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泉整訓:人民軍隊歷史的重要篇章

來源:東南網 | 2022年02月16日 14:05
東南網 | 2022年02月16日 14:05
原標題:新泉整訓:人民軍隊歷史的重要篇章
正在加載

  新泉整訓舊址成為當地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點。

新泉整訓舊址成為當地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點。

  新泉整訓鑄軍魂

  1929年,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三度進駐連城新泉,開展了著名的“新泉整訓”,在我軍歷史上寫下了重要篇章。

  新泉三面臨水,遠眺猶如一個玉帶環珠的綠島。這裡位於連城縣南端,是連接長汀、上杭和龍岩城的交通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據紅四軍新泉整訓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1929年5月21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從長汀涂坊經羅地首次來到新泉,在北村連南河邊的大榕樹下召開群眾大會。毛澤東做了熱情洋溢的演講,號召勞苦大眾團結起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農武裝鬧革命。

  同年6月10日,紅四軍二佔龍岩城並在上杭白砂一舉殲滅鐘銘清一個團後,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從上杭舊縣第二次進駐新泉,進行一週的休整。其間,紅四軍在新泉竹山背召開大會,朱德宣佈將閩西地方武裝合編成立紅四軍第四縱隊,紅四軍隊伍由原來的3600餘人擴充到近6000人。

  “紅四軍下井岡山後,創建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隊伍越來越大。由於當時紅四軍還處在初創時期,成員大部分是農民和小資産階級出身,隊伍內存在着各種非無産階級思想和錯誤傾向,嚴重妨礙紅四軍正確執行黨和革命所賦予的使命及部隊的生存發展。”紅四軍新泉整訓紀念館館長伍玲金介紹説。

  同年12月3日,按中央指示和“九月來信”精神,毛澤東等率領紅四軍第三次進駐新泉,開展為期十多天的政治軍事整訓,以徹底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全面提高部隊軍事素質,史稱“新泉整訓”。

  按照前委分工,毛澤東、陳毅主要負責政治整訓,朱德主要負責軍事整訓。整訓開始後,毛澤東深入基層開展各種調查會,找幹部、戰士和農民等談心,了解紅軍的思想和存在的問題,對士兵中出現的錯誤思想傾向進行耐心教育,並徵詢對軍隊建設的意見。經過集中整訓,指戰員的政治覺悟不斷提高,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軍事整訓也如火如荼開展。朱德在軍民萬人大會臺上給紅四軍指戰員作動員報告,主持制定各種條例、條令,舉辦基層軍事幹部集訓班並親自授課。為了提高幹部的軍事指揮能力,全軍各級幹部編成若干個訓練隊,由縱隊司令擔任隊長,隊長以身作則,帶動戰士們一起,按實戰要求嚴格訓練。通過在全軍開展軍事技術、戰術訓練,提陞官兵軍事素質、提高部隊戰鬥力。

  “新泉整訓是人民軍隊正規化建設起點,是紅四軍首次大規模、規範化的全軍集訓,成為我軍政治整訓制度化、規範化的首創。同時,新泉整訓為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作了充分的思想、組織、文案起草等準備,為確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建軍原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伍玲金介紹説。

  大榕樹下傳精神

  新泉北村連南河邊的大榕樹,枝繁葉茂,冠蓋如雲。它見證了紅四軍進駐新泉的烽火歲月,早已成為紅色歷史的象徵,在人們心中有着別樣的情愫。

  綠蔭下,“大榕樹講壇”講師、老黨員張開濤聲情並茂地給眾人講述新泉“紅井欄”的故事。據新泉鎮黨委書記吳懷生介紹,“大榕樹講壇”講師主要由老黨員、紅軍後代、退休教師等宣傳骨幹組成,他們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廣大黨員和群眾宣講新泉紅色故事、解讀政策法規。經過3年多的創建,“大榕樹講壇”已成為連城宣傳思想文化的重要品牌,累計組織各類宣講200余期,共計3萬餘人次參加學習。

  “大榕樹講壇”講述的許多故事,來自《新泉故事》,主編是新泉中心小學教師楊彬芳。近些年,他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走訪考證、挖掘整理新泉紅色故事和鎮情風物,義務參與編撰了《新泉故事》《新泉印記》等書。

  “我們不能遺忘新泉這段紅色歷史。”從小就在望雲草室聽長輩講紅色故事的楊彬芳説,新泉人民為革命作出了貢獻,在冊烈士有500多人。

  如今,新泉11處紅色革命舊址中,有6處作為“古田會議舊址群”的組成部分,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修繕一新的紅四軍新泉整訓紀念館及周邊紅色舊址,成為幹群參加黨性教育、開展研學活動的重要場所。

  據介紹,紀念館的館藏文物已達2700多件。2020年,紀念館共接待參觀者15473人次,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仍然同比增加6%。(福建日報記者 張傑 通訊員 黃水林)

編輯:李祎男 責任編輯:張蘭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新泉整訓:人民軍隊歷史的重要篇章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