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cctv.com/gate/big5/jingji.cctv.com//p3.img.cctvpic.com/photoAlbum/templet/common/DEPA1618991691963959/yangshiwang_logo_19590_20210421.png)
初冬時節,上杭縣水上運動中心溫度不減,寬闊的汀江江面上,賽艇和皮划艇運動員們正在刻苦訓練,揮汗如雨。截至目前,在第十七屆省運會已經結束的各項賽事中,龍岩代表團共取得46枚金牌,其中水上項目貢獻了29枚金牌,該項目超半數金牌被龍岩市收入囊中。
黨的十八大以來,龍岩市三管齊下,全力構建以全民健身為基礎、競技體育為龍頭、體育産業為支撐的體育事業發展新格局,龍岩體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抓完善 群眾體育持續提升
每逢傍晚或周末,龍津湖公園便會熱鬧起來,作為龍岩地標性水系公園,自2018年國慶對外開放以來,這裡成為龍岩眾多市民的健身打卡地。
過去十年來,龍岩把加快健身場所設施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龍岩各縣(市、區)城區在主要道路、沿河、公園、山體建設健身步道2000余公里,形成了綠色森林城市的“花園長廊”。
與此同時,龍岩推動各級各類公共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在全省率先出臺《龍岩中心城區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向社會開放實施辦法》。全市向社會開放的學校已達71所,切實解決了人民群眾就地、就近、分散“在哪健身”的問題。
多措並舉下,龍岩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36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常住人口的41.6%,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率達100%,15分鐘健身圈已經形成。
強優勢 競技體育不斷增強
本屆省運會,龍岩代表團水上項目收穫29枚金牌,成為最大的亮點。
作為山區,龍岩將有限的資金側重保障傳統優勢項目,同時積極培育潛在優勢項目。龍岩紮實推進競技體育“一縣一品”建設,水上項目便是典型代表。
龍岩將水上項目落戶上杭,利用當地汀江水面寬闊而深的得天獨厚地理環境,新建水上運動訓練基地,並舉市、縣兩級合力保障基地建設及各項工作。
優異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學校體育和人才培養體系的不斷完善。每年舉辦多項市少年兒童錦標賽,每年組織21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5所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參加省中學生各項聯賽。建立以培養本地人才為主,引進優秀人才為輔的後備人才培養體系,每年都保持200人左右在省級以上單位訓練。
十年來,龍岩全市涌現了4名奧運冠軍、16名國際級運動健將、57名國家級運動健將。龍岩運動員在國內國際大賽中,共獲得25個國際賽事單項冠軍、42個全國單項和團體第一。
重提升 體育産業百花齊放
多年來,龍岩持續以“一地一品牌,一縣一賽事”的思路,結合“紅綠”文化,打造“體育+”區域性亮點賽事,推動體旅融合。
2016年以來,龍岩先後舉辦了海峽兩岸“冠豸山杯”青少年棒球邀請賽、環永定土樓國際山地馬拉松賽、中國·上杭閩西世界客屬龍舟文化節、龍岩冠豸山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武平梁野山全國自行車爬坡賽、長汀縣百團百里長征火炬接力賽等賽事。
一系列賽事的舉辦,造就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體育+”旅游品牌。2017—2019年,在中國體育“兩博會”上,永定土樓景區連續三年獲得“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區”稱號;武平縣環梁野山自行車最美騎游線路項目被授予“2017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稱號。
此外,龍岩着力發展特色體育用品製造業,在連城試點建設體育産業園區,目前當地已基本形成棒球、皮划艇相關體育用品製造業、訓練基地及旅游休閒一體化的體育産業鏈。
根據規劃,龍岩“十四五”期間將繼續加快體育産業高質量發展,爭取到2025年,全市體育産業增加值達到150億元,體育服務業佔比30%。(福建日報記者 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