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中國經濟熱點問答 | 推動經濟增長,消費主引擎如何發力?

來源:新華網 | 2024年04月15日 20:08
新華網 | 2024年04月15日 20:08
原標題:首季中國經濟熱點問答 | 推動經濟增長,消費主引擎如何發力?
正在加載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 題:推動經濟增長,消費主引擎如何發力?

  新華社記者

  一季度收官之際,中國經濟運行態勢備受矚目。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今年以來,中國市場銷售持續恢復,服務消費較快增長,與此同時,部分商品消費增速放緩,居民消費價格低位運行,個別外媒片面渲染所謂“中國消費恢復乏力”“中國消費失去潛力”,甚至惡意鼓噪中國消費主引擎“熄火”。

  事實果真如此嗎?

  新華社記者深入調研,多維度審視中國消費態勢,客觀分析中國龐大市場的韌性與潛力。

  消費態勢穩中向好

  如何看待當前消費運行態勢?

  4月5日,記者來到北京頤和園景區看到,六個門區全面開啟入園通道,增設訂單二維碼快捷入園,並在玉瀾堂、樂壽堂增加坡道,設置軟質隔離帶,引導客流。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數據顯示,包括頤和園在內的北京市屬11家公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清明假期共接待遊客近220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6%。

  同一天,安徽省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人頭攢動,多個商場同步舉行主題促消費活動。清明節3天假期,淮河路步行街客流量和銷售額均同比增長30%左右。

  放眼全國,清明假期,消費市場熱鬧紅火: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7億人次,日均24679.5萬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長53.5%;國內旅遊出遊1.19億人次、國內遊客出遊花費539.5億元,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1.5%、12.7%。

  彭博社報道稱,這是自疫情暴發以來,中國遊客的人均假期旅行支出首次超過2019年,這進一步表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消費正在復蘇。

  打開更多觀察窗口,中國的消費活力可見一斑。

  先看商品消費。前2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保持在5%以上的較高增速。限額以上單位中八成以上商品類別零售額實現增長,部分升級類和大宗商品消費需求較快釋放,其中汽車類零售額增長8.7%。

  再看服務消費。前2個月,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2.3%,其中全國餐飲收入增長12.5%。

  從“爾濱”冰雪遊火熱、甘肅天水麻辣燙走紅,到雲南芒市等“小機場”城市旅遊火爆,其背後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是服務消費持續回升的支撐所在。

  最後看物價運行。3月份,受春節後消費需求季節性回落等因素影響,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上漲0.6%,仍保持溫和上漲。

  亞洲開發銀行發佈的《2024年亞洲發展展望(4月版)》報告指出,隨著經濟持續改善,預計今年中國CPI漲幅將升至1.1%,2025年將升至1.5%。

  “全面分析消費運行態勢,不能僅僅盯著單個指標。”中國價格協會副會長許光建説,綜合市場消費和物價走勢看,中國經濟並未陷入個別外媒所謂“價格下降—消費乏力的惡性循環”。

  細分來看,中國消費還涌現出一些新的結構亮點,居民消費觀念也更趨理性。

  日前,記者穿行在北京衚同、天津五大道、貴陽曹狀元街等景點周邊,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City Walk”(城市漫步)愛好者。

  “跟家人在城市中漫遊閒逛,深度體驗當地風土人情,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天津五大道景區,來自安徽的遊客陳女士告訴記者。

  顧名思義,“City Walk”就是以徒步方式走街串巷,其背後是更加看重性價比和消費體驗。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隨著中國人消費觀念變化,新模式新業態消費正在不斷涌現,比如從熱衷奢侈品到去折扣店購物、從追崇進口轉向國産;健身、旅遊等服務消費明顯增加;平替消費、反向消費受到追捧等等。

  “不能把這種消費觀念變化曲解為‘消費降級’。”許光建説,我國居民消費已整體從注重量的滿足轉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模倣型排浪式的消費轉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

  從統計數據看,這種趨勢更加明顯:

  前2個月,數字音樂、節能洗衣機和滑雪裝備等數字、綠色和健康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95.1%、167.5%和66.4%。馬面裙、國風香水和新中式首飾等國貨“潮品”網絡零售額分別增長6.3倍、4.2倍和1.7倍。

