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小氣候站
6月底,走進福建省天湖茶業有限公司的綠雪芽茶園,連綿起伏的茶園蒼翠欲滴,生機盎然,茶香在山野間瀰漫。茶園深處,柵欄圍起一個四四方方的茶園小氣候站,雨量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光合有效輻射等精準氣象設備一應俱全……
“天氣對茶葉生産的整個過程都有影響,比如夏季高溫高濕的氣候,茶小綠葉蟬等病蟲害進入高峰期,這段時間我們就要根據氣象情況,及時做好茶園伏季休茶管理工作,減少病蟲害對茶園的影響。”福鼎市茶産業發展中心茶葉技術推廣站站長陳賢玉表示,有了氣象的精準助力,福鼎白茶茶葉品質不斷提升。
福鼎市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氣溫適宜、降水充沛、光照充足,是優質茶葉生産基地。2022年,福鼎全市茶園可採摘面積約30.5萬畝,全市茶産業綜合總産值138.91億元,茶産業提供就業崗位10萬餘個,有效帶動38萬涉茶人員增收致富,2023年“福鼎白茶”區域公用品牌以60.70億元的品牌價值連續14年進入“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
如何以氣象服務賦能茶産業發展,讓茶香飄得更遠?福鼎市氣象局堅持科技助茶,在轄區建設14個標準化茶園立體氣象監測站,與地面氣象區域站網構成由低海拔至高海拔、由外海向內陸的福鼎白茶立體氣象監測網,實現茶園環境溫度、環境濕度、雨量、土壤溫度、土壤水分、風速風向、二氧化碳和光合有效輻射等多要素定時、連續、定位觀測,填補茶園氣象監測數據的空白,為監測茶樹生長環境、開展茶葉氣象服務、茶葉氣候資源評估認證、茶葉與氣象學科交叉領域研究等提供數據支撐。
同時,為了打通茶葉氣象服務“最後一公里”,福鼎氣象局進一步研發“數字氣象智慧茶園”福鼎白茶氣象服務平臺,將智慧茶園、茶園監測、氣象溯源、服務産品等模塊融合在一起,可供茶企茶農直接在手機或電腦上查閱氣象數據、監測茶樹生長環境,更好地利用區域氣候資源優勢開展茶事活動。
打開“知天氣”APP,城市選擇福鼎市,點擊“智慧茶園”模塊,各茶基地的茶園小氣候環境監測數據一目了然。點頭六妙茶園,溫度32.5℃,空氣濕度69%,20厘米土壤濕度21.9%;太姥山綠雪芽茶園,溫度27.7℃,空氣濕度82%,20厘米土壤濕度24.4%;管陽河山茶園,溫度27.6℃,空氣濕度82%,20厘米土壤濕度25.7%……
“氣象監測站能夠將氣候情況進行量化,為我們採茶、制茶、茶園管護等環節提供數據支撐,茶葉生産實現從‘憑經驗’轉變為‘看數據’。”福建省天湖茶業有限公司綠雪芽茶工坊廠長何正春向記者介紹道,“去年夏秋季,福鼎市持續高溫乾旱,通過氣象監測情況,我們及時對茶園進行灌溉、覆蓋等措施,有效減輕高溫乾旱對茶園的不利影響,實現趨利避害,促使今年茶葉沒有減産。”
此外,福鼎市氣象局還成立中國白茶研究院氣象研究中心,與品品香茶業、天湖茶業等建立科研合作,並成立省、市、縣三級聯動的白茶氣候資源保護和利用科研隊伍,開展茶葉生産氣象保障服務,深耕氣象與茶學交叉領域的應用型研究,推動基層氣象人才隊伍素質提升,助力福鼎白茶全産業鏈條提質增效。
福鼎市氣象局還深挖福鼎氣候資源優勢,聯合福建省氣象服務中心開展福鼎白茶氣候品質認證和研究,從科學角度分析福鼎天氣氣候對白茶生長適宜性的影響。目前,已經為福鼎市16家茶企開展春茶茶葉氣候品質認證,認證結果均為“特優”等級,發放可溯源“茶葉氣候品質認證二維碼”15萬枚,有效提升了茶葉品牌的附加值,提高茶葉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在氣象助力下,福鼎白茶生産不要實現了從“靠天吃飯”轉變到“知天而作”,還于2022年獲評“福建氣候優質農産品”。接下來,福鼎市將繼續堅持“三茶統籌”發展,充分挖掘氣候資源,推動氣象工作與茶産業發展深度融合,為茶産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加力。(記者 張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