查中發現,該公司對駕駛員及押運員的安全操作規程中缺少異常情況如危險化學品泄漏、火災、碰撞等的處置流程。“危化品運輸車駕駛員對安全操作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不然就會在事故來臨時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檢查組專家介紹,2023年11月7日,四川S8成名高速公路名山服務區(成都方向)發生一起裝載重烴的危險貨物車輛泄漏爆炸燃燒事故,造成2人死亡(該危化品運輸車輛司機與押運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41萬元。

  經調查認定,S8成名高速名山服務區“11·7”爆燃事故是一起因違法運輸危險貨物和違規處置造成的生産安全責任事故。當日17時28分,何某、何某權拿上維修工具後登上罐頂,2人同時對油氣回收閥連接軟管泄漏點進行處置。隨後,何某、何某權打開人孔小蓋壓板,導致罐體頂部重烴開始噴出,並迅速擴散形成氣體雲團。氣體雲團遇服務區綜合樓外正常運行的製冷設備壓縮機組産生的電火花發生爆燃,最終釀成此事故。

  針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事故隱患,綜合檢查組要求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責成有關部門和單位落實整改責任,儘快整改到位。“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綜合檢查組人員強調。

編輯:戴萌萌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國務院安委會在廣東明查暗訪:危化企業隱患多 人員安全風險意識薄弱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