  美團、大眾點評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反映賞花經濟的全國“實時花訊”相關筆記量環比增長近70%,清明假期“漢服粧造”搜索熱度同比增長2.3倍。

  日本《日經亞洲》近日報道稱,“新中式”是中國古典和日常服裝的結合,延續了漢族傳統服飾的熱潮,中國年輕人對國家日益增長的信心和熱愛助力了這種時尚趨勢。

  “新型消費快速成長,將不斷重塑消費結構、釋放消費潛力,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説。

  消費潛力大有可挖

  在北京西城區,1990年開業的長安商場正迎來新的轉型:地下一層更新為“銀發金街”,推出社區食堂、健康驛站、藥店等老年人消費服務;在三層營造兒童親子陪伴空間。

  在地下一層,長安商場總經理李春暉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轉型後的成績:去年商場日均客流量1.6萬人次,總客流量同比增長23%;與轉型前的2018年相比,日均客流增幅近一倍。

  “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中,藏著無限商機。”李春暉説。

  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的産業體系、要素稟賦總量優勢明顯,這是超大規模經濟體具有的顯著特徵,也是中國消費潛力的動力源泉。

  當下,中國新的消費增長點正在不斷涌現。

  春暖花開,正是戶外鍛鍊的好時節。記者日前走訪北京、上海、南京等部分商場發現,跑鞋、速幹衣褲等戶外運動裝備品牌銷售火爆,新款式很受市場歡迎。

  “今年以來,以周邊城市為主的輕量級戶外遊很受歡迎,涌現出了一批專業的徒步俱樂部,帶動店裏銷量大幅增加。”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一家體育用品門店有關負責人説。

  國家體育總局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體育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4%。預計到2025年,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將達到38.5%,體育消費正步入發展快車道。

  拉長觀察鏡頭,可見消費大市場更多新動能新空間:

  看數字消費,截至去年12月,網民規模增至10.92億人;截至今年2月末,5G基站總數達350.9萬個,數字消費群體壯大,數字技術不斷夯實,將推動數字消費持續升級。

  看國潮消費,2020年以來,國潮品牌快速崛起。隨著人文與經濟深度融合,必將催生更多文旅新業態、文創新産品。

  看養老消費,截至2023年末,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達2.17億人。有關研究顯示,我國銀發經濟正處在加快發展階段,銀發經濟規模約7萬億元,預計到2035年將增至30萬億元左右,家庭護理、智慧陪伴等銀發需求廣闊。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岩説,與部分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發展享受型消費支出佔比仍有20%左右的提升空間。

  新型消費成長壯大之時,傳統消費仍有空間,潛在消費需求正在不斷釋放。

  記者整理有關素材發現,中國家電、汽車等設備更新需求巨大。2023年底國內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台,汽車、家電更新換代或將創造萬億元規模的市場空間。

  “以舊換新政策符合居民消費升級需要,能夠促進居民潛在需求釋放,讓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陳麗芬説。

  城鎮化仍是中國消費潛力所在。

  繼2022年首次上線新疆包郵後,拼多多再次升級快遞服務,在新疆地區推行免費包郵送貨進村,將末端配送網點與消費者的距離進一步縮短至2公里內。

  當前,諸多如拼多多的企業加速在三四線城市及縣城鄉村佈局,看重的正是中國推進新型城鎮化帶來的市場機遇。

  一組數據很有説服力:2023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2%,仍低於發達國家80%左右的平均水平。據估算,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拉動2000多億元消費需求。

  目前,我國仍有1.7億進城農民工和隨遷家屬尚未在城鎮落戶。有關研究顯示,若這部分人擁有城市戶籍並享有與城市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務,其實際消費水平或能提高30%左右。

  放眼全球,中國仍是增長空間巨大、發展持續性較強的消費市場。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日前在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上發文指出,關於中國經濟潛力的一個誤解是認為中國家庭收入、支出和消費者信心偏弱。

  “去年,中國家庭消費增長超過收入增長,如果消費者信心疲軟,家庭就會減少消費增加儲蓄,但中國家庭的做法恰恰相反。”文章説。

  麥肯錫日前發佈的《2024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也指出,中國消費升級需求明顯,後疫情時代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及能力增強,消費者注意力不斷向中、高價車型轉移。

  “中國經濟正向消費型驅動穩步轉型。”麥肯錫亞洲消費品與零售業務負責人澤沛達説,未來5年,中國包括商品和服務在內的零售額將增加10萬億元。

  消費引擎如何做強?

  送洗衣物、剪頭髮、喝杯咖啡、看書,下樓遛一圈就能辦好多件事,正是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軍門社區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重要內容。

  “當前,正有序打造線上便民服務平臺,支持瀑布酒吧、厚漢堡等網紅店落地開業,促進社區服務提檔升級。”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説。

  有研究顯示,城市居民50%以上的日常消費支出,都集中在社區周邊1公里範圍內,也就是步行15分鐘的距離。

  自2021年開始,商務部等多部門聯合推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今年將推動70%以上的城市啟動便民生活圈工作,有望打造更多便民消費業態。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向內挖潛力、向外增活力,推動形成消費引導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是當前擴消費的主要方向。

  就業增收,是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挖掘消費潛力的根本。

  教育大省山東2024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84.2萬。在日前舉行的山東省2024年師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上,300余家單位現場攬才。

  今年,全國春季招聘市場需求穩中有增,已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超3.6萬場,發佈崗位2900萬多個。

  中國正探索以有力有效政策彌補市場不足,如對招收畢業生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擴大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等,著力穩住就業大盤。

  從跨省招工、舉辦“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到密集發佈穩企拓崗新政策,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加大脫貧人口就業幫扶,各地全力以赴,多渠道促進就業增收。

  讓老百姓敢消費,既要保就業增收,還要有效“減負”。

  當前,中國正以更大的決心推進“減負”:提高“一老一小”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啟動新一輪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進一步擴大醫保基金使用範圍等等,減少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

  提振消費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活力。

  不久前,河南開封萬歲山武俠城景區推出的“王婆説媒”相親活動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記者日前來到這裡,隨處可見街頭即興表演,打鐵花、三打祝家莊等表演區座無虛席,雖然“王婆”已下班,但“王婆茶館”周邊仍圍滿了遊客。

  景區負責人宋濤説,景區門票價格實惠,所有演出免費觀看,正研究推出更具武俠文化特色的旅遊産品,努力讓“爆紅”變“長紅”。

  離開景區,記者來到開封市鼓樓旅遊休閒街區。夜幕下,灌湯包等攤位人頭攢動,煙火氣十足。

  “我們正深挖宋都文化底蘊,把鼓樓觀光夜市作為亮點,發展形式多樣的夜市消費,同時打造開封網紅打卡地,更好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開封市鼓樓區委書記陶毓敏説。

  透過這一天的開封之行,記者深切感受到旺盛的客流離不開優質的消費環境。

  從消費發展趨勢看,順應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新期待,打通制約消費的堵點痛點,是現階段優化消費環境的重點。

  對此,中國在行動:

  印發《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加大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廢舊家電回收網絡、優化家居市場環境等22條措施舉措。

  開展“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活動,促進體育健身休閒消費;推動《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落地落細,激發養老消費需求;公佈第三批中華老字號名單,促進國貨“潮品”消費。

  記者梳理髮現,當前,河北、寧夏、福建等多地已明確開展汽車、家電等促消費活動,計劃推出政府購車補貼、消費券,激發居民消費潛力。

  政策給力、市場發力,各方正協力推動消費持續回暖。

  “從消費空間看,服務消費穩步擴大,線上線下融合消費趨勢更加明顯;從供給能力看,新型基礎設施快速發展,消費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從支撐基礎看,經濟持續恢復、就業收入穩定增長,消費積極變化有望持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説。(記者魏玉坤、樊宇、姜婷婷、鬱瓊源、韓佳諾)

編輯:王玉西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首季中國經濟熱點問答 | 推動經濟增長,消費主引擎如何發力?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